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劉邦謀士酈食其,靠一張嘴為劉邦拿下70座城池,為何被煮成肉湯

酈食其可說是大器晚成,雖然飽學多智但時運不濟,想成就一番事業但總要先把肚子填飽,所以長期屈就於看門大爺的職務,就這還是賞臉給碗飯吃,因為這兄弟當時真的是虛歲六十的人了,那年月能活到這歲數的真心不多,誰不想找個年輕力壯精明強幹的小夥兒看門,畢竟不是小單位看夜,而是城門的門卒。

之所以說是賞臉給碗飯吃,是因為獲得這份工作,全憑酈食其在高陽小有名氣,人稱“狂士”,博學多才,能言善辯,心思縝密,性情豁達,也沒法不豁達,六十多的人了,一點家業幾乎沒有,有錢都喝了酒,趕上心眼窄的早就撞牆重新投胎碰運氣了。

酈食其初見劉邦確實受到慢待,但幾句話侃過來劉邦信服他的能力,也就愈發看重,而且酈食其也沒那麼弱勢,人家是帶資進組,劉邦沛縣不過拉了三千子弟,酈食其的兄弟酈商手中人馬比劉邦多三成,酈食其被劉邦召入幕府,酈商也隨後歸入麾下,這哥倆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酈食其雖然清貧,但有傲骨,陳勝軍路過陳留,酈食其堅決看門不為所動,劉邦路過陳留的時候他看出來部隊的意志品質遠超前者,所以才甘心投奔。

酈食其毛遂自薦,守門人也算厚道,也可能是同為門衛吧^_^,沒有看不起酈食其,直接通稟劉邦,但卻依據自己的感官對劉邦說是來了個儒生讀書人,劉邦對儒生向來沒有好印象,根本懶得搭理,拒絕接見這個素未謀面的書呆子。

酈食其聽了劉邦對讀書人的評價,立刻拔劍狂罵同行,你告訴沛公,我是高陽酒徒,不是讀書人,門卒只能再次稟告,劉邦一聽不錯,哥倆身份挺般配,見就見吧。

酈食其入內看見兩個使女正在給劉邦洗腳,劉邦還徜徉在足浴的快感中,看不慣劉邦嘴臉的酈食其問道,你是想幫著秦王打諸侯呢,還是想幫著諸侯打劉邦呢?

這不廢話麼,劉邦被氣得來了精神,大罵酈食其是書呆子,你個豎儒,秦王暴政,天下諸侯都要討伐他,腦子有病才會幫秦王抵禦諸侯。

酈食其:既然你要滅除秦王暴政,為何如此傲慢的態度來對待一位長者呢?

劉邦的好處是什麼,聽勸,一旦聽進去麵皮可以舍,腰桿可以彎,立刻停止洗腳,起身謝罪,讓酈食其主位入座,劉邦有拉攏人才的意識,每到一地主動打聽也好,手下來報也罷,都能聽到些當地的人才訊息,酈食其這個人他是聽說過的,聞名於陳留,只是覺得他是儒生,而“豎儒”思想在頭腦中根深蒂固,所以沒當回事而已。

這就是二人的初識情況,酈食其不用點手段根本見不到劉邦。

酈食其的經典案例主要就是陳留和敖倉的行動建議。

劉邦可說是流氓出身,不講什麼繁文縟節,他也不是被蒙大嚇大的,貌似虛心的將酈食其請入上座,就是要驗證一下酈食其的本事,如果酈食其沒本事,那就呵呵了,早走不過羞辱,晚走就是暴打了。

劉邦請教酈食其,破秦如何行事?

酈食其分析形勢,以你這幾千人馬想破強秦不如一頭撞死來得痛快,簡直就是羊入虎口,當務之急是拿下陳留這個四通八達的交通要道,而且陳留糧食很多,先要把部隊的口糧問題解決。

酈食其也算名人,認識陳留縣令,於是主動請纓充當說客,投降則已,負隅頑抗的話我就在城中做個內應,到時候見機行事。

當時的劉邦沒什麼實力,名氣也不大,陳留縣令左右為難,他也怕死,不過論實力的話,把劉邦和強秦放在天平,傾向何方不言而喻,所以最終還是把賭注投向了大秦,以保自己身家性命。

酈食其表面不動聲色,半夜潛入縣令府宅殺掉縣令,提頭去見劉邦,劉邦大喜過望立刻展開攻勢,城中剛做抵抗,酈食其把縣令的頭顱掛在高杆上給城中士兵觀看,你們的老大已經死了,乖乖投降,抵抗者殺無赦,糧食外加幾千士兵就這樣輕鬆入袋,對當時勢弱的劉邦來說,這不單是實力的擴充,酈食其還為今後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204年秋,項羽攻打漢軍,劉邦被圍困在滎陽、成皋一帶,劉邦只想著駐紮在鞏縣抵禦楚軍,酈食其則反對劉邦這個決定,軍民皆以糧為本,敖倉在滎陽境內,這裡是天下糧食的物流中心,如果不把滎陽拿下,今後部隊的資源將會出現問題,現在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荒地越來越多,糧食彌足珍貴。

而成皋是戰略要地,地形險要,易守難攻,無論成皋還是滎陽敖倉都是我們不能放棄的,事實證明,酈食其的判斷完全正確。

靠一張嘴為劉邦拿下70座城池,為何卻被煮成肉湯?

對此事進行分析的文章很多,我們只講“爭功”這個基本事實:

韓信首先受命攻打齊國,但是達到平原後按兵不動,劉邦非常著急,酈食其給劉邦分析,齊國國土廣沃,地勢險要,又有二十萬精兵,以咱們的實力去攻打,未必能克敵制勝,不如我去勸降,以這種方式消除隱患,讓齊國為我所用,劉邦深以為然,遂派酈食其出使齊國。

酈食其到了齊國給齊王分析了天下大勢和楚漢優劣,對齊王說,項羽弒主且毫無信義刻薄寡恩,而劉邦打項羽屬於討逆範疇,站在了道德和信義的制高點上,超多人歸順劉邦,項羽是無法取勝的,如果你不能審時度勢的話,將來可能會迎來滅頂之災。

齊王大驚:如果我歸順,劉邦就不打我了麼?

酈食其說,自然如此,我就是為此而來,不但劉邦知曉此事,我還會讓韓信修書一封給齊王你,說明同意退兵,不會侵入齊國。

齊王如約拿到了韓信的書信,非常高興,不但熱情款待了酈食其,還錯誤的下達了指令,這令齊軍麻痺大意疏於防備。

韓信剛想按照約定退兵,韓信的軍師蒯通卻攔下了韓信,他建議韓信應該馬上進攻齊國:

酈食其雖然說服了齊王,但我們應該趁著齊王沒有正式歸順的這段時間,主動向齊國發起進攻,這樣一來我們並不算是背約;

我們並沒有接到漢王停止攻擊的指令,而且我們受命在先,對齊國展開攻擊沒有錯處;

酈食其只靠嘴就能拿下齊地七十城,我們一年多才打下趙國五十城,合著咱們的功勞還不如一豎儒?

韓信貪功心切直接開拔進入齊國腹地攻擊,本以為相安無事的守軍被打個措手不及一潰千里,不久韓信就抵達齊都淄博,齊王大怒痛罵酈食其首鼠兩端背信棄義,並要求酈食其馬上寫信讓韓信退兵,否則我烹了你。

酈食其拒絕,我是不會阻止韓信的,於是齊王命人將酈食其推入燒開的大鍋。

酈食其的氣節只是其一,以他的智慧當時也想到了自己根本毫無退路,韓信既然能夠毫無顧忌的兵臨城下,自己這枚棋子早已淪為棄子,多說無益,無論自己如何的巧舌如簧也不會更改韓信的決定,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更可況這箭矢現如今已經臨近靶心了呢。

酈食其在能力上可能不如張良、陳平,但根紅苗正,沒跟過其他主子,不似張、陳二人,而且非常對劉邦脾氣,後來酈食其的兒子不夠條件也被封侯,就是劉邦對酈食其的感念和補償。

韓信“貪功之念發於隱微,而血已漂櫓也。”,從戰略上來講,並不能說武力佔據齊國是錯的,這反而有益於劉邦,或者說從根本上解決了隱患,但出發點確是貪功,這毫無疑問,為此還犧牲己方陣線的智囊團代表,所以因此為後世所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