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廣西多措並舉 全面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簡稱“自治區中醫藥局”)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堅持中西醫並重,堅持守正創新,聚焦高質量發展,構建優質高效中醫藥服務體系,提高中醫藥科研水平,打造特色人才隊伍,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促進中醫藥文化傳播,加快中醫藥傳承創新,為開創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新局面貢獻中醫藥力量。

支援中醫藥發展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出臺《關於促進中醫藥壯瑤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檔案,召開全區中醫藥大會,全面部署廣西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工作;2021年7月1日起《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藥條例》正式施行;2022年,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中醫藥壯瑤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自治區中醫藥民族醫藥發展領導小組印發《廣西中醫藥壯瑤醫藥振興發展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3年)》,全面推動廣西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中醫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健全

中醫藥全面參與醫療體制改革,推動公立中醫醫院高質量發展。全區中醫類醫院140所,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2。37萬人,中醫類醫院床位數4。01萬張。截至目前,廣西共建設1421個鄉鎮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11個精品中醫館、20個重點專科依託的基層工作站,95%以上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提供中醫藥服務,37所公立中醫醫院建立緊密型醫聯體,48所縣級中醫醫院牽頭建立縣域醫共體,分級診療體系建設逐步完善,全區中醫壯瑤醫服務體系不斷健全,中醫藥服務的可及性大大提升,形成覆蓋城鄉的中醫醫療服務網路。

中醫藥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最佳化

廣西遵循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出臺《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廣西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中醫藥醫教協同發展12項舉措。實施廣西名中醫培養工程、岐黃人才培養工程、中醫藥薪火人才培養工程“三大工程”,匠心打造中醫藥人才隊伍,形成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繼續教育有機銜接,師承教育貫穿始終的培養模式。全區擁有全國名中醫4名、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76名、國家“青年岐黃學者”3名、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22名、廣西名中醫196名。建有各層級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209個,構建了涵蓋自治區、市、縣、鄉、村五級中醫藥壯瑤醫藥人才骨幹網路。依託西南瀕危藥材資源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等創新平臺,開展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近千項,榮獲省部級及以上科學技術進步獎70餘項。

中醫藥產業發展凸顯新潛力

頒佈實施《廣西壯族自治區壯藥質量標準》3卷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瑤藥材質量標準》1卷。自治區中醫藥局、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遴選了“桂十味”道地藥材及31種區域特色中藥材品種。遴選建設了50家“中藥材示範基地”、26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22家“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示範基地”和19家“定製藥園”,共計117家。透過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查清全區中藥資源物種7506種,位居全國前列。羅漢果、八角、肉桂、雞血藤、廣豆根、穿心蓮、貓豆等中草藥材品種產量佔全國80%以上,羅漢果產量佔全球的80%、八角產量佔全球的70%。全區共有中藥民族藥生產企業110多家,主營業務收入佔全區醫藥工業的65%以上。培育了梧州中恆製藥、柳州醫藥、桂林三金藥業、玉林製藥等一批重點知名骨幹企業。全區現有中醫醫療機構製劑499種,其中,獲得專利授權35個。

中醫藥文化傳播和國際交流開創新格局

自治區中醫藥局等六部門聯合出臺《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藥壯瑤醫藥文化內涵提升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打造“十個一批”中醫藥文化品牌。累計遴選三批32家廣西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舉辦“中醫中藥中國行”系列活動、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和結對共建廣西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品牌活動。實施中醫藥壯瑤醫藥國際合作專項,廣西中醫藥大學入選第二批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名單,成功舉辦7屆中國—東盟傳統醫藥論壇和4屆中國—東盟傳統醫藥健康旅遊國際論壇(巴馬論壇)。與廣東、四川、江西三省簽署中醫藥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加強合作,實現中醫藥資源最佳化配置。廣西壯族自治區藥用植物園加強與寮國、柬埔寨、菲律賓等國家藥用植物資源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合作,推動建設寮國藥用植物園。

資料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