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老人撿到7斤"金棍",論斤賣了12000元,專家看後:虧了,值3億

歷史的長河蘊含了數之不盡的文化與智慧,這都是來自於歷史的魅力所在。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漫長而充滿內涵的文化存在,而這也就推動了我國考古業的發展。每一件文物都是珍貴的歷史記錄,每一處古蹟都是有無限價值的結晶。

考古,從北宋時期1092年釋出的《考古圖》一書開始就已經在我國出現了。漫長的歷史需要被人們發現,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辨認出來一件物品是否為文物的。在我國就有著這麼一件十分遺憾的事情,老人撿到了重7斤的“金棍”,熔掉後論斤賣了12000元,專家看到後直嘆息:虧了,價值3億的文物打水漂了。

上世紀70年代,在內蒙古杭錦旗某村生活著一位名叫王老的拾荒老人。王老自小家裡就十分貧窮,沒能收到良好的教育,草草學了一些基礎就前往社會工作了。但他又沒有一技之長,工作也一直不樂觀,最終成為了一位四處拾荒的流浪漢。

這一天,他在尋覓能賣錢的廢品時,意外發現了一根看似“鐵棍”的東西。棍子上刻畫著一些他不認識的符號,但念在這東西十分稀奇,王老把它揣著帶回了家裡。在清理一天的收穫時,這根“鐵棍”在流水的沖刷和手指摩擦下居然透露出了金色的光芒,這可讓老王大吃一驚。

當經過了一番徹底清洗之後,這燦爛的金光哪怕王老沒什麼文化也知道自己這是撿到了“金子”!在那個時代,這樣一根金棍的價值,已經不是王老這種貧民能夠幻想出來的了。在興奮與激動中,他連夜去發現金棍的地方翻找,最終一共被他發現了7斤左右的“鐵棍”,經過洗刷,清一色地全都顯露出金光。

王老滿心都是發財了的想法,第二天一早就揣著寶貝們去了鎮上的金鋪。老闆經過一番檢測,直接讓王老把它們熔了提純再賣,不然這些棍子是不值錢的。想都沒想他就同意了,7斤“金棍”最終變成了4斤黃金,然後用12000元鉅款成交了。

拾荒老人一夜暴富,這則訊息立即傳遍了整個地區,而大量金子這一訊息也引起了當地文物保護部門的注意。要知道在1972年內蒙古杭錦旗的另一處地方才剛剛發掘出了戰國時期阿魯柴登匈奴墓,出土的匈奴金冠可是一等一的絕對國寶。

專家們立刻來到了王老的家中,並且加以詢問。在得知了“金棍”的外貌後,立即十分痛心地表示,這很有可能就是曾經匈奴墓中文物的一部分,這些“金棍”保守估計都在3億以上啊!可是它們已經熔化成為了黃金,多少個3億也買不會這些已經損失的文物了。

匈奴在我國曆史上可謂是有著濃墨重彩一筆的民族,他們形成與公元前3世紀,在秦二世到漢武帝時期極其強盛。出身於蒙古高原讓他們有著驍勇善戰的特點,威名一度震懾到海外的國家。但是,匈奴這一民族在我國曆史中留下的痕跡非常稀少,無論是史料還是古墓都十分罕見,這也就導致了每一件匈奴文物都珍貴無比的緣故了。

王老這件事很有可能讓我們損失了一批匈奴文物,這也讓專家們都遺憾不已。1982年,為了減少這種事情的發生,國家釋出了《文物保護法》,並且在各地都開始普及考古知識。每一件文物都是無比珍貴的無價之寶,它們中的任何損失都是我們不願看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