奧推網

選單
健康

壽命短的人,吃飯後會有3個表現,若1個都沒有,恭喜身體硬朗

三餐是為身體補充營養的重要方式,只有規律飲食,才能獲取所需要的微量物質,提高人體免疫力。

可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逐漸加快,很多人都沒有養成規律飲食的習慣,進而使得腸胃和其他器官的功能下降,不利於長壽。

特別是吃飯後有以下三個表現的人,很可能代表疾病已經到來。

如果你都有的話,必須重視起來,及時就醫,反之,若一個都沒有,表明身體還很健康。

1。

噁心嘔吐

眾所周知,在保持好的飲食習慣的情況下,有利於消化到分解和吸收食物,我們才不會出現噁心和嘔吐的症狀。

可一旦莫名其妙的出現了類似的表現,首先得確定是哪種因素所引起,假如不是懷孕或食物的原因所影響,就要警惕消化道疾病,例如常見的消化道潰瘍甚至胃癌。

因為在胃部疾病發生後,其功能下降,特別是腫瘤生長的過程中,會不斷的對胃部造成損傷,而食物的進入又會刺激胃部。

所以患者吃完飯後就會有噁心想吐的感覺,這一表現也是身體發出來的求救訊號,必須高度警惕。

2。

胃部疼痛

正常而言,再適量攝取食物後,胃部並不會有疼痛感,可如果近期一段時間,你每次吃完飯後老是感覺胃痛的話,千萬不要單純的以為是老毛病。

因為臨床資料表明,在胃癌到來的時候,大部分患者都有類似的症狀,這是區域性病灶持續發展損傷了胃黏膜,所以在吃完東西之後,胃部受到刺激才會有明顯的疼痛表現。

此時,如若自己無法判斷是什麼因素所導致,最好及時去醫院就診,透過合理的治療進行控制。

3。

腹脹

提到腹脹的表現,有些人總是先入為主的覺得是消化不良,但醫生表示,飽腹感很強,而且持續存在,哪怕用藥後也沒有緩解,就要提高警惕,因為食物攝入體內後,正常半小時左右就會被消化一部分,並不會出現胃部一直髮脹的問題。

而若是胃病或者胃癌到來,容易降低胃部功能,所以吃完食物後,患者的上腹部才會有不適感,這種情況也是身體在警示我們消化道異常。

所以,養成好的飲食習慣對我們的腸胃以及整個消化道的健康都是很重要的,堅持以下這四個習慣,身體一定會更加健康硬朗,遠離腸胃病。

吃飯七分飽

所謂的七分飽只是形象說法,畢竟個體有差異,很難用準確的數字和標準來衡量,一般來說七分飽也就是感覺到似飽非飽,這時,不會有過於明顯的飢餓感而攝入的食物也能滿足身體所需營養。

均衡膳食

懂得保養的人,餐桌上不會全部都是肉類食物,也會搭配適量的蔬菜和粗糧,因為粗糧中有纖維素,蔬菜中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豐富,經常吃的話便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細嚼慢嚥

細嚼慢嚥有兩個目的:從食物消化觀點來看,與胃酸要充足相同,細嚼慢嚥可以讓食物在口中就能透過咀嚼磨得碎一點,減輕後續胃與腸道的負擔。

另從心理狀態來看,細嚼慢嚥讓自身動作放緩,有助於穩定情緒,避免因為動作太快而不自覺地緊張起來,又因緊張而吃得更快,形成惡性迴圈。

細嚼慢嚥也能讓我們有更多時間慢慢品嚐食物的美味,找回生活中的一大樂趣。

運動促進腸道蠕動

腸道周邊的肌肉會促使腸道正常蠕動,然而,人體老化、現代緊張生活與飲食習慣,都可能影響腸道蠕動能力。所以,直接作用在腹部的腸道按摩、穴位按摩,甚至是瑜伽或體操,都可以直接、間接刺激腸道蠕動。

一般的運動往往活動到全身,除了可以運動到腹部相關肌群,運動活絡全身血液迴圈,也就助於腸道的運作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