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為什麼外國人常年喝冰水,胃沒事,國人愛喝熱水,卻胃病高發?

“誒,我看這外國人每天都喝冰水,水龍頭接過來就直接喝,卻很少聽說他們會得胃病什麼的,我們天天喝熱水,有胃病的人卻很常見,這是為啥?”

和朋友聊天時,朋友的一個疑問引起了小艾的興趣。

的確,去過西方國家的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找遍很多地方都沒有白開水喝,這讓我們從小習慣喝熱水的國人,尤其是女性比較頭疼。

這西方人怎麼就不喝熱水呢?其實這個問題由來已久,既有歷史原因,又和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息息相關。

一、中國人為什麼愛喝熱水?

喝熱水,好像是被刻在中國人的DNA裡,但其實,我國一開始也不是人人都喝得上熱水的。

唐武宗時期,日本僧人圓仁來華,見到山東一帶普通百姓“長年惟吃冷菜”。這些底層人,因燃料缺乏,熱菜熱飯都沒得吃,自然更喝不上熱水。

宋元時期,出現了獨立運營的茶肆、茶樓、茶坊,喝茶的風氣深入底層社會。但普通人還是承擔不起燒開水煮茶的燃料成本,因為煮開水比做飯更費燃料。因此宋元時期的普通人家,日常生活中,除了做飯外不生火,不準備熱水,只有老人和生病的人才煮開水喝。

進入民國,

西方細菌學說傳入,“喝熱水”獲得科學支援,

知識界呼籲民眾喝熱水的聲音變大。政府轉型,也意識到自身在公共衛生方面負有責任,開始斷斷續續向民間推廣喝熱水。但由於經濟貧困、燃料短缺等原因,多數國人可隨心所欲喝熱水,已是20世紀中後期。

真正讓喝熱水紮根於普通民眾意識中是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全國開展了以

防治重要傳染病

為主要目標的愛國衛生運動。喝白開水、喝熱水,不要喝生水、不吃冷食等口號深入人心。久而久之,喝熱水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習慣,並且傳承下來,成為中國人獨特的生活方式。

二、外國人常年喝冰水,為何胃沒事?

首先,我們先來說明國外為何可以直接從水龍頭裡接水喝。西方發達國家環保意識非常強,重視水資源的保護,飲用自來水甚至比礦泉水更加安全。自來水淨化程度按照專門的法律標準執行,相當嚴格。為了保障自來水達到飲用標準,西方國家尤其重視對飲用水管道的保護,在這一點上,他們的技術和水平在世界領先。

另外,很多人以為喝冰水會傷胃,其實,這是一個典型的認知誤區,

冰水對我們胃的影響,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冰水經由口腔、食道,最後進入胃部,溫度在這個過程中已經在慢慢變化,加上人體有嚴密的溫度調節機制,胃內溫度變化一般會控制在0。3℃內。所以,即便入口時的冰水讓你的身體打顫,但到達腸胃時,傷害會大大降低。

有人或許會問,那我喝了冰水後,胃就是不舒服,這又怎麼解釋呢?

的確,每個人對冷熱的反應和耐受程度不同,喝完冰水不舒服,可能是因為你的

消化道平滑肌對溫度相對更敏感

,吃下的冰冷飲食讓胃腸道發生了痙攣。

其次,喝涼水導致腹瀉、肚痛,

有可能是因為水被汙染了

。若水中含有寄生蟲卵、致病微生物等,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人、小孩也就更容易出現異常情況,而這並非僅僅因為“水冰”。

此外,熱水也並非毫無缺點,高溫度的水一下子喝下去,無疑會對口腔黏膜、咽喉以及食管形成一種燒灼樣的刺激,長此以往,會造成這些部位的黏膜充血水腫,糜爛,甚至形成淺表的潰瘍。久而久之,這些長時間受到高溫刺激而久久不能癒合的部位,就更容易發生癌變,導致食管癌。

可見不管是熱水還是冷水,首先要

因人而異,其次溫度要適宜,以溫水為最佳。

三、我國胃病頻發,4個因素不可忽視

資料顯示,我國腸胃病患者超1。2億,消化性潰瘍發病率10%,慢性胃炎發病率30%。另外,每年新發現40萬胃癌患者,約佔世界胃癌發病人數的42%,可以說是“胃病大國”了。

既然喝水溫度與胃病關聯並不明顯,那胃病高發的真正原因在哪裡呢?研究發現,導致胃病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幾個方面:

1、飲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可直接造成胃粘膜損傷,形成胃炎以及潰瘍,特別是空腹飲酒,胃粘膜損傷更明顯。許多人飲酒後馬上出現胃痛,這正是胃粘膜直接損傷時的表現。

酒精可造成人體抵抗力全面下降,胃粘膜的保護作用也減弱,容易形成潰瘍。對於潰瘍活動期和有胃潰瘍病史的病人,過度飲酒還可造成潰瘍惡化、出血和復發。

因此,如果實在戒不了酒,也要控制攝入量,對於有胃炎、胃潰瘍等胃部疾病病史的人要儘量少飲或不飲酒。

2、飲食不節制

長期食用辣椒、芥末、濃茶、濃咖啡等辛辣、油膩、刺激性的食品,容易對胃部造成一定的刺激,而一些長纖維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等不好消化,會加重胃的負擔。另外,

暴飲暴食

既容易造成急性胃擴張,又容易損傷胃的自我保護機制,導致胃病的發生。因此,在平時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細嚼慢嚥,預防胃病的發生。

3、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需氧的革蘭氏陰性桿菌,根植於人類胃黏膜,是人類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病因,

大約67%至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都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

其感染還與胃癌、胃黏膜相關淋巴樣組織淋巴瘤的發生密切相關。

因此,要注意飲食衛生,選擇食物要注意新鮮、清潔,不使用不潔的餐具、牙具,杜絕外界微生物對胃黏膜的侵蝕,一定要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

4、情緒刺激

國內外的研究表明,許多消化性潰瘍病的患者都有較多的情緒障礙,

長期的性情急躁、憂愁、恐懼、憤怒等,這些都可能導致胃腸的分泌和運動功能障礙,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從而發生潰瘍。

勞動強度太大或高度緊張的腦力勞動如司機、記者等,能量消耗太大而且不能按時進餐都會引發潰瘍的發生。平時工作壓力大的人群,一定要學會調整情緒,保持精神愉快,避免不良情緒的刺激。

總結:我國是“胃病大國”,在龐大的腸胃病患者群體中,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較為常見。胃病的致病因素包括遺傳、飲食、藥物、幽門螺桿菌等等,在治療的同時需要注重日常護理,保持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如果不注意,有可能會向胃癌發展。#健康真知計劃#

參考資料:

[1]《早診早治 護“胃”健康》。中國家庭報。2022-04-07

[2]《胃病科學用藥須走出三大誤區》。中國消費者報。2003-08-2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