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宋仁宗為什麼不立外孫為皇帝?

古時候但凡腦子沒問題的人,都不會將家業傳給外姓,哪怕是自己的外孫,尤其是在皇室當中這更加不可想象,絕嗣的皇帝,不想絕嗣只能過繼嗣子。

宋仁宗也是個可憐的皇帝,膝下兒女多半夭折,兒子無一倖免全部早夭,一大堆的女兒,最終長大成人並且出嫁並且有孩子的,也是屈指可數寥寥無幾。

仁宗有外孫麼?當然是有的,永壽公主有兩個兒子,慶壽公主有四個兒子,這六個孩子都有仁宗的血脈,但是,外孫終究是外孫,不可能得到仁宗的大位。

有子立子,無子立嗣。

古代的宗法制之下,制定了十分嚴格的宗祧傳承製度,如果一個家庭沒有男丁,那麼就需要過繼一個孩子,而這就稱作是立嗣。

古代立嗣也是有嚴格要求的,不是隨便逮個孩子就可以的。

嗣子,需要從自己同宗同姓的家族中選,首先是自己的親侄兒,也就是兄弟們的兒子,如果沒有的話,那就從上溯一代,從自己堂兄弟的兒子裡選擇。

無論如何,嗣子最起碼的要求,就是與自己同宗,是一個姓氏,哪怕宗族關係已經十分疏遠仍舊要同宗,外姓是絕對不可以的,外姓繼承,不算是立嗣,不能作為嗣子。

南宋建立的時候,高宗趙構沒有兒子,而當時因為靖康之變,北宋太宗血脈的宗室子孫幾乎全都被女真人掠走,根本沒什麼倖存的。

倒是南方有不少太祖血脈,但是,這些人早就出了五服,與高宗也不算親戚了。

可即便如此,高宗冊立趙昚為嗣子,也是合乎禮法的,因為趙昚是太祖後裔,是同宗,在高宗沒有近支宗親能夠選擇的情況下,立嗣趙昚,也沒有問題。

宋仁宗膝下沒有男嗣,而他也是真宗唯一活下來的兒子,也就沒有親侄兒,可太宗的兒孫非常多,仁宗要立嗣的選擇性還是很多的,不可能將大位傳給自己的外孫。

柴榮之例,純屬偶然。

眾所周知,周世宗柴榮,他與周太祖郭威之間的關係比較特別,因為柴榮是郭威妻子的孃家侄兒,說起來郭威是柴榮的姑父。

之所以傳位柴榮,也實在是無奈,因為郭威真的沒有自家人能夠傳位。

郭威的兄弟們,還有親兒子、侄兒們,全都在後漢時期被劉知遠所害,無一倖免,當時郭威的整個家族,根本就沒剩下可以讓他立嗣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郭威只能傳位給自己養大的孩子柴榮,並且後周時期柴榮一度改姓為郭,可這是非常特殊的情況,雖然柴榮得到大位,但郭威的宗祧已斷絕,非本家無法繼承宗祧。

子嗣問題一直困擾著宋朝的皇室,仁宗父親真宗當年就是,兒子接二連三夭折,在仁宗出生之前真宗就抱養過宗室的孩子作為嗣子,好在仁宗出生解決了危機。

可仁宗登基後,又出現絕嗣的危機,對於仁宗個人來說,這是非常悲傷的事情。

但對於宗室的其他成員來說,皇帝絕嗣的話只能立嗣,斷然不可能將趙家的江山拱手交給外姓人的手裡,就算仁宗想,宗室成員也絕無可能答應。

古代對於禮法極其看重,若非如此當年武則天也不會苦惱武周王朝只她一代,所以說除非整個宋朝宗室集體消失,不斷仁宗絕無可能把皇位交到自己外孫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