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王恭對劉牢之真是翻臉猶如翻書

公元384年,苻堅之子苻丕據守鄴城(在現在的河北臨漳)。

苻丕為燕王慕容垂所逼,請降於晉。謝玄派劉牢之率軍二萬救鄴。受命之後,劉牢之引軍先據枋頭(在現在的河南浚縣),隨而進攻黎陽(在現在的河南浮縣)。解了鄴城之圍以後,接受苻丕投降,隨後又大敗慕容垂。

第二年,劉牢之解救泰山郡,生俘秦將張遏,使東晉王朝的勢力在淝水大戰之後,達到河南、山東、河北一帶,劉牢之又為東晉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權力這個東西有時真像一條毒蛇。如果耍蛇的技術不過關,反會被蛇咬一口,立刻成為致命傷。在中國歷史上,多少名將名相都被這條蛇咬過,被咬者的結局都非常慘,北府名將劉牢之也不例外。

公元385年,東晉宰相謝安病逝。以此為轉折點,東晉王朝內部的權力鬥爭開始呈現新的形式:接替謝安職務的是司馬氏政權的宗室、會稽王司馬道子。他執掌朝政以後,與宦官王國寶勾結,賣官鬻爵,極力排擠謝氏集團的人。劉牢之被謝安兄弟所賞識,理所當然遭到了司馬道子的打擊,劉牢之為此心不自安。

司馬道子其人十分鄙劣、庸淺。他掌政以後,政事都在家中處理,出入儀仗,形同皇帝。他經常與他兒子司馬元顯在後宮塗脂抹粉,聽宮伶唱戲。有時,他連吃飯也不想動,靠僕人喂。他的家中裝飾得都金碧輝煌,豪華奢侈已極。

見司馬道子氣焰熏天,晉孝武帝司馬曜深感不安,擔心大權旁落於王室不利。為在權力上實行平衡與牽制,司馬曜起用大臣王恭為僕射,與司馬道子共掌朝政。他又命殷仲堪為大將軍,鎮守荊州,以為外藩,牽制司馬道子。司馬曜如此動作,使司馬道子深為不滿,就令人把他毒死。

司馬曜逝世之後,白痴兒子司馬德宗繼位,史稱晉安帝。見皇帝年幼昏愚,司馬道子更加為所欲為。他命王國寶為右僕射,與之分掌朝政。同時,對被司馬曜起用的王恭和殷仲堪,必要去之而後快。雙方之間的矛盾幾乎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作為僕射的王恭覺得要在朝中站穩腳跟,能與司馬道子抗衡,僅憑他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有人支援自己。於是,他想到了劉牢之,劉牢之是北府名將,有大功於朝延。主意已定,就與劉牢之熱乎起來,並拜劉牢之為輔國將軍,兼領晉陵太守。

謝安逝世之後,朝中就無人支援劉牢之。司馬道子又極力排擠謝氏集團裡的人,所以劉牢之倍感孤立無援。現見王恭主動接近自己,非常高興。

劉牢之對王恭說:“定為公折此朽。”他家人提醒他:“王恭其人貌恭而內狠,其心不可測。”劉牢之道:“王恭無拳無勇,正求助於我。此正是保富貴之時,何須疑哉?”拒不聽受家人之勸。

公元397年,劉牢之率兵在京口鎮與殷仲堪聯合發難,以討伐王國寶為名向京師建康發動進攻。見劉牢之發難,朝野震動,司馬道子只好派人與劉牢之講和,以誅殺王國寶為條件求得劉牢之息兵。

王國寶逝世之後,司馬道子去了一條臂膀,權力大減。而王恭的權力空前增大,都督兗、青、冀、幽、並、徐、揚諸州軍事,並鎮戍京口。見自己在朝中的威望日隆,王恭對劉牢之的態度也起了變化。

開始,劉牢之每次求見,王恭總是離座相迎,以貴賓待之。王國寶逝世之後,王恭覺得自己的目的達到了,劉牢之也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就高高在上,讓劉牢之拜見,頤指氣使,把劉牢之當成一個普通的武夫。為此,劉牢之氣壞了,對王恭深恨之,想尋找機會報復王恭,以出胸中這口怨氣。

後來,司馬道子因人心不服而去職,由其子司馬元顯接替,執掌朝政。朝中大都督王恭原以為司馬道子一死,自己可以執政,沒想到司馬元顯又搶在自己前面,於是又想故伎重演,以兵逼司馬元顯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