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送禮是門藝術,送禮是一門藝術,送禮是一種人際關係的三層境界

送禮是一門藝術,俗話說,禮送得好很多時候彎路就走得少。

我之前有位下屬就非常的懂得送禮的套路,這裡陳他為小王。

小王是一位非常能讀懂人心的人,不僅和上下級關係打點得很好,而且在其他人際方面也經營得不錯。

前段時間,他約我一起喝茶,在談到了人際關係經營之道之時,他提出了一個“送禮理論”。在他看來,只要禮物送得好,就沒有事情辦不了。用他的話來講,他之所以現在能做到如此成功,手底下擁有多家公司,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了解人性,和很大一部分功勞歸結於如何送禮。

這就好比,多年之前他和我一起工作的時候,他深知我有喝茶的習慣,而且對茶文化有一定的研究。

為了給我名正言順的送禮,原本不喜歡喝茶且對茶文化沒有任何研究的他卻強硬的讓自己去接觸並瞭解茶文化。(這事是我很久以後才知道)

即便是送茶,他也不會表現得太直接。記得有一次,他在我辦公室和我商討某工作事宜之時,他見我正在泡茶,於是便見縫插針和我聊到了關於茶的話題。我和他就這個話題足足聊了大半個小時,有種恰逢知音的感覺。在我和他聊茶文化之時,他順勢提到了他有很多珍藏版的茶葉,哪天請我品鑑品鑑。

果不其然,第二天,他便拿了幾盒茶葉給我。當然,作為領導,從內心深處來講,肯定是拒絕的。但是,他的理由卻讓人有些難以拒絕,他說:“領導,沒想到您對茶文化研究這麼深入,我這邊有點好茶,是我一位朋友家產的。我覺得還不錯,想請您也試試,然後給我點建議與反饋,以供其參考。”而且,他經常以這樣的理由藉口請我品鑑不同的好茶。

其實。他的做法雖然說是請我品鑑品鑑,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是在送禮,並且在投其所好。

所謂“拿人家的手軟,吃人家的嘴短。”作為領導來講,品鑑了人家的好茶,自然而然在某些工作方面會對其照料一下,否則就有傷“大雅”。雖然我說得比較直接,但是卻蘊含哲理。

懂人情世故的朋友都懂得送禮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講一講送禮的藝術。

一、送禮得分物件,得分場合

北宋有位著名政治家,可能有很多朋友聽過,仁宗朝宰相,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某天,他的夫人入內朝,和皇后閒聊間,皇后跟她說,當今聖上喜歡吃白魚,但是祖宗舊制不能取食四方。

你家相公是壽州人,家裡應該有白魚吧。

呂夫人回家之後就開始置辦,準備了整整十箱白魚準備進獻。

呂夷簡得知此事之後說送兩箱就可以了,不需那麼多。

夫人不解,說這是送給皇帝的東西,怎麼能這麼小氣?

呂夷簡答曰:“皇家都沒有的東西,身為臣子,家裡怎麼能有十箱這麼多呢?”

呂夷簡宦海沉浮數十年,深諳為官之道。

平素行事小心謹慎,不敢僭越。

他此舉既能討得聖上歡心,又不致讓其對自己生疑,也是一舉兩得。

其實不難看出,呂夷簡的做法很有用心,送禮的拿捏尺度非常的好。作為臣子來講,肯定不能表現出太過富有的狀態,這樣會引起皇上的質疑,“:這麼貴,這麼難得的東西,你都能弄到,那麼可以見得你家是多麼的富有,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錢是從哪裡來的?”

因此,送禮之時,一定得分物件,分場合。有些難得的禮物,即便你有辦法能夠弄到,也要懂得恰到好處。一旦送得太多,太注重場面,可能會適得其反。

二、投其所好

送禮的最高境界是投其所好,而且是不動聲色的投其所好。

這就如同上文中的小王,他在送我茶葉之時將分寸拿得非常好,一是他知道我的興趣愛好,二是他能讓我找不到太多的理由拒絕。

因此,在送禮的時候,一定要因人而異要懂得投其所好。

說得簡單直白一點,對方喜歡什麼你就送什麼就對了。不過,在送禮之前,一定要事先對其進行了解。

兵家有句古話,叫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送禮更是如此,瞭解對方的興趣愛好,送的禮物自然而然也就更容易送到點位上,也就容易得到對方的認可。

三、挑準時機

送禮也要講究時機。

最好的送禮方式,是在合適的時機送對方的心儀的禮。

可能有很多人會說,只要想送禮,完全不用挑時機,隨便找個機會送就可以了。但是,在送之前,你得考慮對方願不願意接受,再則,這個社會很現實,都知道沒有人會平白無故的送禮,平白無故的送禮背後一定是別有所圖或者有事相求,這樣做就會給別人拒絕收禮的理由。

送禮要講究正當的方式,一定不能讓人覺得無功不受祿,不然這個禮就很難送出去,就很難達到送禮的目地。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