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楊絳:老了才明白,晚年最親的人不是老伴兒和子女,是這個人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仲念念陪你一起讀書/書評系列

本篇解析:楊絳《走到人生邊上》《我們仨》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在看楊絳先生的書,看完再去找她的相關資料。聽著她溫柔又優雅地接受採訪,內心無比感慨。

很難相信影片裡的她,是一位百歲老人,思緒竟如此清晰,舉止竟如此文雅。她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什麼叫做:腹有詩書氣自華。

每次在寫楊絳先生的相關書評時,總會有讀者留言:楊絳明明是錢鍾書的妻子,明明是一位女性,為什麼反倒被稱為先生呢?

其實,楊絳先生是我國為數不多的被稱為“女先生”的人之一,這足以說明她在自己的領域有多麼大的成就,和她齊名的還有:宋慶齡先生,何香凝先生,許廣平先生,冰心先生和林徽因先生等等。

這些女先生們,都在特定的時期有過特殊的成就,而且這種成就,是不會隨著時間而淡化的,所以直到現在,人們一旦提到她們,就會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

最好的夫妻關係,是彼此成就

楊絳先生之所以被那麼多人喜歡,不僅僅是因為她跟錢鍾書之間的愛情,更是因為她是她自己,她不是作為錢鍾書的妻子而被人熟知的,而是作為楊絳本人。

確切來說,楊絳要比錢鍾書成名要早,她的幾部戲劇被搬上大螢幕時,還沒有人知道錢鍾書,那時候大家見到他都會說:這是楊絳的丈夫。

但是楊絳從不認為自己比錢鍾書強,反倒處處維護他,肯定他,尤其在他決定寫長篇小說《圍城》時,她更是盡最大的能力去支援。

為了節省家裡的成本,她索性辭掉了傭人,自己當起了“灶下婢”,她全力以赴支援錢鍾書創作,不惜從大小姐變成老媽子。

儘管很不擅長做家務,劈柴的時候把刺扎進肉裡,握筆桿子的手長滿了水泡,也從未說過一句委屈。

這一切只是因為她對於錢鍾書愛得深切,也足夠了解錢鍾書的價值,她在後來的採訪裡說:

“抗戰時期的上海,日子過得極其艱難,我從大小姐變成老媽子並不覺得委屈,這是出於對丈夫的愛,我愛他勝過愛我自己。

我瞭解錢鍾書的價值,我願意為他研究著述志業的成功,為充分發揮他的潛力、創造力而犧牲我自己,這種愛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越深感情也就越好。”

楊絳和錢鍾書,無疑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最好的夫妻關係,他們志同道合,彼此支援,彼此成就,以至於到最後,兩人雙雙成為更好的自己,在我國、甚至是世界文壇上,都佔有一席之地。直到現在,依然有無可替代的影響力。

晚年最親的人,不再是老伴兒和子女

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符合我們對於愛情的所有想象。兩人因志同道合而走到一起,相互支援了一輩子,他們彼此懂得,是夫妻,是朋友,也是彼此最親的人。

然而,每個人都會有最終老去的那一天。

1997年早春和1998年歲末,女兒錢瑗和錢鍾書先後離世,這對於當時已經年近九十歲的楊絳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她在後來的訪談裡說,她陷進漫無邊際的悲痛裡,恨不得跟著他們一起去。

但她很快意識到,自己不能這麼做,因為錢鍾書會不安的,她必須要留下來處理他的遺願,把他沒有完成的工作做完。

錢鍾書精通多國語言,包括但不限於: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拉丁文和義大利語等,他的很多作品都是用多種語言所寫的,即便楊絳是翻譯家,但全部翻譯出來也有一定的困難,且需要很多時間。

但楊絳並沒有退縮,對於這件事當仁不讓,她是最懂錢鍾書的人,知道他在想什麼,所以由她來翻譯,無疑是最合適的。

楊絳先生享年105歲,而錢鍾書在88歲時便已離世,也就是說,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裡,楊絳是一個人度過的,但她並未覺得孤獨,因為她一個人帶著三個人的夢想活在世上,更有理由活得滾燙。

在她96歲左右時,寫了一本名叫《我們仨》的回憶錄,這本散文集連再版也高達百萬冊。在這本書裡,她回憶了自己、錢鍾書和女兒錢瑗的一生,好像又重新活了一次,好像他們從未離開過。

也是這本書告訴我們,人到晚年,最親的人未必是子女和老伴兒,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先你一步而離開。

真到了那個時候,最親的人只能是自己。你必須要讓自己的靈魂有所寄託,有自己終生熱愛的事業去做,只有這樣,才不會一個人沉浸在漫漫無盡的孤寂裡,荒廢餘生。

思念不斷,靈魂不滅,學會跟自己和解

女兒和丈夫先後去世後,楊絳度過一段無比崩潰的時光,但她很快振作起來,讓自己重新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的事業,於是她開始翻譯柏拉圖的《裴多》,這是她首次從文學跨界到哲學。

柏拉圖“靈魂不滅”的信念影響了她,讓她覺得只要自己的思念還在,女兒和丈夫就並未離開,她在後來的採訪裡說:“柏拉圖對真、善、美、公正等道德觀念的追求,給了我生活下去的勇氣,我感到女兒和鍾書並沒有走完。”

你印象中的百歲老人是怎樣的?可能頭髮花白,彎腰駝背,走路顫顫巍巍,但楊絳不是,她顛覆了我們對於老人的想象。

她直到去世以前,依然在堅持創作,104歲時依然跟年輕人一樣,凌晨兩點睡覺,思路清晰,文如泉湧,筆耕不輟。

可以說,她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熱愛的事業,哪怕另一半和子女都不在了,依然會跟自己和解,讓自己活得有所期待,對於她來說,最親的人就是自己。

內心有信仰的人是不會悲觀厭世的,因為你總能找到堅持下去的理由,總能有辦法繼續熱愛。儘管生活上孤單,但精神世界卻永遠豐富。

走進她的世界,我們能學到的東西是無價的,是金錢無法衡量的。這本《我們仨》回憶了她和女兒、丈夫錢鍾書的一生,從他們的生活裡,我們能窺見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