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漢武帝劉徹的功績如何?他的功績如何?他的功績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提到大漢天子,很多人第一個會想到的是漢武帝劉徹,實際上大漢天子從劉邦開始,又先後經歷了呂雉、劉恆、劉啟,到了漢武帝劉徹的時候,國家的統治基礎已經十分牢固,內部的很多問題已經得到了妥善的解決,因此漢武帝劉徹才有了開邊興利的底氣。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項羽會輸給劉邦,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更是對於項羽的失敗耿耿於懷,“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世無英雄,庶子成名”,等等感慨體現了這群人的認識。對於上述這些評價,我只能說書生意氣不能治國,只會誤國。他們感慨於項羽的蓋世豪情,感慨於項羽和虞姬之間的愛情故事,有悲天憫人的想法,卻無法從天下蒼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不怪他們,這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格局。如果問我劉邦這個布衣為什麼能夠擊敗項羽,成為秦末群雄中的贏家,我會說劉邦贏在了格局上。

很多人都說格局,但格局究竟是個什麼呢?對待相同的事所採取的不同做法,背後的影響因素就是格局。那麼劉邦這個布衣出身的屌絲,是如何擊敗貴族英雄項羽的呢?英雄不論出處,讓我們先從劉邦的出身說起。

偏見:不學無術,還是刻意進取。

劉邦布衣出身,祖上並不是什麼名門望族,父親和兄長也是本本分分的耕種之人,但是劉邦從小就和父兄不同,他看著父親和兄長辛勤的在田間地頭耕種,不僅我在和感慨:如果我也和父兄一樣,固然可以一輩子衣食無憂,但是男子漢頂天立地,不做出點事業來,不是很遺憾嗎?於是劉邦和自己的發小盧綰一起,決定讀書識字,增長見聞開拓眼界,於是劉邦和盧綰又成為了同學,這也是他和盧綰關係莫逆的原因。

識文斷字只是基本要求,之後還要增長遊歷四方見聞,這個時候劉邦選擇了自己在讀書時就十分嚮往的魏國故都大梁,在這裡他遇到了自己的大哥,信陵君魏無忌的門客張耳。你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你跟隨什麼樣的人。劉邦跟隨在張耳身邊遊歷四方,增長了見識,開拓了視野,自己的人生觀也逐漸形成。

劉邦不願意和父兄一樣務農,被好多人說成了不務正業;跟隨張耳遊歷四方,被說成了放蕩行跡;聯絡志同道合之士,被說成了好酒色的下作之人。由此我想到了一句話:阻礙人進步的不是孤陋寡聞,而是對於他人的偏見!

順勢:酒肉穿腸過,大志心中留。

提到劉邦的志向,很多人會說:“一個市井之徒,只懂得趨利避害,哪有什麼志向可言,不過是順時應勢而已。”確實劉邦這個人好像經常流連於酒肆,個人作風問題也比較突出,在沒有和呂雉結婚前,就曾經和曹氏生下了一個兒子:劉肥。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心中樹立了一個遠大的志向:做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像誰一樣呢?劉邦確立的目標是秦始皇,那是在一次去咸陽出公差的時候,劉邦遇到了秦始皇出巡,他躲在一旁看到了秦始皇的威儀,不僅脫口而出:“大丈夫應當如此!”

同樣,項羽也曾經在楚地見過秦始皇,他的反應是“我可以取而代之!”不同的見識,不同的格局。項羽有年輕人的桀驁不馴,劉邦則有中年人的老成持重,這不過是人在不同年齡階段,所各自秉承的態度不同而已,並沒有高低之分,劉邦年輕時也曾是一個熱血少年,因此才會跟隨張耳縱劍江湖、遊歷四方。

人到中年,劉邦多了一份內斂、自信和從容,少了一份輕狂和放蕩不羈。他不是貴族,不需承擔什麼家族榮耀和使命,這讓他沒有什麼負擔,陳勝在大澤鄉起義,劉邦知道屬於自己的時代已經到來。成為大丈夫的機會來了。但他還是先在芒碭山裡隱藏了一段時間,他要看看天下大勢,謀定而後動。不久後,蕭何和曹參在芒碭山找到了他,沛縣令沒有膽子造反,想讓劉邦挑個頭,劉邦欣然接受,不過起點是用沛縣令的人頭來祭旗。

共利:趨利避害是常態,合作共利是心胸。

劉邦是敢於和人分享利益的,他的目標只是成為天下之主,而其他人跟隨他也可以各得其所。韓信在項羽手下不過一執戟郎,而到了漢軍中就被劉邦拜為元帥,很多在其他人手下不得志的人,到了劉邦身邊都成了將帥之才,足智多謀之士。

劉邦擊敗項羽後,在一次大宴群臣的時候,問大家為什麼自己能夠擊敗項羽,他手下人的觀點不盡相同。劉邦自己總結的是自己可以用“漢初三傑”,而項羽有一個范增,還不能完全信用,因此才被自己擊敗。大臣們聽了劉邦的這番話後,都表示贊同,劉邦看著眼前的這些人,暗暗鬆了一口氣,不禁在心中默唸:“眼前的這些人還是好對付的,漢初三傑發揮的作用很大,但是關鍵並不在於他們,而是我這個造就了漢初三傑的人!”

人們記住了“漢初三傑”,而忽視了劉邦的作用,正是劉邦想要達成的目的。和“漢初三傑”去學,確實可以成就將相之名,但是和劉邦的帝王之業相比,這並不是最大的功業。和天下人共利,但這是有前提條件的:你們不能和我爭天下。這也是劉邦剷除異姓諸侯的原因,這些人裡就包括了“漢初三傑”中的韓信。

劉邦沒有做陳勝,他並沒有做農民的代言人;也沒有學項羽,沒有做沒落貴族的代言人;他選擇了做新興商人地主階級的代言人,代表先進的階級,打敗了落後的階級,這也是成就帝王之業的重要原因。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