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40年前,蘇聯戰機突發故障,飛行員為保命棄機跳傘,90人當場死亡

飛機作為我們最快的一種交通手段,其危險係數也最高,但凡發生事故,基本上就是重大傷亡,所以在飛機的製造上,小到每一個螺絲釘都會經過重重把關,力保每一個零件都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除此之外對於飛行員的要求的非常高,從操作到心裡素質,都是挑選拔尖的人,但是即便如此,也還是不能完全避免災難發生。

在某一次飛行中,一架20噸的戰機發生了故障,飛行員心態不穩,為了求生而提前跳傘保命,錯失戰機避險時機,導致戰機從高空砸向學校,導致90人遇難,多少個家庭因此破碎,飛行員之後怎樣了呢?

戰機米格23

遠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因為各國局勢動盪,那些處於戰火中的國家為了生存不得不在軍事上投入大量財力,蘇聯也是如此,為此他們研發了多種新型戰機,其中米格-23就是其中一架,它採用了可變後驚翼啟動佈局的戰機,相比於其它的戰機來說,他的飛行速度更大,在高空的時候可以達到2。35倍音速,即便是低空也能達到1350千米/小時。

這架戰機名為“鞭撻者”,既可以低空突防,也能高速攔截,在攻擊之後還可以快速脫離,這架戰機是有蘇聯米高揚-格列維奇設計局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研發設計的,也是設計師米高揚一生中最後一個親自設計的專案。或許正是因為他在速度上的優勢,讓他們忽略了戰機其它的效能,為日後的悲劇埋下了重大的隱患。

在1981年,某一次執行任務中,米格23在途徑圖拉市區的時候,在飛行的時候突然發生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發動機運轉異常,這種單發的戰機不同於其他的,一旦發動機停止運轉,戰機的高度就會驟降,這將危及戰機中所有人的性命安全,這位飛行員名叫尼古拉·科斯特耶夫,這個突發狀況讓他完全慌了神。

任何人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會感到恐懼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身為軍人,他們在面對死亡的時候,常常會因為一些更重要的使命而戰勝這種恐懼。

在這一刻,尼古拉·科斯特耶夫忘記了自己軍人的身份,他蛻成了一個非常平凡的普通人,他來不及思考任何補救辦法,甚至沒有想過在這幾萬米的高空之下正是人口密集的城區,他只覺得這是一個隨時會送達的死亡通知,他只想逃離。

悲劇發生

為了保命,他甚至沒有向上級做出報告,選擇了提前跳傘。這架重達20噸的米格23宛若從天而降的隕石一般,狠狠地向地面砸去,那些在城市中的人還沒有發現天空中的異常,等到驚恐的聲音從四處驚起,他們抬頭看向天空中之時,已經完全來不及逃生了。更加不幸的是,米格23的墜機地點剛好是學校的教學樓。

許多人奮力奔跑,卻根本趕不上死亡之神的腳步,戰機墜毀的一刻,大家都聽到了一聲巨大的轟鳴,整顆心都快要從嗓子眼裡跳出來,緊接著因為劇烈的撞擊,戰機嚴重損壞,大量的航空燃油洩露又引發了一次大爆炸,周圍的人無一倖免,這次的事故導致90人死亡,重傷的更是不計其數。

早已經跳傘求生的尼古拉·科斯特耶夫在的地面遠遠地看見了這一悲劇,心中的恐慌和理智慢慢回籠,眼裡滿是絕望,此時屬於軍人的思維才慢慢回籠,開始思考剛才就應該在機艙中可以做的補救措施,但是現在已經為時已晚。

此次的墜機事故引起了市區居民的巨大恐慌,還有那些痛失親人的家屬,一時之間到處都是哀聲怨道的情形,政府不得不站出來儘快處理這件事情。

在弄清楚事情的原由之後,政府很快對尼古拉·科斯特耶夫實行了抓捕,這是一次本可以減少傷亡數量的事故,但是卻因為個人的怯弱當了逃兵,導致了大面積的傷亡,面對這樣的行為,政府對飛行員個人進行了非常嚴厲的處罰,之後的軍旅生涯也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與此同時,那些因為這次事故而喪命的無辜人也會成為壓在飛行員身上的一塊巨石。

是非對錯

這一起事故在當時因為局勢的一些特殊情況,並沒有公開其中的原因,直到上世紀90年代才被公開,因為這次的事故,尼古拉所在的軍事主管也被牽連遭到撤職,負責維護飛機的人員也受到應有的處罰。

關於這次的事故在當時也有不少人站出來為這位飛行員發聲,他們認為在死亡面前第一反應是感到害怕無可厚非,不應該因為軍人的身份就對他如此嚴苛。

而軍方認為正是因為他是一位軍人,當他選擇了這份職業之後就應該明白自己肩負的使命,所以在面對困難甚至是死亡的時候,更應該拿出常人所不具備的勇氣,這種貪生怕死的行為確實不該是一位軍人該做的,雖說是情理之中,但卻不是軍人該為。

到如今其實飛機失事的事故並不少,而那些在危難關頭冷靜分析局勢並順利帶領機艙人員起死回生的例子各國都有不少,但是這畢竟不是軍人的硬性要求,只是他們的自我要求的標準是這樣。

脫下這身軍裝,他也和我們一樣會受傷,會害怕,發生傷亡是我們大家都不願意的結果,但是我們也不應該以此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責怪他們,綜合這些情況,軍方對當時的飛行員尼古拉·科斯特耶夫也重新調整了處罰。

結語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這句話我們聽過無數遍,但是隻有真正的到自己面臨選擇的時候,才知道其中自己需要面對的是什麼,趨利避害是人類的本能,捨生取義才是人性的光輝,從古到今為了大義慷慨赴死的人不少,在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存在的價值還有未來的希望,但是世界上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如此。

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也不同,這才造就了我們不一樣的人生,在這個社會中,我們既需要那種為國家做出奉獻的“花朵”也需要像我們這樣普通的“綠葉”,對於那些偉人的高尚品質,我們從不吝嗇讚美,也從未停止過追尋的步伐,但是這不應該是強制性的,而是在社會薰陶下我們自然而然的一種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