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以儒通醫,惠世濟民:明代官員只會做官?不,他們還會治病

近年來,隨著時代發展和科學進步,人們無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都有長足進步,人的壽命也大大延長。年紀增長,身體會逐漸衰弱,更別說還有很多年輕人提前患上老年病。因此,醫生這一群體在社會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

但是在中國古代,醫人、醫術的一直備受貶低,從醫人數十分有限。自宋代開始,政府大力支援醫療事業,且印刷術的發展讓更多人能夠擁有閱讀醫書的機會,士人階層逐漸開始重視醫學。到了元朝,士人可以憑醫入仕。明朝時,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不僅可以以醫入仕,還有很多官員也利用自身條件積極研習醫術。

先代遺風,醫學成為明朝儒士必學之藝

明代士人研習醫學之風十分盛行,出現官員兼習醫術的情形。前有李時珍、孫一奎棄儒從醫;後有張景嶽、王綸官醫兼併。在明朝,這些先官後醫、醫官兼併的官員並非個例,很多士人身為官員階層,雖不以行醫為業,卻兼具醫術,既能醫己,也能治人。這種現象的產生背後有著深深的社會根源。

首先,明代儒士與前代一脈相承,早已將研習醫術視為自然,將之視為職業選擇的其中一項。在宋朝時,政府建立醫學,以政府法令的形式促進醫學的發展,文人衝破固有思想的藩籬,一改往日對醫學的鄙夷態度,大量的文人士大夫投身於岐黃之術的研習之中,併成為風尚。謝觀曾說:“自宋以後,醫乃一變為士大夫之業,非儒醫不足見重於世。”儒醫階層就此出現。

醫學的價值被肯定,明代計程車大夫和醫者紛紛發聲為醫道正名。劉伯溫就著有《經效醫方》等書,認為醫術是百姓立身立命的根本之一。大學士宋濂也對醫學持肯定態度,說醫者對廣大人民的生命負責,是非常重要的職業。兵部侍郎金正希則認為,“如欲學醫,必好學”,他肯定醫學的價值,在他看來這是博大精深的學問,非一般人能輕易掌握,若想通歧黃之術,必須下苦功夫才能有所得。

就官員自身而言者,他們大都通過了科舉試煉,其善通文字的學習能力自不必說,非常善於研究醫書。而醫學理論的掌握能更好的用於指導臨床實踐,對醫術的提高大有裨益,兩者相輔相成,成就了儒醫的名聲。士人業儒寒窗十數年,這種堅韌的精神本就十分難得,因此,醫術並非人人都能研習,儒士自身具有的文化素養是習醫的條件之一。

除此之外,印刷術的盛行對醫學的傳播起到了極其巨大的推動作用。古方琳琅滿目,醫學書籍種類繁多。張仲景《傷寒論》、劉純《醫經小學》、汪機《醫讀》、李中梓《醫宗必讀》等醫書,都被大量印刷出來,使得市面上關於醫學的書籍廣泛流行。況且,官僚階層有穩定的經濟收入,足以支撐個人的興趣追求,例如購買書籍、藏書、刊刻等行為,從而為其習得醫術提供便捷的途徑和來源。如官員高濂不僅是養生大家,他本身就是著名的藏書家,家中藏有大量的醫書古籍。

最後,醫生資源的匱乏也是明代官員習醫成風的重要原因。明太祖朱元璋在行軍打仗的過程中就十分重視醫政建設,明朝建立以後更是在中央和地方都設立了醫療系統。但是有醫院卻沒有足夠的醫生,明代沒有正規的醫學學校,也就不存在批准醫者行醫的稽核制度,自然也就不存在持證上崗之說,很多醫者都是濫竽充數的庸醫,導致了不少事故。正是這樣,反而更促使明代的儒士們關注並積極投身醫療行業。

以醫之名,懸壺濟世,明代官員醫術高超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只有專職的醫生才會具有高超的醫術,但其實不然。明代是我國中醫藥發展的重要階段,很多醫學典籍晦澀難懂,明代的知識分子卻以此為趣,細心鑽研,以求透析醫理。有了足夠的醫學理論知識,才能更好的指導實踐、治癒疾病。秦昌遇在路上碰到一個正值壯年的男子,便斷言說他明年必死,果不其然,男子患病去世。工部侍郎張頤被人延請家中看病,其他醫生都說能治,只有張頤說治不了,直接離開了。還沒走出多遠,患者就暴斃而亡。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的官員對於病理醫理十分了解,只通過望、聞,便能判斷病人是否病入膏肓。

明代官員不僅擅長看病,還很善於養生之道。在疾病顯現之前,調養生息防治疾病,叫做“治未病”,也就是透過養生來保持身體健康,杜絕疾病,防止一些急性病一出現就要了人的性命。明代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對養生之理趨之若鶩,明代的官員在學醫之時自然也會著重關注這一塊的內容。仁宗還是太子的時候,就經常向御醫詢問“攝生之要”,御醫回答說:“攝生之要,在養正氣。”所以,養生的途徑不僅僅在於醫藥,平時的起居、飲食才是養生的關鍵。

孔子創立儒家思想,其中的核心內容便是“仁”。對於“仁”的解釋,孔子說是“愛人”。其深意在於人們要保持慈愛、關懷之心。醫者慈心,明朝儒士既然有一身醫術,便從不吝惜於治病救人。明人羅本通邊說“儒與醫同仁而異用”,他精於醫術,治病多效,在國家出現危難時,他積極投身救治隊伍,施粥送藥,救活了無數百姓,且不計報酬,在災情過去之後,巡撫要嘉獎他,他也力辭不受。除他之外,還有一個叫做徐文龍的舉人,擔任杭州府同知一職時,他設立施藥局供貧苦之人取藥治病,惠世濟人。

此外,明朝官員習醫還可以更好的奉養父母,讓父母在年老之後能夠得到最好的照料。孝悌之心本就是儒家的核心要義之一,因此父母親屬身患疾病,怎麼能不讓人焦急?為親屬醫病,盡孝床前,解親病苦,是促使子女習醫的一大原因。在明代士人眼裡,父母親屬的身體狀況不能隨便委託他人,若父母有疾,應該躬親調治。所以掌握醫術是很有必要的事,作為官員更要以身示範。王肯堂便是明代因為母侍疾而攻習醫典的典型表率。在王肯堂為官之前,他的母親因患病生命垂危,請遍當地名醫,但對於母親的病情,每個醫者的說法都不盡相同。王肯堂深感當地醫生醫術低劣,便立志自己研學醫術,醫術很快精進。

只要功夫深,官員無論文武,皆善醫術

明代研習醫術的官員階層大部分是文官,因為明代士人從小學習的知識內容,既包括琴棋書畫,也包括射御書術和醫學、地理等,可見當時醫學已經成為社會上一門很受歡迎的學問,是儒士涉獵的內容之一,亦是職業選項之一。明代文人知識分子在研習科考內容之外,自主習醫是普遍存在的狀態。比如萬曆年間的舉人錢升,不僅學問廣博,還著有《藥鋪種花錄》。

在眾多兼具醫技的官員中,除卻文官,其中也有武將官員的存在。前文提及的人大多數是來自文官系統,殊不知善於書本的武將亦是其中翹楚。醫者李成章, “官六安衛千戶,善針灸”,亦長於騎射,治病尤效,兩京號稱“神針李”。萬表,庚辰年得中武舉,後官至南京中軍都督僉事,性喜讀書,其人“生平喜佛好施,尤好以醫藥救人” 著有《萬氏濟世良方》一書。其孫萬邦孚,字汝永,寧波人,少時為諸生,後又擔任衛指揮僉事,福建總兵等職,文武皆能,同樣是位官醫兼任者,後因疾病歸家,晚年則醉心醫學,並將其祖父的《萬氏濟世良方》重新整理、增補編輯,即後來的《萬氏家鈔方》。但武職能醫者相較於文職官員數量還是有限,較少具有儒學背景,具有較強文字能力的人相對較少。

官員會醫,意味著他們學習能力強,因此很多官員都是博學多能者,醫術只是他們兼具的其中一項技能。明朝的不少官員除了是能治病救人的醫學家,還因為其他的興趣愛好被冠以更多的頭銜。比如前文提到的官員高濂,他不僅是個養生大家,還精通音律,是明代著名的戲曲大家,有《玉簪記》《節孝記》等作品,《玉簪記》更是被譽為中國十大古典戲劇之一。擁有這樣德才雙絕的官員,對於明朝來說實在是一大幸事。

結語

官員是實現業儒士子入朝為官這至高人生理想的成功實踐者,即具有高素質文化的社會精英階層,他們加入醫療隊伍的研究之中,無形中提升了儒醫的社會地位。這類人群傾注心力研究醫學,更為注重針對醫學理論的昇華和提煉,使得明代醫學更為專業化、系統化、完整化、理論化。

這樣具有高素質的官僚階層加入醫療行業,大大提升明代醫人隊伍的知識構造,並且客觀上促進了明代中醫藥學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明史》

《醫學正傳》

《本草綱目》

《明太祖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