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司馬懿的一個小故事,揭露了司馬懿的多疑性格,看完你會不會同情他

這是三國中關於司馬懿的一個小故事,這也是最能反應出司馬懿天性多疑性格的一個故事。

一、“牛繼馬後”,司馬懿心生疑惑

這個故事發生在司馬懿與諸葛亮的對峙過程中。有一天,司馬懿正在行軍趕路,突然在路邊發現一塊漆黑的大石頭,大石頭本身就大,而且又特別黑,一下就引起了司馬懿的注意力。司馬懿打馬來到近前觀瞧,發現石頭上寫著四個大字:牛繼馬後。

看到這四個字,不禁讓司馬懿心生疑惑。根據字面意思,這裡的“馬”明顯指的就是自己,“牛繼馬後”那這說的就是有姓牛的要繼承我們司馬家的天下呀。這還了得。從此這便成了一個心病。

既然姓牛的對自己的家族有威脅,就要現在除掉他。想了想自己的手下,自己也想不出有何人可以威脅到自己的家族。但是當他的眼神掃到大將群眾一人時,不禁瞪大了雙眼。這個大將不是別人,正是深的他器重的一員猛將,名叫牛金。難道此“牛”就是牛金嗎?

回想自己當年,也是在曹操身邊輔佐,並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所以權利慢慢越來越大,最後取而代之。難道這個牛金,也會像自己一樣,慢慢取代自己?老謀深算、生性多疑的司馬懿絕對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於是找了一個藉口,把牛金處死了。

二、司馬懿才高八斗,但生性涼薄

說起司馬懿,很多人都知道他跟諸葛亮相互爭鬥多年,阻止了諸葛亮多次北伐。在魏國又偷樑換柱得竊取了曹氏的權利,可謂一代能人。其實司馬懿出身名門望族,自幼博聞強識,對儒學有很好的研究。因為他當時有很好的名望,曹操親自招募他,當時的他還拒絕了曹操的招募,一時間風頭無雙。

後來他透過引薦進入了朝廷,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嚐嚐廢寢忘食。勤奮的名聲得到的眾多同僚的讚揚。但是誰也不知道的是,在勤奮好學的名聲下,掩蓋住的,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涼薄之心。

有一件小事就反應了這個情況。有一次司馬懿在家看書,突然間天降大雨,司馬懿來不及多想,馬上衝出去把書收起來。因此淋雨顯得尤其狼狽。不巧這一幕被一個婢女看到。為了不讓自己夫君狼狽的模樣被別人知道,司馬懿的原配張春華毫不猶豫得將婢女殺掉。司馬懿絕對自己的妻子非常愛惜自己的名聲,因此對妻子恩愛有加。

到了晚年,司馬懿位高權重,轉而更加寵幸柏夫人,從而覺得自己的原配年老色衰,面目可憎,連看都看一眼。可見司馬懿是一個薄情寡義、天性涼薄之人。

知道空城計的同學一定也明白,諸葛亮正是利用了司馬懿如此高的疑心,才力挽狂瀾。曹操有句話叫“寧可我負天下人,不願天下人負我”。其實這在本質上來看,兩個人是一樣的。都是寧肯錯殺一百也不願放過一個的很角色。這也是他為什麼一看到那塊刻著“牛繼馬後”字的石碑後,毫不猶豫得殺掉自己營中大將的原因。

三、作為曾經的上司,曹操的多疑更甚

其實在“牛繼馬後”之前,曹操作為司馬懿的上司,也有過“三馬同槽”的故事。

話說有一天,曹操做了一個夢,夢到三匹馬在一個槽裡吃草。曹操醒來十分不高興,這個夢不是什麼好兆頭,這個“槽”的諧音不就是說的是自己的曹嗎。三匹馬竟然敢搶奪自己的地盤,這簡直是不把自己放在眼裡。

曹操就開始琢磨這三匹馬是誰,想來想去,曹操認定這三匹馬就是西梁的馬騰、馬超和馬岱三人。所以對著三人進行了征討。其實在這裡,曹操顯然判斷錯誤,這裡的三馬,實際上是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這父子三人奪去了曹操的政權。

而上文中所說的“你繼馬後”也許是曹操的魂靈回來報復司馬家族的,畢竟是他們奪取了自己的政權,於是,繼曹操的“三馬同槽”這個大誤會之後,司馬懿又來了個“牛繼馬後”。

還記得當時曹丕把司馬懿比作蕭何,本意是希望自己和司馬懿能成為像劉備和諸葛亮一樣的明君賢相,互不相負。但是實際上,司馬懿和曹操才是君臣情深,因為兩個人,實在是太像了。

四、古人多迷信,“牛繼馬後”也淪為笑談

曹操與司馬懿都是一代人傑,為何也會犯在現代人看起來如此“可笑”的錯誤呢?這也是當時的背景所致。

迷信,這是中國古代的一大特色。從周朝開始,便有了占卜預測的傳統。在封神演義中我們可以常見每次出征之前都會問卦顯示吉凶。而且諸葛亮也有向天借命的做法,只不過不幸給魏延給打斷了。所以當司馬懿看到那塊石頭,第一反應就是姓牛的會取代自己的司馬氏。

正所謂在位越高,怕失去的越多。曹操和司馬懿都是擁有了權利,便擔心自己的權利會失去,自己會失敗。因此這樣的環境和心理因素,導致了他們都非常迷信這些現在看起來很“可笑”的事情。

不過,殺掉牛金以後,司馬氏就真的高枕無憂了嗎?事實並非如此。後來司馬家篡位曹魏,建立晉朝,這一切看起來“牛繼馬後”並沒有實現。但萬萬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個“牛”並不是牛金,而是另有其人。

東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睿,是司馬懿的後人司馬覲的妻子,與一個叫牛欽的小官私通,還懷孕生下了孩子,也就是(晉元帝)。司馬家的權利,就透過這樣的方式被牛家竊取了。“牛繼馬後”最終也是一語成讖。也不知道身在九泉之下的司馬懿知道了如此後果,會有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