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明朝和女真族長達百年的戰爭從側面反映了明朝經營東北的失敗

女真族,是一個世居東北的少數民族。古代稱為扶余、肅慎、挹婁、勿吉、靺鞨等,從兩宋時期開始稱為女真、女直等。如今的滿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錫伯族等都是女真族的後裔。古代王朝要想經營好東北地區,實現對東北的有效管理,就必須要和女真族群體形成良好的關係。明朝從建國初期就開始經營東北,和女真族發生了密切的聯絡。研究明朝和女真族的關係,也能夠了解明朝對東北的管理情況。

一,明朝前期的情況:對東北實現了羈縻的管轄

元朝滅金之後,在東北設定了遼陽行省、徵東元帥府、開元路總管府、合蘭府水達達總管府對女真族進行管轄。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滅亡。不過元朝的殘餘勢力依然盤踞大漠、東北和西北。為剪除東北的蒙古勢力,朱元璋一方面派遣使者到遼東“詔諭”,一方面派遣軍隊向遼東軍隊。1371年,原遼陽行省長官劉益歸附,明朝在於是在遼東設定遼都衛。1375年升為遼東都司,管轄遼東25衛,138所,2州。1387年,朱元璋又派遣馮勝率20萬大軍討伐盤踞在金山(今吉林農安)的納哈出,基本將東北的蒙古勢力驅除。

女真族

此時,遼東已經成為了明朝經營東北的跳板。這裡為中溫帶氣候,地形平坦,遼河貫穿全境,突然肥沃,有利於農耕經濟的發展。但是,遼東之外的黑龍江流域則氣候嚴寒,在當時不利於農業生產,因此明朝的勢力也難以推進。佔據遼東之後,蒙古在東北依然存在一定的勢力。於是明朝試圖招撫女真來制衡蒙古,利用“金元世仇,欲其蠻夷自攻也”,這是明朝對邊疆民族推行了“以夷制夷”的具體表現之一。在明朝的詔諭下,部分女真部落臣服於明朝。

滅納哈出勢力後,明朝試圖在斡朵裡(依蘭)設定三萬衛,但是未能成功,只好撤回開原一帶。這說明,明朝雖然擊敗了蒙古殘餘勢力,但是想要將自己的勢力深入東北復地還是十分困難的。明朝勢力真正推進到黑龍江流域,是永樂時期。1403年,朱棣派遣使者到黑龍江詔諭,接著許多女真部首領相繼入京朝覲。明朝於是將這些部落冊封為衛,其部落酋長為指揮使。到永樂七年,已經冊封了132個衛,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相繼歸附。1409年,明朝在奴兒干(特林,黑龍江入海口一帶)設定了奴兒干都司,成為了明朝在黑龍江的軍事據點。

不過,明朝對東北的控制依然是十分薄弱的。一方面,奴兒干都司駐紮的軍隊十分有限,甚至沒有駐紮軍隊。1413年,明朝派遣宦官亦失哈巡視奴兒干,並且修建了永寧寺。但是在1432年第二次巡視奴兒干時,發現永寧市已經被毀,不得不進行重建。永寧寺位於奴兒干都會被毀,說明明朝在此應該沒有駐紮軍隊。

另外,明朝對遼東的控制也並非十分穩定。1423年,遼東女真楊木答幾掠走開原軍民1000餘門,逃到阿木河地區。隨後,建州左衛首領猛哥帖木兒率領建州與之交戰,結果建州左部女真遭到了重大的損失,猛哥帖木兒戰死去,部族被掠殺慘重。該事件史稱“阿木河之變”。之後,建州左衛被迫南遷遼東蘇子河(今遼寧撫順),和建州衛相鄰。其內部又出現了分裂,之後明朝又增加了建州右衛,於是形成了“建州三衛”。

仁宣時期,鑑於明朝財政收入出現危機,於是採取了全面收縮的政策。1434年,奴兒干都司被撤銷,明朝不再派遣軍隊巡視黑龍江,從此明朝勢力退出了此地。此後,雖然明朝陸續在東北增加衛的冊封,但這都已經沒有了實際上的意義,只是對當地部落勢力名義上的承認罷了。

二,明朝中期的局勢:斷斷續續的和戰

明英宗時期,明朝開始走向衰落,女真族對明朝的態度也悄然發生變化。由於明英宗時期政治腐敗,而遼東的官員對建州女真部也驕橫無禮,引發了建州部的不滿。當時,明朝和周邊民族和國家都實行了朝貢貿易,明朝採取“薄來後往”的政策來吸引“萬國來朝”。而女真族也在這個朝貢體系之內,為了得到更多利益,女真派遣的“朝貢”規模往往會超過規定的規模,這就加大了明朝的財政負擔。1464年,明朝規定海西、建州女真入貢人數限制,這引發了女真各部的不滿。於是建州部開始“寇掠”遼東。從此,明朝和女真族的戰爭就斷斷續續地進行。

初期的女真對明朝是“陽為效順,陰為抄掠”,不斷侵擾遼東,對遼東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為了防禦,從明英宗時期開始修建遼東邊牆,邊牆“廣袤千餘里,立烽堠實兵馬”,成為了明朝和女真族地區的邊界線。成化年間,分別在1467年和1479年兩次聯合朝鮮進攻建州女真,嚴重削弱了建州的實力,史稱“犁庭掃穴”。但是明朝的這種血腥政策無疑也激化了民族矛盾。

成化年間兩次征伐之後的60年間,建州女真再次歸順,和明朝恢復了朝貢貿易,接受了明朝的冊封。在這60年,建州的經濟開始恢復了起來。嘉靖年間,女真和明朝的關係又緊張起來,原因同樣是因為女真的“朝貢”遭到了阻礙。1542年開始,建州女真不斷侵犯遼東。明朝則派李成梁進行反擊,建州首領王杲被殺。為緩和民族矛盾,1576年,明朝在清河、靉陽、寬奠等開放邊市,進行貿易。但是明朝的官兵卻操控市場,再次引發了民族矛盾。1580年,建州女真再次侵犯遼東。同年,李成梁也對建州進行了反擊,導致建州部更加衰落。清史專家李治亭認為,明朝和建州女真的戰爭,完全是明朝的欺壓引發的。

李成梁石坊

海西女真部位於松花江一帶,但是和明朝的關係就比較融洽了。“土木堡之變”後,海西女真受到蒙古的進攻,被迫南遷,有些部落也加入到了侵犯遼東的行列之中。不久,哈達部的王忠、王臺稱雄女真長達40年。他們壟斷了海西女真對明朝的朝貢,同時約束各部的行為,穩定了東北的秩序。從王氏的強大可以看出,女真開始有走向統一的趨勢。

海西女真各部

三,明朝後期的局勢:女真統一,逆轉局勢

女真族最終到了努爾哈赤時期才走向了統一。努爾哈赤是建州女真的貴族,1574年,李成梁破王杲時,努爾哈赤也被俘虜,他被迫在李成梁邊臥薪嚐膽,等待時機。19歲時,他終於回到了建州。1583年,努爾哈赤的祖父、父親均被明朝軍隊誤殺,從此努爾哈赤走上了復仇的道路。同年,他以“兵不滿百,甲僅十三”起兵,開始統一建州女真,五年之後,建州五部宣告統一。之後,努爾哈赤又開始消滅海西女真各部。

努爾哈赤

在統一女真的過程中,努爾哈赤對明朝採取了和平的政策,保持朝貢貿易。一方面可以增加財政收入,另外一方面可以減輕自己的軍事壓力。而明朝方面開始對努爾哈赤的統一戰爭不管不顧,認為這是蠻夷相攻,無需理會。但努爾哈赤快統一海西女真的時候,明朝又趕緊扶持葉赫、烏拉兩部以對抗努爾哈赤。於是,明朝和努爾哈赤的矛盾也就公開化了。1616年,努爾哈赤公開建立“金國”,史稱“後金”,與明朝對峙,同時準備進攻明朝。1618年,努爾哈赤進攻遼東,明朝和女真的戰爭重新爆發。第二年,明朝派遣10萬大軍反攻,雙方在薩爾滸大戰,結果明朝軍隊全軍覆沒。從此女真在和明朝的戰爭中佔據主動優勢。

薩爾滸之戰後,努爾哈赤又開始進攻遼東,奪去了明朝的開原、鐵嶺、瀋陽、遼陽等城市。1625年,努爾哈赤遷都瀋陽。1626年,努爾哈赤在寧遠戰役中被明朝袁崇煥部隊的紅夷大炮擊退,不久去世。

瀋陽故宮

努爾哈赤之後,皇太極繼位。他在位期間,沒有急著和明朝開戰,而是著手於內政改革。他仿照明朝建立了官僚制度體系、調節滿漢民族關係、引進西方先進的火炮,改名“紅衣大炮”。在對外方面,他兩次東征朝鮮,三次西征林丹汗、四次北伐野人女真。接著才南下進攻遼東和遼西。到了1640年,明朝的勢力基本全部退出了山海關以內,皇太極統一了東北。不僅如此,他還多次從漠南地區南下侵犯關內,導致明朝的京畿地位受到了嚴重的威脅。1644年,李自成滅明朝。從此,女真族和明朝的戰爭轉化為了清朝入關統一全國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