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三峽大壩防洪效果特別好,為何不在江西、湖南境內建立一座?

三峽大壩太強大了!我國有必要“再建立”一座三峽大壩嗎?根據資料顯示,2020年三峽大壩迎“建庫以來最大洪峰”,入庫流量達7。50萬立方米/秒,開啟11個洩洪深孔洩洪!完全抵禦住了洪水的影響,三峽大壩可以說為緩解洪水作出了巨大貢獻。2021年,我們雖然暫時還未看到三峽大壩更強的攔洪問題,但是它在調節長江流域的水位問題具有極大的幫助。

不過,很多人看到如今的三峽大壩防洪效果特別好,就在問我們上面說的問題了,為什麼不在長江中下游再建一座?比如在江西,湖南境內再建一個,這樣就可以再次緩解雨水問題?兩個“三峽大壩”哪不更加地好?有沒有必要,下面就來看一看,分析一下。

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是我國重要的水利工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全長約3335m,壩頂高程185米,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人民幣。在建設之後,為我國提供了重要的攔洪作用,並且還合理地利用了“水能”發電的能力,安裝了32臺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將其轉化為了全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和清潔能源生產基地。

所以,三峽大壩一個非常具有綜合性利用價值的工程,也算是“世界奇蹟”之一了。同時在多功能作用之下,三峽大壩產生的十大效益,也是世界難以想象的。防洪、發電、航運、養殖、旅遊、南水北調、供水灌溉等綜合效應,是世界上任何巨型電站無法比擬的,所以,三峽大壩如今的在全球的水電站之中,也是佔據了重要地位。

當然,對於很多人來說,三峽大壩的最大功能也就是“攔洪”,只有在降雨的時候才能看到最大的成果,其實這算是一個“誤區”,三峽大壩建設這麼多年了,帶來的效應並非僅僅攔洪的問題,更大的效應是被大家所“模糊”了。當然,修建三峽大壩也帶來很多問題,所以這就是我們下面要討論的問題。

為何不在江西,湖南境內建立一座?

要再修建一座山西大壩,可以說是有點困難。江西,湖南境內可以說很難滿足與如今三峽大壩同樣的條件。如今這一座三峽大壩是位於宜昌市三鬥坪,還是經過很長時間觀察,考察等因素去也定下來的,而三鬥坪區域河谷開闊,基岩為堅硬完整的花崗岩,具有修建混凝土高壩的優越地形、地質和施工條件。

所以在當年選擇該區域的時候,被瑞士一位著名水電專家稱為“上帝送給中國人的禮物”,也非常看好這個區域,因為這樣的地質條件是非常少的。並且在選擇“三鬥坪壩址”的時候,是經過24年,充分論證才最終選定的。同時最初選擇的區域,也並非是只有這一個,從三峽出口南津關起,上溯至石牌止,13公里河段中初選了5個壩段,最終才敲定“三鬥坪壩址”。

而江西,湖南境內很難找到還有一個這麼好的區域,其中穩定的堅硬完整的花崗岩區域,在這兩個省份也幾乎看不到了,這就是先天性的優勢。所以江西,湖南境內為何不再建立一座?首先是沒有這個基礎,其次也是沒有必要建立。如果再次建立一個三峽大壩,更多的問題也會出現,例如沿岸的環境問題,人類的生活區等問題。

例如:三峽大壩建設之後,沒有魚類洄游通道,許多生物都因為三峽大壩而無法進行上游下游的活動。同時大壩截流後,三峽庫區的四大家魚產卵場消失過後,漁場也發生了遷徙,在三峽庫尾的江津以上江段(合江-彌陀江段)形成了新的產卵場 ,中下游的水文過程、河床沖刷、溼地格局等亦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改變,所以一座大壩帶來的變動非常大,並不是說建就建。

總結

如今,這一座三峽大壩也完全做到了最初建設的作用,攔洪、航運、提供經濟帶動等等都完全做到了,所以中國這一座三峽大壩也完全做到了,不需要建立,在建立三峽大壩之後,下游的影響也減少了很多。

上面我們也說明了,就算是真的要重新建立,那必然也需要經過嚴格的評估才可能,一項重要的工程是要大規模地評估、考察等因素決定。

江西,湖南境內雖然在每年確實也看到了不少的雨水問題,但是三峽大壩修建之後已經緩解了不少,並且雨水也是短暫性的問題,不是長久的問題,所以只要能夠緩解,做好科學防禦,那影響也會大規模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