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朱元璋大肆殺徐達、劉伯溫開國功臣,為何錯漏了他

朱元璋建國後,按功勞封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等六人為公爵,封湯和、唐勝宗、陸仲亨等二十八人為侯爵。不久,他十分擔心這些手握重兵的公侯們,某一天會“陳橋兵變”。他更擔心自己死後,這些公侯們會目中無人,危害到自己子孫和大明的江山社稷。因此,他開始“火燒慶功樓”,十分殘忍地屠戮了這些開國功臣。在這場浩劫中,幾乎沒有人能夠倖免,但是唯獨只有他——長興侯耿炳文能夠獨善其身。

(圖為耿炳文的劇照)

耿炳文(1334年-1403年),濠州(今安徽鳳陽)人,明朝開國將領,官至大將軍,以功封長興侯。為什麼唯獨只有他能夠逃過朱元璋的屠戮呢?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下面三點原因。

第一,耿炳文乃是朱元璋的同鄉和嫡系。《明史》記載,”父君用,從太祖渡江,積功為管軍總管。援宜興,與張士誠兵爭柵,力戰死。炳文襲職,領其軍。“意思是說,耿炳文父親耿君用,跟隨明太祖朱元璋渡江,因戰功累升至管軍總管。後來增援宜興,和張士誠的部隊進行激烈地戰鬥,最後耿君用不幸戰死。耿君用死後,耿炳文承襲父職,繼續率領著他父親的軍隊為明朝效力。耿炳文乃是濠州(今安徽鳳陽)人,他從小時候便和父親耿君用一起追隨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後來耿君用戰死,朱元璋便讓耿炳文接替父親的職位,繼續帶兵。由此可見,耿炳文父子乃是朱元璋起兵最早的班底,是朱元璋的嫡系部隊,是最值得朱元璋信任的。

(圖為耿炳文的畫像)

第一,耿炳文善於防守,卻不善於進攻。縱觀耿炳文一生,他不是橫戈沙場的大將之才,幾乎沒有獨立統領過大軍作戰,缺乏大兵團作戰的經歷,但是他卻也戰功累累,受封為長興侯,成為二十八侯之一,主要是因為他善於防禦,他曾有過堅守長興十年之久,總是以寡敵眾,大小戰役幾十次,戰無不勝的經歷。

至正十七年(1357年),耿炳文攻取廣德,打下長興。朱元璋大喜,令耿炳文為總兵都元帥,守衛長興。這時候,足智多謀的溫祥卿躲避戰亂,投靠到耿炳文的帳下,兩人一起制訂實施十分周密的防禦計劃。後來,張士誠命令左丞潘元明、元帥嚴再興率兵進犯長安州,卻遭到了耿炳文奮力反擊,最後大敗而回。張士誠惱羞成怒,再派司徒李伯升率兵十萬,分水陸殺下長興。當時城內只有守兵七千人,情況十分著急,耿炳文不敢懈怠,他固守城池不出,雖然敵方攻擊十分猛烈,但是耿炳文采用不同的方式積極防禦。戰爭持續一個多月,張士誠的十萬大軍卻沒有佔到一點便宜,反而還折了不少人馬。後來,朱元璋命常遇春率兵增援,李伯升聞訊後,棄營逃跑,耿炳文乘勝追擊,追殺李伯升軍隊五千餘人。第二年,明太祖改永興翼元帥府為永興衛親軍指揮使司,任命耿炳文為永興衛親軍指揮使。不久,張士誠出動大軍,並派他的弟弟張士信來爭奪永興。耿炳文打敗張士信,並俘虜敵軍元帥宋興祖。張士信大怒,親大軍圍城。耿炳文和費聚迎戰,又大敗敵軍。

《明史》上記載,“長興為士誠必爭地,炳文拒守凡十年,以寡御眾,大小數十戰,戰無不勝,士誠迄不得逞。”意思是說,長興是張士誠的必爭之地,耿炳文在此堅守大概有十年之久,他以寡敵眾,大小戰役幾十次,戰無不勝,使得張士誠的目的始終不能得逞。由此可見,耿炳文確實是個防禦專家,他堅守長興十年,嚐嚐以寡敵眾,卻使張士城不能往前推進半步。

(圖為耿炳文的劇照)

我個人認為,朱元璋害怕這些能征善戰,手握重兵的開國功臣們有一天會犯上作亂,危及到子孫後代的江山社稷,但他卻不擔心耿炳文的謀反,因為耿炳文不善於進攻,不善於攻城略地。而且當朱元璋殺盡身邊的功臣時,他發現了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真的有叛亂,那麼誰能幫助他的子孫平定叛亂呢?答案是耿炳文,因為他善於防禦,是幫助子孫後代守住大明江山的不二人選。

第三,耿炳文為人謹慎謙讓,十分低調。耿炳文深諳人臣之道,懂得如何保全自己。他平日裡總是謹言慎行,十分低調。洪武二十七年,耿炳文邀請了有名的文人、翰林學士劉三吾撰寫了一篇“追封三代神道碑銘”。劉三吾讓其提供行狀等寫作素材時,耿炳文不僅沒有自張攻伐,而且一再叮囑劉學士措辭要謙讓,一定要把勞績儘量歸之於皇帝(朱元璋),他還說,“我等佔據東吳都是皇上的指揮方略之功,諸臣哪有什麼建樹可言”。劉三吾對耿炳文的謙虛十分讚賞,說道:“侯爺的功勞也許就像漢高祖說的那樣,皇上是功人,諸臣則是功狗而已!”

(圖為耿炳文的劇照)

有道是“木秀於林,風必催之”,永嘉侯朱亮祖父子居功自傲,傲慢無禮,被朱元璋活活地鞭打而死。我個人認為耿炳文的謹慎謙讓,低調做人的確是其免遭屠戮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個人認為,鑑於上面的三個原因,不僅使得耿炳文逃過了朱元璋的屠戮,而且還使其成為朱元璋留給後代的“護國大將”。洪武二十七年十二月,朱元璋特意將朱標的長女江都郡主嫁給了耿炳文的兒子耿璿,我個人認為,朱元璋就是想透過這樁婚姻將耿炳文牢牢地拴縛在了皇太孫這條船上,為以後繼位的皇太孫保駕護航。或許在朱元璋眼中,以耿炳文善於防守的軍事才能和在軍中的威望,足以幫助皇太孫穩定大局,保住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