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中國製造正被運輸卡脖子, 未來要怎樣應對?

近年來,我國物流成本水平總體呈下降趨勢。2008年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佔GDP比在18。1%左右,到了2017年已經降至了14。6%。不過即使如此,我國全社會物流總費用佔GDP的比例依然過高,不僅比美、德、日等發達國家高,還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並且,其中大部分花費在了運輸成本上。這意味著我國經濟執行時,需要花費更高的成本。

具體到製造業來說,由於製造業從原料進貨到成品出貨都需要依賴物流,自然對物流成本更加敏感。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製造業生產成本中,平均有30%左右被物流佔去,遠高於發達國家的10%至15%。(注意:只是佔比高,不是價格。)

那麼,什麼原因造成了中國物流運輸成本高企呢?

2016年全社會貨運量中鐵路佔比僅7。7%,公路佔比則高達77。6%。全社會貨物週轉量中鐵路貨物週轉量佔比13。2%,公路則佔比33。9%。要知道,雖然公路運輸機動靈活、簡捷方便、設施易於建設。但是,公路運輸載重量小,適合短途運輸,不適宜裝載過重、過大件貨物,且長途運輸成本高,更不適宜走長途運輸。

然而,從中國交通系統運力來看,適合長途運輸的京滬、京廣、京九等南北鐵路交通大動脈,隴海、大秦等東西鐵路交通大動脈,運力長期飽和。雖然國家採取了鐵路提速、鐵路客貨分流等手段提升運力,依舊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運力需求,更不用提大幅度降低企業成本。

鐵路運力緊張,導致許多貨物不得不依靠汽車運輸;而許多汽車司機們,為了獲取利潤,降低成本,不得不超重、超載運輸,由此造成超載貨車遍佈全國各地,成為馬路殺手、毀路的機器。最終綜合因素疊加,導致運輸成本提高。

總體來看:缺乏價廉高效的大宗貨物運輸能力,公路社會運量佔比過高;綜合交通體系不健全,海鐵聯運比例遠低於國際水平;鐵路運力緊張,鐵路完成貨物週轉量佔比低於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是造成了中國物流成本過高的最重要因素。

物流運輸低效率、高成本,不僅直接削弱了中國製造業成本優勢,還提升了建築材料、生活物資等其他方面成本,間接削弱了製造業競爭力。而且,隨著中國製造業向內陸轉移,內陸地區缺乏低成本大宗貨物運輸手段,運力自然更加緊張,運輸成本將會更高。製造業物流成本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未來中國製造業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大力發展適合大規模、長距離、低成本的內河航運,提高全國大宗貨物物流運輸能力,降低物流運輸成本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