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探訪埃及法老們的新安息地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埃及國家文明博物館日前正式對外開放。作為22位古埃及法老和王后的新安息地,博物館所在地更加宜居和清靜,博物館本身更是寬大敞亮、現代設施齊備。埃及媒體戲稱,這下,此前長期居住在鬧市中心的法老和王后們,總算可以享受一下難得的安寧,在舒適的環境中安眠了。在埃及國家文明博物館開放的第一時間,《環球時報》記者趕赴實地進行了探訪。

位於埃及歷史的“十字路口”

驅車從開羅市中心的解放廣場向東南行駛,大約半個小時,來到一個名叫福斯塔特的城區。矗立在波光瀲灩的阿因·西拉湖畔的,便是剛剛對外開放的埃及國家文明博物館(如圖)。早在公元10世紀,當時著名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哈瓦克就在書中寫道,福斯塔特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城市,人口稠密,物產豐饒,擁有難以描述的輝煌市容,和四季常青的公園。

優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多元文化,是埃及國家文明博物館落戶福斯塔特區的主要要因。福斯塔特區曾是開羅的雛形。公元641年,阿拉伯著名將領阿慕爾在這裡建了一座小城,並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清真寺。阿慕爾清真寺是埃及和整個非洲大陸最早的清真寺。埃及文化部介紹說,福斯塔特區位於埃及歷史的“十字路口”,除了完美地繼承和儲存了伊斯蘭文化外,還有很多科普特古蹟和基督教遺址,堪稱多元文明的聚寶盆。從博物館還可以看到著名的千年建築薩拉丁城堡。

跨越整個埃及文明史

埃及文明博物館佔地可不小。除龐大的主樓外,外部空間也寬敞無比。通向主樓的走道兩旁,一字排開,分別豎立著剛搬到這裡的18位國王、1位女王和3位王后的巨幅畫像,四周還有“法老的金色遊行”活動的圖片、標語等。

博物館由埃及建築師加扎利·科西巴設計,整體印象大氣、現代。埃及文化部表示,國家文明博物館採用多學科方法,突出埃及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跨越整個埃及文明史的博物館”。據這裡的工作人員介紹,主展廳的永久展區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按時間順序排列,主要展出史前時期、古埃及法老時期、古希臘羅馬時期、科普特時期直至現代埃及等各個時期的文物;另一個按主題排列,相關主題包括文明、尼羅河、國家和社會、物質文化、信仰和思想以及王室木乃伊專區。目前,該館藏有各類文物6。5萬件,其中1600件對外展出。

《環球時報》記者在明亮、寬敞、高大的主展廳,沿著逆時針方向走,依次看到史前文明一直到現代文明的展品。在史前文明展區,一具距今約3。5萬年的人體骨架十分搶眼。這具骨架發現於埃及蘇哈傑省的一個村莊,是一個壯碩的年輕人。古埃及文明區,陳列著大量古雕塑和木棺。古希臘羅馬區矗立著不少羅馬廊柱和石雕,氣勢恢弘。伊斯蘭文化展區有展示穆斯林建築、音樂、文化等的各類文物。

博物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剛剛搬入的皇家木乃伊將被放在一個專門的區域展出。“可惜的是,由於剛剛搬遷到這裡,還沒來得及收拾停當,這些木乃伊現在還被小心翼翼地放在博物館的實驗室裡,接受各種技術檢查、分析,以辨別他們是否在搬移過程中出現損傷和破壞等。待萬事就緒後,木乃伊展將對觀眾開放”。

此前,記者在位於解放廣場的埃及國家博物館多次瞻仰過這些木乃伊。搬到“新家”之前,他們在那裡已經待了上百年。埃及國家博物館的木乃伊陳列室分南區和北區兩個,地方都很小,只是普普通通的屋子。木乃伊麵容枯槁,面板看上去都風乾了。由於地處鬧市中心,他們天天受到打擾。埃及文物專家說,在文明博物館這個“新家”,皇家木乃伊將被放置在先進的無菌展櫃中,將配備恆溫、恆溼和空氣流通裝置。此外,國家文明博物館的展區也寬敞多了,木乃伊將不再感到“憋屈”。

法老譜寫埃及輝煌歷史

在這次搬家的法老中,除大名鼎鼎的拉姆西斯二世和被稱為“埃及武則天”的哈特謝普蘇特女王外,其他法老也大多生活在古埃及新王國第17至第20王朝之間,是埃及歷史上相對興盛的王朝,尤其是第18王朝,代表了古埃及輝煌的頂峰。

圖特摩斯三世就生活在第18王朝。他被認為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古埃及帝國的締造者,有“古埃及的拿破崙”之稱。史料記載,在古埃及的31個王朝中,第18王朝的版圖最大、國力最強盛、延續時間最久,而圖特摩斯三世則是這個王朝的集大成者。圖特摩斯三世發動了大規模的擴張戰爭,使今天的蘇丹、利比亞以及地中海東岸的一些地區,都臣服於他的腳下,把埃及從一個地域性王國變成了洲際大帝國。

除了此次搬家的22具王室木乃伊外,埃及著名法老圖坦卡蒙位於盧克索帝王谷的木乃伊和儲存在國家博物館的文物,將被搬到大埃及博物館。為什麼圖坦卡蒙不“願意”和其他“王室成員”住在一起呢?記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圖坦卡蒙太有名了。大約100年前圖坦卡蒙墓被發現,這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一提到埃及,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金字塔,第二反應便是圖坦卡蒙黃金面具了。毫無疑問,圖坦卡蒙的木乃伊和文物將成為大埃及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加上這個博物館,開羅將擁有三座大型博物館,形成 “三駕馬車”,展示埃及的“文化大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