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鄰居家蓋雞棚的木板,他“借來”收藏,專家千里迢迢趕來圍觀鑑定

鄰居家蓋雞棚的木板,他“借來”收藏,專家千里迢迢趕來圍觀鑑定

導讀:一塊被用來蓋雞棚的木板,上面卻刻著密密麻麻的滿文、漢文。木板上的文字,清晰可見,雕工精湛,筆力遒勁。他猜測這塊木板來歷不淺,所以就把木板帶回了家。他將其視若珍寶,並且一直在不停地尋找它真正的主人是誰。

鄰居家的雞棚蓋板

廣東省東莞市厚街社群有一位70多歲老人,人們都叫他康叔,他就是雞棚蓋板現在的主人。康叔介紹,這塊木板原來是在鄰居家裡蓋雞棚用的。因為他覺得這原本應該是塊牌匾,蓋雞棚有些可惜了。所以他就給“借”回家,儲存了起來。

這塊牌匾,長一米,寬半米左右。牌匾的四周均破損,甚至殘缺嚴重。不過更加吸引人的地方,其實是牌匾上雕刻的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漢文和滿文,其中滿文共雕刻了十三豎行,漢文僅一豎行,且不完整。雖然看上去就是塊破木板,但是上面的紅漆以及雕刻的一方印璽“敕命之寶”,以及碩大的“道光叄拾”等字樣,使得整塊牌匾頗為莊嚴。

祖上做官的鄰居

康叔介紹這塊蓋雞棚的木板原是塊牌匾,雖然被鄰居家用來蓋雞棚。這塊牌匾很久以前是掛在鄰居家的大宅門上的,只不過後來這塊牌匾因為某些特殊原因被摘了下來。而且這種“舊東西”必須破壞掉,因此就被鋸成了兩截,扔到了後院。這塊牌匾原來的樣子,康叔見過。牌匾上應該是滿漢雙語對應著的,左邊滿文,右邊漢文。只不過現在只剩下了左邊的一半滿文。

康叔小時候,經常看到鄰居家的老婆婆天氣好的時候,就把家裡的舊官服拿出來晾曬。聽鄰居的婆婆說,他們家祖上曾經是大官,祖上曾經是大官,那些衣服也都是過去留下來的。牌匾上的滿文,他看不懂,但是漢文卻是看得清清楚楚。“道光叄拾”,康叔猜測,這塊牌匾應該是清道光三十年,皇上賞賜給他們家官人的。

翻閱王氏族譜

為了能夠弄清楚這塊牌匾的主人,究竟是什麼人。康叔就是一個喜歡研究和琢磨的人,他為了能夠找到這塊牌匾的主人,他特意查閱了很多資料。例如鄰居家王氏的族譜,以及東莞的縣誌等等。經過他的一番折騰,還真的有所發現。

東莞厚街王氏有一個人叫王同春,他應該就是牌匾的主人。在清代道光年間,因為雲南省羅茨縣賊人,禍亂百姓,紊亂治安。而王同春就是被上頭特派為羅茨縣縣令,肅清賊人。經過三年的鎮壓和清繳,王同春立下大功。皇帝賞識於他,直接給升為了知府。

後來,雲南其他地區又出現了賊寇,皇上派王同春協助林則徐一起前往平定。但是很遺憾的是,年僅五十二歲的王同春,因為操勞過度,不幸早逝。因為皇帝念其有功,在他去世之後,給追發了一道詔書,予以表彰。

難尋滿文專家

雖然知道了牌匾的主人應該是王家祖上的王同春。不過康叔還是想弄清楚牌匾上的滿文,寫了些什麼內容。他四處打聽尋找能看懂滿文的人,結果找了好幾年,都沒有尋找到。因為滿文是滿族創造出來的一種文字,在清代時被推廣使用。但是無論如何它都是被當做是一種少數民族的語言。

如今還能看懂滿文的的滿族人其實都不多了。不過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請到了來自著名大學滿文專家,王剛老師。王剛老師特意不遠千里驅車趕到康叔的家裡,翻譯牌匾的滿文秘密。雖然牌匾上的內容只剩下了一半,但仍然擁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解開牌匾真相

王剛老師介紹,“這塊牌匾的滿文中,確實有王同春、雲南、羅茨縣等詞”。所以這也證實了康叔翻閱東莞縣誌後,得出的猜測。根據上面殘缺的文字排列以及“敕命之寶”的印章,可以判斷這出自道光年間朝廷下達的公文中摘選。其實也就是類似皇帝下達的詔書,而且根據清代的誥封制度,“敕命之寶”是皇帝專門給六品以下官員封賞用的印璽。

一塊牌匾,記錄的是一個家族的記憶,也是一個時代的歷史。雖然它被人們遺忘在了角落,不過還是被有心人發現了它的價值。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喜歡的朋友們可以點選關注,瞭解更多有趣的探索與發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