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為何古代稱美女為姬?同姓為何不能通婚?孟姜女到底姓什麼?

在《史記》中以“姬”稱呼女性的現象極為常見,其用法主要有三類:一、沿用《左傳》等先秦典籍的稱呼,如驪姬、蔡姬、伯姬等;二、作為美女的通稱,如寵姬、愛姬、美姬等;三、加在女性姓氏之後,如戚姬、簿姬、曼姬等。

驪姬影視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周和春秋戰國之時,以“姬”稱呼女性的用法僅限於第一種,即“周女稱姬,齊女稱姜”。也就是說,女子名字中帶有“姬”指的是這個女子為“姬”姓。西周和春秋之時,社會上有“同姓不婚”的禁忌,因此女性的名字中一定要標明自己的姓。

當時女性的命名方式主要有四種:一是母國之名+母姓,如驪姬,其母國為驪戎,驪戎為姬姓;二是本人排行+母姓,如眾所周知的孟姜女,“孟”並非她的姓而是排行,她其實是姓“姜”;第三是本人或丈夫的諡號+母姓,如“穆姜”中的“穆”為本人諡號,“武姜”中的“武”為鄭武公諡號,她們都是“姜”姓女子;第四為夫姓+母姓,如“夏姬”中的“夏”為其夫“夏御叔”之姓,“姬”則為鄭國之“姬”姓。

孟姜女哭長城

此外,亦有母家之氏+母姓、夫家之氏+母姓及夫國國名+母姓等命名方式。也就是說,當時的女子名字中一定要帶上本姓。因而《禮記》中有“故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的說法,意思是買妾時不知道女子的姓,則透過占卜的方式來確定兩人能不能結合。

當然,周王朝禁止同姓通婚,其實並不是基於遺傳學或生理學的考量,而是出於壯大姬姓的目的。西周發源於西岐,可謂是邊陲小地,其宗族力量完全不能跟殷商相比,於是採用了分封制使“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

而之所以形成“同姓通婚,其生不蕃”的理念,一是為了發展姬姓,因為當時姬姓之人本就少,如果再同姓通婚的話,無疑不利於本姓的發展;二是為了透過本姓之女與他姓之男通婚,使得他姓勢力與本姓捆綁在一起,有利於維護政權穩定。

春秋之時雖然禮崩樂壞且周王朝式微,但周仍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姬”姓女子仍是尊貴的象徵,因此各國之人都以娶“姬”姓女子為榮。而“姜”姓則為齊國國姓,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使齊國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國,齊國的“姜”姓之女的地位亦水漲船高。因此,先秦典籍中多有關於“姬”姓與“姜”姓之女的記載。

此時還存在一個問題,“姬”既然是尊貴的象徵,為何最終成為了女性的通稱,甚至與略為低賤的“妾”聯絡在了一起?

虞姬影視形象

這是因為戰國之時周王朝名存實亡,齊國和楚國等大國都漸漸有了用“姬”代指美女的習慣,這其實折射出了它們想征服周王朝的心理。美女和土地是戰勝方的兩大戰利品,以“姬”姓代指美女則意味著提前將周王室的美女收入宮中。

當然,最終征服周王朝統一天下的並非齊楚而是秦國。秦國將周王室及六國的女子納入後宮,並以周朝之姓“姬”稱呼她們。在使“姬”姓低賤化的同時,亦彰顯了自身勝利者的心理。這無疑向天下表明,原本尊貴的姬姓女子現在不過是我宮中之妾,我秦朝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

於是,“姬”開始成為女性的通稱。秦漢之時不僅產生了“姬妾”、“歌姬”和“舞姬”等詞,亦形成了以某姬稱呼美女的習慣。

參考文獻:

左丘明 ? ? ? ? 《左傳》

司馬遷 ? ? ? ?《史記》

戴勝(編) 《禮記》

劉向(編) 《戰國策》

田恆金 ? ? ? ?《從《春秋》《左傳》看先秦時期女性的名字及其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