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觀“便”識健康:關於大便的五大常見疑問這裡說清楚了,值得收藏

記得小時候老人們常說,長壽的三大條件就是快眠、快食、快便。也就是說好好吃喝、好好睡覺、好好拉撒才是健康的根本。像我們每天都要攝入很多食物,食物再經過腸胃的消化吸收,剩下的廢物殘渣再排出體外,即“大便”。而且排便還是一種神經反射活動,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所以糞便排出體外是不需要任何機械和儀器的,那時常圍繞著我們的如排便多少次算正常、大便量多少算正常、大便性狀怎麼算正常等疑問又該如何解答呢?下面我就來談談我的看法。

一天到底排便多少次算正常?

其實我們正常人排便的習慣是有所差異的,每天排便1次約可佔到60%,每日排便2-3次約佔到30%,每2-3天排1次便約佔10%。現在公認的標準是每週排便3次到每日3次其實都是正常的。但這個正常標準並非是一條固定的硬性條件,這還是得參考個人一貫的排便習慣來判斷。因為人的排便過程受到食物成分、進食習慣、環境、情緒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正是因為排便的影響因素較多,所以只要身體沒有明顯不適反應,對於排便次數的偶爾變化是不必過於緊張的。

排大便的量到底多少才是正常?

●俗話說的好,吃的多,拉的多,如果出現吃的多,拉的少或者吃得少,拉的多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的胃腸吸收功能不好或者吸收功能太好呢?非也,在正常情況下,決定大便量的主要因素是纖維素食入量。像食物中纖維素含量其實相差還是比較大的,如牛奶、雞蛋和麥片、麩子中的纖維素含量就相差百十倍。由於飲食習慣的不同,大便量也會相差甚多。

●有調查顯示以玉米、蔬菜為主食,飲食富含纖維素的非洲黑人,每天大便量約為460g。而以肉、奶、精麵粉等為主,飲食含纖維素較少的白人,每日大便量僅110g。具體來說,每日飲食含3g纖維素人群,大便量為50-100g,當纖維素含量達10g時,大便量則可達到200g。所以辨別起來其實也很簡單,可以看看多吃蔬菜和少吃蔬菜時大便量的變化。如果飲食成分沒有大的變化,但大便量卻與過去相差很多,這往往提示身體出現了異常情況,需要引起重視了。

大便的顏色到底是怎樣的?

其實我們正常大便應該為淡黃色或淡褐色,這顏色的深淺主要取決於大便中尿膽原這種色素的含量。尿膽原它又來源於膽汁,食物消耗膽汁較多的食物(如肉類)大便顏色往往較深。而另一個決定大便顏色的因素則是含血食物的攝入,不僅僅是豬血、羊血,也包括含血的肉類,因為血色素由鐵構成,在腸道鐵被分解時也與腸道細菌產生的硫化氫反映生成黑色的硫化鐵,隨大便排出體外,這也是大便顏色變深的原因所在。注意了,如果出現鮮紅色、綠色、陶土色等異常顏色時多提示病變,就要引起重視了。

大便的性狀怎麼才是正常呢?

像大便中水分的含量就決定了其性狀,一般水分含量不超過85%,按含水量的多少,可大致分為以下這幾種。如硬便(大便呈硬塊或硬粒),如成形便或軟便(大便在蹲便器中能保持固定形態),如稀水便(水樣、不成形的大便,但仍有糞便成分可見),如水便(可見全為糞水)等。正常情況下,大便多為成形便,但性狀並不是判斷其是否正常的唯一標準。即使大便成形,如果肉眼可以看到有膿、血以及大便黏液其實也歸屬於病理情況,稱為膿便、血便、膿血便及黏液便。注意了, 如果大便性狀異常持續時間較長,特別是明顯變細時需要引起重視,及早就診。

顯微鏡下的大便檢查有哪些病理情況?

●有紅細胞,也就是說正常大便是不應有紅細胞的,如出現紅細胞往往表示下段腸道黏膜特別是結腸粘膜有炎症、糜爛、潰瘍所致。如痢疾,潰瘍性結腸炎、息肉,腺瘤或癌腫也可合併出血。而上消化道出血或近段小腸出血,因紅細胞在腸內已被破壞,所以基本是不會出現紅細胞。

●有白細胞成為中性粒細胞,也就是說正常糞便中偶可見到,在腸道有炎症時會增多,其量的多少與嚴重的輕重及病變部位有關。結腸粘膜有炎症時常可見到較多的白細胞,如急性腸炎,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等。有吞噬細胞,這是一種吞噬異物或細胞的大單核細胞,在菌痢時常出現這種細胞。有上皮細胞,生理情況下脫落的上皮細胞已被破壞,故正常糞便中見不到。當結腸黏膜有炎症時上皮細胞可增多,當發生偽膜性結腸炎(與應用抗生素有關)時,糞便中也可見較多的上皮細胞。

●有食物殘渣和結晶,在糞便內,如有較多的脂肪滴往往表示小腸消化吸收不良,即脂肪瀉。大量肉食後可在糞便內見到少量的肌肉纖維,如有大量肌肉纖維,則提示小腸對蛋白質消化消化吸收能力下降,也是吸收不良綜合症的表現。有寄生蟲卵,在糞便中如找到蛔蟲卵、鉤蟲卵、邊蟲卵、薑片蟲卵、血吸蟲卵則可確診為有相應的寄生蟲感染。有蟲體,有些蟲體可在糞便中找到,如人腸毛滴蟲,鉤蟲,薑片蟲等,可證實有相應的原蟲或寄生蟲感染。

綜合總結

大家千萬不要小看“大便”的重要性,它伴隨著我們的一生,也無時無刻在反映著我們人體某些臟器的健康狀況,觀“便”識健康,值得每個人學習。本文章不構成醫學治療建議,也不具備醫療指導意見,僅為健康科普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