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面對升官的任命書,北宋名相富弼,為什麼會多次拒絕呢

然而,今天我們介紹的北宋名相富弼,卻在受到升官的任命書時,多次予以拒絕,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下面就一邊敘述富弼的故事,一邊解開上述謎底。

一。年輕時愛學習、與人為善,入仕後初露鋒芒

富弼於宋真宗景德元年正月二十日(1004年2月13日),出生在西京洛陽。他生性孝順、與人為善,年輕時非常熱愛學習,注意培養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質,他與人說話始終保持畢恭畢敬,即使後來升到高官後,在接待官位很低的官員和一般的平民時,都一樣以隆重的禮節相待。

在宋仁宗恢復制科時,富弼聽從范仲淹(他的入仕與婚姻介紹人)的建議,考取茂才異等,開始入朝為官,任絳州通判,後升任直集賢院。

後來,有二名西夏的將領歸降宋朝,朝廷只是予以了普通官職,富弼則敏銳地說:應當給他們豐厚的賞賜,以便規勸更多的西夏人前來降服。朝廷起初對他的建議不重視,經富弼多次勸說,宰相才同意實施。這說明富弼考慮問題時,能從長遠利益出發,且深謀遠慮。

在仕途中初露鋒芒的富弼,不僅讓他在政治生涯中站穩了腳跟,而且逐步造就了他,一切從國家與人民利益出發,淡泊名利、目光遠大的良好品德。

二。立功後多次拒絕升官任命

富弼第一次受到朝廷的因功升官任命,是由於他受命出使遼國,透過據理力爭,拒絕了對方的割地要求,朝廷授職他樞密直學士,遷為翰林學士。這一過程簡述如下:

當時遼國在邊境駐紮軍隊,並派大臣蕭英、劉六符前來索要關南土地。朝廷大臣們都認為,遼國情形深不可測,不敢擔任外交使臣前往談判。與富弼政見不同的當朝宰相呂夷簡,則別有用心地推薦富弼充當此使臣。(因為此項工作是有危險性的)

富弼深明大義,立刻入朝向皇帝叩頭說:“人主憂慮臣下恥辱,臣下不敢愛惜生命貪生怕死。”仁宗為此深受感動,同意先讓富弼接待遼國來使。

接著,富弼奉命兩次出使遼國,當他第一次出使前,聽說自己的一個女兒死亡了;第二次出使前,又聞聽妻子給他生了個兒子。二次都因為要出使而沒能回家探望。

在這種特殊時期,富弼以國家利益為重,忍辱負重,堅強地出使遼國,他以增加歲幣為條件,與遼國據理力爭,拒絕了他們的割地要求,從而保障了祖國領土不丟失,成功地完成了談判任務。

然而,當朝廷因此要給富弼升官時,他卻誠懇地辭謝了,不接受的理由是:如果沒有西夏(李元昊)的索制,我會以死相爭,不讓增加歲幣的,他是認為任務完成得不夠圓滿。這是多麼可貴的愛國精神啊。

富弼的第二次因功升官任命,是他為民辦了大好事。事情是這樣的:富弼在任青州(今山東省濰坊市下轄市)知州後不久,因黃河決堤,沿岸大批災民流離失所乞討到青州。

按照以往慣例,是將所有災民集中到城裡施粥。但由於人多粥少,不僅會時常發生踩踏事件,而且還會有不少災民,因為幾日搶不到粥而活活餓死。再加上因為災民密集,還經常導致疾病流行,造成大面積死亡事件。

為防止悲劇重演,富弼採取了三條措施,來改變傳統的救災方式。一是公私攜手賑災:他說服青州百姓捐出餘糧和空餘的房舍,官府也拿出相應的賑濟糧和公房,將災民分散安置,從而保證了災民人人有飯吃,且不易被傳染疾病。

二是調動閒官參與:他給各類非在編官員發放俸祿,令他們分點承包管理災民安置點,重點照顧老弱病殘。並且每隔五日,還派人攜酒肉慰問他們。那些閒官們見富弼對他們如此真誠,就個個盡力而為了。

三是開放當地資源:他下令,災民可隨意取用青州的動植物資源,還將死難者合葬“叢冢”中。次年,青州麥子成熟後,富弼讓災民們根據路途遠近,領取相應糧食返鄉。

富弼的這三項救災措施大見成效,結果救活了災民五十餘萬人,並從中招募了兵卒萬人。宋仁宗聽說後,大為感動,他派遣使者前去嘉獎慰問,並授富弼禮部侍郎。但富弼說:“這是守臣的職責。”就這樣第二次拒絕了朝廷的升官任命。

因富弼為朝廷及百姓建立的功勳逐步增大,數年後,在仁宗與當朝宰相們的一再詔命與勸說下,富弼才接受了宰相的任命。

可是後來王則叛亂,齊州禁兵打算響應,有人到富弼處進行稟告。富弼因錯用了宦官張從訓,結果兵敗,沒有一人得以逃脫。富弼立即自己彈劾所犯專擅的過失,讓仁宗更加獎賞他,又讓他任禮部侍郎,但是富弼又辭謝不接受。

直至隔年,富弼與文彥博同時被任命為宰相。在仁宗生病期間,他們遵守禮儀,按過去的辦法處理問題,順從公議,沒有任何偏心。史稱其時“百官任職(盡職),天下無事”。

嘉祐六年(1061年)三月,富弼由於母親去世而離職服喪。按過去慣例,宰相遇到喪事都起任官復原位。仁宗空著職位五次想起用他,但富弼卻說這是戰爭時期定下的禮制,在太平之世不能施行,又一次拒絕了任命。

後來,在宋英宗、神宗兩朝代時,富弼得到保留宰相職務的任命時,又多次因足疾請求解職,甚至接連上陳二十餘道請辭奏疏。他雖然不想任職,卻一直心繫朝局安危。

總之,北宋名相富弼,曾經服務過宋朝四代皇帝,他忠心耿耿,為國家、為人民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在受到升官的任命書時,他卻多次予以拒絕,這反映了他不圖名、不圖利、更不圖官,一心只想為國為民作貢獻的良好風範。我們應該學習與借鑑他的優良品德,做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公民。

本文由“老wu侃國學今用”原創,歡迎關注,共同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