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兩江總督棄城逃跑殺不殺曾國藩一番話讓他頭斷菜市口!

1860年初春,太平天國傳奇名將李秀成、陳玉成親自率隊,以“圍魏救趙”之計一舉摧毀清軍苦心經營兩年之久的江南大營,取得了太平天國晚期難得的一次勝利,讓深陷內憂外患的洪秀全看到了一絲轉機。

當時,兩江總督何桂清駐守常州。當太平軍大舉進攻之際,何桂清見勢不妙,就想“腳底抹油——溜之大吉”。浙江巡撫王有齡察覺何桂清有棄城逃跑的苗頭後,致信告誡他:“事棘時危,身為大臣,萬目睽睽,視以動止。一舉足則人心瓦解矣。”

然而,當太平軍攻破丹陽,兵鋒直指常州時,被嚇破膽的何桂清還是坐不住了。布政使薛煥、總理糧臺查文經等人深知何桂清的心意,便勸說他放棄常州,儲存實力,日後再戰。何桂清畢竟是兩江總督,不便於直接棄城逃跑,便將蘇州軍事部署託付給欽差大臣和春,自己以到蘇州籌集糧餉的名義離開常州。

常州士紳得知了何桂清離開常州的訊息,敏銳地判斷他要棄城逃跑。兩江總督倒是一走了之,常州老百姓又將怎麼辦?何桂清身為兩江總督,對得起常州老百姓嗎?於是,常州部分士紳將何桂清一行攔住,跪求他不要離開。

何桂清哪裡肯聽常州士紳的苦苦哀求。他被士紳攔住後,惱羞成怒,竟然下令親衛隨從開槍,打死了19名常州士紳,才殺出一條血路,逃出常州。可何桂清來到蘇州時,江蘇巡撫徐有壬拒不開啟城門,還上奏朝廷,彈劾何桂清“棄城喪師”。何桂清只好藉口借外國軍隊,一口氣逃到上海外國租界。

當何桂清逃走後,常州老百姓自己籌備抵抗事宜。數日後,常州被太平軍攻破,和春身受重傷,逃至無錫時自殺身亡。再過幾天,蘇州也淪陷太平軍之手。徐有壬死於巷戰之中,為國殉節。臨死前,徐有壬再次上梳清廷,對何桂清進行嚴厲彈劾。

在太平軍攻陷江南大營的戰事中,欽差大臣和春自殺,江蘇巡撫徐有壬戰死,與何桂清的棄城逃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咸豐皇帝震怒,著即將何桂清革職拿問。

不過,就在這時候,第二次鴉片戰爭進入新階段,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咸豐皇帝倉皇逃往承德避暑山莊,讓這件案子擱置了兩年。

1862年,當英法聯軍撤出北京後,何桂清的案子重新開審。新任江蘇巡撫李鴻章將何桂清逮捕歸案,送到北京聽候處置。

如何處置何桂清呢?眾說紛紜。刑部直隸司郎中餘光倬“引封疆大吏失守城池斬監候、秋後處決律,謂何桂清擊殺執香跪留父老十九人,忍心害理,罪當加重,斬立決。”恭親王奕訢,吏部尚書祁寯藻等朝廷重臣,以“一品大員,用刑宜慎”為由,建議免除何桂清一死。而大學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會議此案,又維持刑部原判,大理寺卿李棠階認為何桂清身為兩江總督,罪不容誅,“刑賞大政,不可為謬悠之議所撓,今欲平賊,而先庇逃帥,何以作中興將士之氣?”

雙方說得都有道理,讓那個慈禧太后感覺此案很是棘手,便下諭旨,稱“何桂清曾任一品大員,用刑宜慎,如有疑義,不妨各陳所見”。揣測慈禧太后本意,是想何桂清固然按律當誅,但當前正是用人之際,冒然誅殺兩江總督這樣級別的封疆大吏,難免會使得人心渙散甚至於人人自危。而且何桂清強力支援江南大營的建設,遏制曾國藩湘軍的擴張,符合朝廷之意,能夠不殺的話,不妨留他一命。

就在這時候,清廷令繼任兩江總督曾國藩查復何桂清退往蘇州的稟牘問題。一直關注此案的曾國藩,終於逮到機會發布自己的看法了。

曾國藩與何桂清素有矛盾,在朝廷裡幾乎是公開的秘密。

何桂清的資格比曾國藩還老,他是1835年的進士出身。這一年,曾國藩也參加了會試,不料名落孫山。何桂清仕途很順利,他性格驕橫自大,向來看不起曾國藩,在江浙一帶屢屢排擠曾國藩。曾國藩一度失寵於朝廷,更是被何桂清騎在頭上,受盡奚落。這次,曾國藩出動了所有在北京的耳目,密切注視事態發展,就是打算一舉擊敗何桂清。

何桂清為官多年,在朝廷裡自然會有一幫人支援。在曾國藩看來,支援何桂清的人越多,自己越要將他置之死地。於是,曾國藩向朝廷奏報,先是詳細分析了督撫權重的弊病:“臣在外多年,忝任封疆,竊見督撫權重,由來已久,黜陟司道,榮辱終身,風旨所在,能使人先事而逢迎,既事而隱飾,不特司道不肯違其情,即軍民亦不敢忤其意。”

接著,曾國藩說:“十年七月(咸豐十年,即1860年),嘉興大營將弁聯名數十具呈,請留何桂清在蘇,暫不解京,求臣轉奏,由王有齡移諮到臣。臣暗加察訪,不過親近軍中數人,並非合營皆知,是以未及代奏,而王有齡已兩次具奏。觀營員請留之呈,則司道請移之稟,蓋可類推,無庸深究。”

最後,曾國藩針對公卿督撫為何桂清脫罪的理由之一,是何桂清棄城逃跑出於僚屬的請求,陰惻惻地說:“疆吏以城守為大節,不宜以僚屬之一言為進止;大臣以心跡定罪狀,不必以公稟之有無為權衡。” 意思是是封疆大吏,行止進退,應當自有主宰,不當取決於僚屬。

曾國藩一錘定音,成了壓倒何桂清的最後一根稻草,何桂清就死定了。當年12月21日,何桂清在北京菜市口法場被執行死刑,棄市。《清史稿》不無惋惜地評論何桂清:“以才敏負一時之望,膺江表重寄。桂清無料敵之明,又失效死之節。身名俱隕,罪實難辭。”也算蓋棺論定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論曾國藩與何桂清爭奪江浙地盤的鬥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