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外儒內法,兼之以道,儒、道、法三大哲學思想在中國古代的區別

“外儒內法,兼之以道”,儒、道、法三大哲學思想在中國古代政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對於它們的區別,可以用一句話總結:入世為儒,出世為道,治世用法。

表面上看來可以理解:儒、道的人生態度是相反的,前者主動積極、後者被動消極。因此,“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雙方看似是對立的;至於儒、法,則存在一個基本的共同點:都是積極入世,為了建設更美好的社會秩序出謀劃策。但雙方的分歧在於方式的區別:儒主張由內到外的主動性,法信奉由外至內的強力約束。

但在實際上,三者之間並沒有這麼涇渭分明,而且互相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孔子被視為儒家學派的創立者,但他的觀點並不是完全原創。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他對當時禮崩樂壞、動盪不安的社會情況痛心疾首,因此對其中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思考、並提出瞭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

他的結論是這樣:之所以社會動盪,是因為周天子的制度被破壞了,也就是“禮樂廢,詩書缺”;而解決的辦法,就是要重拾周禮,尤其要明確宗法制、確定名分,即所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貴賤有等、上下有序,各人幹好自己該乾的事、守規矩,不越位、不僭禮;如果人人都這樣,那社會就變得和諧有序、人民從此安居樂業了。

簡而言之,孔子就是主張人們自覺自願地分等級、守規矩。那麼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呢?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的暴力統治手段是不行的,必須透過注重德、禮來實現。

德就是道德,這一理念源自於《尚書》。這本著作中,記載了上古堯、舜、禹幾位聖君的事蹟,以及夏、商、週三代重大政治事件,重點刻畫了這些明主的高尚道德:堯、舜、禹都憑藉一心為民的品格受到萬民敬仰,由此也為後代帝王創立了榜樣;夏、商之所以滅亡,正是因為末代帝王荒淫無道、道德敗壞。因此,西周的傑出政治家周公旦,經常教導周成王要敬天保民、以德配天,以維護政權的長治久安。

什麼叫仁?“仁者愛人”,將對親人的愛擴充套件為對人類的愛,最終達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狀態。

此外,孔子還強調“克己復禮”,也就是要剋制自己的慾望,讓自己的言行符合禮制;即使自己有慾望時,也得考慮到別人的感受。

基於以上觀點,儒家要求君主、官員注意提升自我修養和行為規範,最終實現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者的和諧統一,構建起—套完整的儒家政治倫理。

而孔子以德治國的目標,是達成大同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而孟子、荀子,則是其後的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身處戰國,那是一個人性暴露無遺的空前大爭大亂時代。孟子的最大理論,就是總結出性善論,即我們常說的“人之初,性本善”。依照這種前提,他主張依靠人天生的善,經過教育後培養出仁、義、禮、智四德。

同時,基於人性本善,孟子反對戰爭、主張仁政,統治者要關心百姓的疾苦、減輕人民負擔;他還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觀點,把對待人民的方式視為國家存亡興衰的關鍵。

但他的仁政目的還是為了統治者的利益:讓百姓具備生活的條件,然後再進行人倫道德教化,從而實現社會秩有序統治。

荀子也是戰國人,但他跟孟子完全相反,主張性惡論,“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人的天性是趨利避害、追求慾望的,但現實社會的物資有限,兩者的矛盾必然會誘發紛爭,這就形成了人性本惡。

因此,荀子秉持“人定勝天”的理念,主張透過教育對人性進行改造。他所指的教育,除了禮義道德外,還要加強外在強制力量,也就是刑法。“治之經,禮與刑”,他把禮與刑視為治國的根本,由此可見,他具備法家的觀點。這就是為什麼他培養出了兩位法家的代表人物:李斯、韓非。

下面先聊聊道家。

道家有個典型特徵:反對社會進步。創始人老子認為,理想中的社會是“小國寡民”的狀態,即人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而莊子則主張“絕聖棄知,大盜乃止”,也就是說,人們要徹底迴歸自然,回到最初的狀態,社會才會安穩。

以此為依據,道家主張“無為而治”,透過“自然”的無為達到治的境界。這裡的“自然”不是如今概念中的自然界,而是相當於事務的“本性”,即沒有人力干預的初始狀態。道家看來,天然遠勝於人為,無所作為、無心而為、任性而為等都是“無為”。

而要做到“無為”,必須“無智無慾”。慾望是造成社會混亂和罪惡的根源,所以統治者應該“少私寡慾”。但在同時,道家認為人天生帶有慾望,因此也肯定合理的“欲”,但絕不能不能貪慾、縱慾。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這就是道家“無為而治”的政治邏輯。

而這種理念的最好實踐,莫過於西漢初期的“休養生息”政策。“漢興,掃除煩苛,與民休息;至於孝文,加之以恭儉;孝景遵業。五六十載之間,至於移風易俗,黎民醇厚。”事實證明,在常年的戰亂與紛爭後,統治階層順應民心、不亂指揮,反而是最好的治國方式。

由上可見,雖然都是為了實現穩定有序的社會狀態,儒、道主張的方式完全不同,前者推崇教化、灌輸理念,後者主張順應本性、無所作為。

孔子曾經問禮於老子,並贊對方如人中之龍;他甚至也肯定“無為而治”的概念,只不過他的無為,指的是“德化”的無為;儒、道都認為世間萬事萬物自有執行規律,但不同之處在於,前者主張認識規律、利用規律;後者則認為要順應規律,這才能讓規律充分發揮作用。

而法家則比較特殊。

首先,那些法家代表人物要麼研修過儒家學說,比如李悝、吳起都曾拜在“孔門十哲”之一的卜子夏門下學習,李斯、韓非子都曾是荀子的弟子;而同時又有一些人曾追隨道家學說,“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韓非“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申不害、韓非子都曾學習道家理論。(韓非子確實博學)

可以這麼理解:法家汲取了儒、道的合理之處,卻又針對它們的短板發展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論。

和儒家一樣,法家的目的也是為了維護政權穩定,也都主張明確等級、強化君主地位。但區別在於,儒家主張品德教化,靠自覺;法家信奉外力,主張利用賞罰威逼利誘。

其實法家的這一觀點跟荀子有些相似,主要的差異在於,荀子主張禮制為主、刑罰為輔;而法家只強調嚴刑峻法,對禮制那套毫無興趣。

商鞅有句經典的話:“仁者能仁於人,而不能使人仁;義者能愛於人,而不能使人愛。”即:仁者能夠對別人仁慈,對方卻不會因此也變得仁慈;道義之人可以關愛他人,卻不能讓對方跟著學會關愛別人。因此,在他看來,儒家那套就是自欺欺人了。

而韓非同樣直接。儒家主張用賢者治國,這沒問題,但世界上有幾個賢人?相反,只要經過訓練,懂法令、執行法令的官員一抓一大把。對比之下,哪種方式更靠譜?

韓非還質疑仁政的有效性。“今先王之愛民,不過父母之愛子”,君主愛民,極致也不過於父母愛兒子;但“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對於那些無可救藥的熊孩子,父母也只能束手無策。但是,面對再熊的孩子,一個官吏拿著繩子就能讓其服服帖帖。

此外,法家與道家也有一定的關聯。韓非將“道”引入政治領域,不過他的道,指的是君臣之道、人主之道。

三大學派都在歷史上得到實踐的機會。

戰國的大爭之世,方式直接、見效快的法家備受青睞,被各國爭相採用,變法最為徹底的秦國笑到了最後;秦朝因“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滅亡後,道家順應漢初的客觀需要獲得了實踐的機會,也造就了輝煌的文景之治;但隨著漢武帝的即位,有鑑於無為而治難以吻合帝國發展、擴張需求,一直備受排擠的儒家思想終於得到了出頭之日,經過董仲舒的改良,西漢確立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治國理念,也成了其後兩千年封建王朝的祖傳秘方。

但在實際上,歷朝歷代統治者實際採取的都是外儒內法、兼之以道而已;法家確實好用,但要注意吃相,所以對其進行了仁義、教化的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