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76歲村醫葉華醒:對病人似親人 古稀之年續寫新傳奇

在浙江杭州餘杭倉前一帶,76歲的葉華醒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寶貝村醫”。儘管已經退休了十多年,但其“對病人似親人”的名聲卻一直流傳到了現在。退休後,他試圖挖掘當地塵封已久的鄉土風貌與歷史人物故事,在古稀之年續寫新的“傳奇”,這段“奉獻人生”也成為了當地的一段佳話。

葉華醒與其母親,算得上是當地最早的一批“西醫開拓者”。

“1950年,我母親與其他人一起建立了原倉前中西醫聯合診所。”葉華醒回憶,據母親介紹,聯合診所組建之初以中醫為主,大多數叫中醫聯合診所。自母親等當地最早一批西醫加入診所後,當地村民才逐漸開始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而隨著西醫藥物、器械及治療方法的引入,也使得當地衛生醫療邁出較大一步。

“像那時候的江浙一帶,血吸蟲病和絲蟲病很普遍,瘧疾、麻疹也非常多。現在這些疾病在我們這裡早已消滅了,當時主要便是依靠中西醫結合治療。”葉華醒說,這在當下看來亦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

深受母親影響,中專畢業後的葉華醒也選擇踏上從醫之路,專攻西醫內科。

“20世紀70年代,倉前的醫療條件遠沒有現在發達,村民看病很不容易,所以我們常常上門出診。”此後,“赤腳醫生”葉華醒便成為了當地不少百姓的“寶貝”,醫術精湛的他時常“追著病人跑”,到病人家中再三問診,遇到病人家中拮据還會自己墊付藥錢。

“當時我在杭州其他醫院進修的時候,那裡的老醫生都對葉老印象深刻,說他認真,那麼厚的醫學書也會津津有味地全本抄寫,勤奮又用功。”葉華醒的“徒弟”沈軼群說,當地百姓看到的是葉華醒一心服務的熱忱身影,在看不見的地方,其也將每一份精力都花在了學習上。

對於葉華醒個人而言,那段翻山越嶺上門問診的經歷也已成為了珍貴的回憶,成為時代發展下一個小小的註腳。

“從我母親那一代到現在,國家的醫療條件有了非常大的飛躍。如今我們的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還加入了餘杭區二院醫共體,醫療水平大大提升。以前我出診還要背個藥箱,現在都可以用無人機運送抽血標本了。”葉華醒笑道。

十多年前,葉華醒從原倉前街道衛生院退休。數十載深入泥土的問診尋訪,讓他對腳下的土地更添一份深厚情感。

“我有點‘閒不住’,還想繼續奉獻自己的光與熱。”由此,葉華醒從“赤腳醫生”轉型成為了一名“鄉風守護人”。

葉華醒在當地問診中發現,倉前街道苕溪村曾出過一位名人——張蓮芬,村裡還有建於約140年前的張家祠堂。得知這一線索後,他當即查閱各類史料,原來張氏一族在百年前便是當地望族。透過實地走訪、多方打聽,葉華醒欣喜發現,張家祠堂舊屋還基本完整地儲存著。

隨著張家祠堂以及張蓮芬資料的重要文化價值確認,張家祠堂被列入2014年餘杭區不可移動文物修繕保護專案。而後在屬地倉前街道等多方努力下,張家祠堂成為苕溪村文化禮堂的重要部分。如今,這個文化禮堂內有張氏陳列館(張家祠堂)、文化講堂、電子閱覽室、體育健身室、農家書屋、文化長廊等場所,豐富著當地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從無人問津的破損舊屋,到如今功能多元的村文化禮堂,張家祠堂在百年之後煥發出新的文化光芒。”葉華醒說。

十餘載間,葉華醒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志,參加編修《餘杭鎮志(1990—2005)》,撰有餘杭歷史文化硏究叢書之《傳統醫藥》,參與編寫《章太炎故居與倉前老街》等。2020年,他還受邀擔任了《倉前志》副主編,儼然成為當地文史方面的“活字典”。

“不論是為百姓健康服務,還是守護鄉風鄉俗,我都想盡力做一些事,讓這裡的人們生活得更幸福。”葉華醒說,眼下他還在關注如何在社群文化家園建設中挖掘一村一社的特色亮點,讓幸福生活的底色愈發鮮亮。

(張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