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武松確實武藝高強,可他沒有擒方臘,但卻在無意間殺了一位皇帝

如同追星族對於明星偶像的追逐一般,人們在喜歡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會無條件的將那人與世界所有的美好都關聯在一起,對於文學作品的角色來說也是一樣,讀者往往會在喜歡某個角色時就把一些不存在的功績光環都加給他,比如《水滸傳》中的武松。

一、關於武松的誤解

武松毫無疑問是整部《水滸傳》中名氣最大的好漢之一,甚至其本人的故事橋段知名度都要凌駕於《水滸傳》本身了,多數人提到武松就會想到“打虎英雄”的名號,自然也就理所當然的認為武松就是個純粹的英雄人物,這只是多數人對武松的誤解之一。

武松的武藝高強這一點是沒有人會質疑的,論單兵作戰能力,整個梁山上能夠說壓得住他的人不會太多,或許魯智深、盧俊義以五虎將能夠比一比,其他人在他面前只怕是不夠看的,所以“武松很強”這一無須質疑。

但是“武松是好人”或者“武松是英雄”這話可能就有些不負責任了,他在景陽岡上十八碗酒下肚徒手打死了猛虎,這是替百姓除了大患,從這一角度來說,他是英雄,但你若讀過原著,瞭解一些細節便會知道武松是怎樣的為人。

在筆者看來,武松無法用好與壞來界定,只能說他是個狠人,一個在亂世之中快意恩仇的狠人,對他好的,他記恩,對他稍有不好,他便會瘋狂報復,這一點在蜈蚣嶺小道童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那道童不過是抱怨他太吵,武松就以“試刀”為由將那道童殺死,如此看來,他還算是“好人”嗎?

二、單臂擒方臘?

大部分人對於武松的誤解不僅僅在他的人設,也在於他經歷的事蹟,武松在書中的確是有為梁山建功不少,但“單臂擒方臘”這事還真不是施耐庵寫的,至少《水滸傳》原著中沒有這樣的橋段,這個橋段只在一些地方戲曲中流行,再加上幾版電視劇也都是這麼拍的,以至於多數讀者誤以為武松就是擒拿方臘的人。

事實上原著中武松被斬斷一條手臂也並非與方臘打鬥之時,而是被那包道乙所斬,至於擒拿方臘者,原著中是“花和尚”魯智深。

原著道:“小僧看了一夜。又不知此間山徑路數是何處。今早正見這賊爬過山來。因此,俺一禪杖打翻,就捉來綁了。不想正是方臘。”

三、武松最牛的功勞

到頭來徵方臘時最大的功勞“擒拿方臘”也並非武松所為,多數讀者是不是要對武松感到失望了呢?甚至覺得電視劇中演繹出來的武松與原著中的武松形象相去甚遠?別急著下定論,原著中武松還有功績的,不過不在於對梁山貢獻有多少,而在於他改變了歷史。

書中徵遼一役就遇上過不少強敵,最後擺下陣法的兀顏光自然是難纏至極,但那薊州守將耶律得重也同樣不是塊好啃的骨頭,而原著中正是由武松斬下了他的首級。

原著道:“卻說魯智深引著武松等六員頭領,眾將吶聲喊,殺入遼兵太陽陣內。那耶律得重急待要走,被武松一戒刀,掠斷馬頭,倒撞下馬來,揪住頭髮,一刀取了首級,殺散太陽陣勢。魯智深道:俺們再去中軍,拿了遼主,便是了事也!”

那麼武松殺耶律得重改變了啥呢?原因很簡單,這耶律得重的歷史原型就是歷史上創立了西遼的耶律大石,換言之,武松這是在無意間殺了一位皇帝,改寫了這個人物的命運。

其實觀察武松這個角色的一生可以發現是有些虎頭蛇尾的,作者前期鋪墊了太多關於他的故事,甚至有了“武十回”的說法,可見施耐庵對他十分厚愛,但在上梁山之後的劇情中他卻鮮有出色發揮,最終還被斬斷一臂,實在是不該,或許施耐庵是借殺死耶律得重(耶律大石)這事為自己心愛的角色武松添上一筆光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