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佛學】信仰的力量,真的那麼強大嗎?記《六祖壇經》系列一五

“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佈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六祖壇經》

自幼父母長輩總是會教導我們“滴水石穿”、“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後來,又有羅曼·羅蘭的名言“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定的信仰”,信仰的力量,真的就那麼強大嗎?

一座山,一處廟、一件衣,一個人,青燈古佛,這幾乎可以說是釋覺定的一生,他衣著樸素卻心如明鏡,世事沉浮卻堅守本心,歷經生死卻心靜如水,他隨心而處,悠然得度過自己的一生,追隨著自己的信仰。

緣起幼年

釋覺定俗名陳多興,在他年僅五歲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前來化緣的雲遊僧人,雲遊僧人僅僅是第一次見到陳多興,就定論,

因此,陳多興的母親開始經常帶著他去寺廟裡燒香拜佛,那座寺廟距離陳多興的家非常遠,需要步行足足五里的路才能到達。

年僅五歲的陳多興不明白佛法是什麼,只是跟著自己的母親,一步一步踏過五里路,學著母親的樣子,跪在高大的佛像面前,虔誠地祈禱著。

這條路,陳多興一走就是將近十年的時間,時光流逝,逐漸長大的陳多興漸漸在這條路上,看到了自己未來要走的路。

一直到現在,已經年邁的陳多興依舊

所謂因果迴圈,種什麼因得什麼果,16歲的陳多興終於得償所願,在當地一間寺廟削髮出家為僧,正式皈依佛門,此生不沾葷腥,

割肉救母

釋覺定的父親很早便去世了,而他的母親在那之後便患上了頑疾,身體狀況更是每況愈下,哪怕釋覺定已經出家為僧,但是依舊堅持白天跟隨師傅苦修,

不幸的是,釋覺定母親的病情並沒能得到緩解,甚至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輾轉去過了許多醫院都沒能找到醫治的方法,病情依舊無法好轉。

此時的釋覺定對於佛法已經頗有研究,走投無路之下,便想到了佛祖“割肉喂鷹”的典故,於是,

他毅然決然地割肉熬湯,希望能夠以此來紓解自己母親身上的業障。

而令人驚奇的是,喝下肉湯之後,釋覺定的母親竟真的慢慢好轉,並且逐漸痊癒了。

這件事傳開之後,眾人紛紛驚奇,甚至在後來還引來了各路媒體進行報道,人們稱讚釋覺定是個大孝子,一份孝心令上蒼憐惜,至今,釋覺定的手上還留著曾經割肉時留下的傷疤。

很多年後,釋覺定的母親壽終正寢,釋覺定在處理好母親的身後事之後,

徒手修廟

釋覺定一路走走停停,他走過了很多地方,他一邊雲遊四方,一邊在各地拜師,修行禮佛,一邊樂善好施,積功累德。

有一天,釋覺定做了一個夢,在夢裡,他如今生活的這個地方有著一座古老的寺廟,醒來後的釋覺定認為這是菩薩在託夢給他,

想要重建一座寺廟並非易事,可是釋覺定意志堅定決心滿滿,哪怕他自己也知道前路是如何艱難。

他找來工人打好地基之後,就開始靠著自己的一雙手一磚一瓦地修建起寺廟,整整四十多年的時間,從山下到山上,就像愚公移山那般,一點一點搭建起了

終於,這座寺廟在大山中,在山間處聳立了起來,開始迎接屬於它自己的禮佛者們。

如今已經八十多歲的釋覺定,腿腳也漸漸不利索起來,拿起了柺杖,可就算是這樣,在這座寺廟中,他從未有過任何的磕磕碰碰,因為這裡的一磚一瓦,都是他親手一點點堆砌起來的,這座寺廟就如同他身體的一部分,就算是閉著眼睛,也不會走岔半分路。

“出家人已慈悲為懷”這句話我們經常聽到,而釋覺定則是將慈悲為懷做到了極致,就連樹上落下的蟲子,夏日嗡嗡煩人的蚊子,都會被視為和人類同等的生命。

從面貌上來看,現在的釋覺定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不露聲色,就這樣不顯山不露水得行走在深山寺廟之中。

他就這樣走過了生死寂靜,走過了漫漫長途,走過了縹緲歲月,於紛亂複雜的俗世之中守著自己的本心,一步步,走向那個自己所希望成為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