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德江縣荊角鄉:石斛產業“成長記”

鄧幫強(中)在整理鐵皮石斛盆栽

初冬清晨,薄霧氤氳。早起忙完家務活後,荊角鄉茶山村村民楊秀玲便來到德江縣山頂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上班。與其他工人不同的是,楊秀玲是公司特別培養的技術人員,負責鐵皮石斛的育苗工作。

“別看這鐵皮石斛其貌不揚,它可改變了咱山裡人的命運!”。言語間,楊秀玲對眼前的產業和這份工作倍感認可和滿足。休憩之餘,她開心地說,“以前在外東奔西走只能勉強餬口,現在每年在家門口務工也能有兩萬多元的收入。”

楊秀玲家的改變,源於茶山村中藥材產業的崛起和發展。2013年,公司負責人鄧幫強從廣州一家農業公司返鄉創業,在茶山村做起了林下鐵皮石斛產業。

荊角鄉副鄉長劉華(右一)在基地參觀

經過多年發展,基地面積已達3000畝,投產面積1500畝,去年基地採收鐵皮石斛鮮條10。5噸,幹鐵皮石斛花400斤,年產值近400萬元。

“之前,我們主要產品有鐵皮石斛花、鐵皮石斛鮮條……”早年發展鐵皮石斛,鄧幫強與其他種植戶一樣,以靠賣初級農產品為主,技術主要靠相互交流、自發摸索。隨著市場消費愈發多樣和各項標準越來越精細嚴格,鄧幫強也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不知所措。

同時,鐵皮石斛對所在的生長環境和海拔有著極大的要求,海拔過低,則品質不佳,海拔過高,則產量不高。幾年前,在政府的牽線搭橋下,鄧幫強與省內高校及省林科院達成合作,透過把本地黃草石斛與浙江鐵皮石斛進行雜交繁育,共同研發出適合本地種植的鐵皮石斛,併成功申請到專利認證。

“現在呢,我們主要栽培的就是這個自主培育的鐵皮石斛品種,它的特點就是抗病性強、產量高、適應性強,可在海拔800至900米栽培”。談起如今的成績,鄧幫強滿臉笑容。展望未來,公司還準備把貓眼石斛與浙江鐵皮石斛進行雜交培育,一旦成功,種植海拔可突破到1500米,產量也將隨之提升。

產量起來了,如何提高產品附加值又成了一個問題?

“如果只賣初級農產品的話,它的附加值就不大,只能賺點辛苦錢”。鄧幫強說,在縣委縣政府的幫助下,去年他們成功獲得“藥食同源”批覆,也成功與遵義市茅臺鎮的韜天下酒業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共同開發出一款鐵皮石斛酒,同時,還準備與茅臺集團進一步合作,生產固體飲料、壓片糖果等鐵皮石斛產品。

“我們在原有的基地上建立起貴州幫強鐵皮石斛酒業有限公司,增建鐵皮石斛酒生產線1條,每小時能生產鐵皮石斛酒3000瓶,預計今年年產值可達400萬元以上”,鄧幫強說。

昔日皇家仙草藥,今日飛入百姓家。

近年來,該鄉秉持綠色發展理念,以產業能人帶動,利用生態資源優勢,讓群眾端上“生態碗”,掙上“美麗錢”,變生態優勢為經濟效益,把“小特產”做成“大產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荊角鄉副鄉長劉華表示,“下一步,我鄉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全產業鏈發展為方向,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做好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產業支撐。”

如今,荊角鄉以“公司+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凝聚多方力量參與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2021年,鐵皮石斛年產值達354萬元,累計帶動群眾增收79。5萬元,就業8000人次。

德江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魏路嘉 王顯 張華

編輯 田勇

二審 楊聰

三審 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