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赫魯曉夫:蘇聯第三任領導人,俄羅斯人為何對他評價不高?

對於蘇聯時期的領導人,每個人看法不一樣,俄羅斯人與西方國家看法又有不同。但看一個人,除了性格,最能體現一個人特徵的是其能力,也就是領導能力。有朋友問,為什麼俄羅斯人對赫魯曉夫評價不高呢?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01

評價赫魯曉夫一兩句話很難說清,

他既是蘇聯“救世主”,又是蘇聯“挖坑人”。

之所以說“救世主”,是因他上臺後致力於改革,給蘇聯社會一個緩衝期,這一點值得肯定。之所以說他是挖坑人,是指他全面否定斯大林,這一點其實就給蘇聯發展道路上截了一段。

赫魯曉夫上臺後,他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壓力,就是如何在斯大林執政的基礎上有所改變,改變斯大林時期形成的集權管理體制,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應該說,赫魯曉夫看到斯大林時期存在的問題,也有改正的積極一面,但赫魯曉夫在改革時,缺乏一個正確的指導思想,也就是他把個人恩怨帶入改革中,更沒有科學的決策方法。有人說赫魯曉夫缺乏領導人應該有的才能和洞察力,因此,他執政時沒有完成讓蘇聯人期待的改革任務。

不過赫魯曉夫看到蘇聯需要改革,也做了一些有益嘗試。但赫魯曉夫從經驗出發,他在工作中意氣用事,強迫命令,甚至心血來潮,做決策全憑一時衝突。比如種植玉米一時,赫魯曉夫不知為何就是上了頭,也正是他對玉米上頭,導致蘇聯糧食出現問題。因此,他做了很多草率和魯莽的事。比如把克里米亞給烏克蘭管理,當時看問題不大,但為後來烏克蘭之亂埋下隱患。

02

赫魯曉夫對斯大林不滿意,他批評斯大林太官僚,很少外出調查,對農村形勢不瞭解,認為斯大林坐在辦公室裡指揮農業。赫魯曉夫經常下基層,他對農村瞭解嗎?又做了哪些決策呢?

赫魯曉夫雖然也搞調查研究,但他的工作就是靠行政命令。比如他盲目擴大玉米種植面積。由於蘇聯氣候不太適合玉米生長,因此產量很低,得不償失。柯西金後來評價赫魯曉夫所做這件事:

這是一個領導人臆想,而且強制的,並且給國民經濟造成巨大損失。用我們話叫“拍腦門”決策。

對於赫魯曉夫種玉米這件事,蘇聯人還編個長篇笑話,說是蘇聯足球隊去季納莫球場比賽,但到了後發現球場上全種上玉米。

我們還記得赫魯曉夫拿著玉米大笑,而且會見西方領導人照片。其實在赫魯曉夫看來玉米取得了豐收。只不過蘇聯耕地多,人口少,而且玉米必然多。

赫魯曉夫還盲目開荒種地,從1954年至1956年期間,蘇聯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開墾了四千多萬公頃的荒地,建立了幾百個國營農場,但開墾的土地不適宜種植。而開荒破壞了土壤結構和地表結構,引起了嚴重的沙塵暴。開墾后土壤肥力下降,種上玉米也不長,於是很多開墾的土地荒廢。

赫魯曉夫不懂農業,但卻干涉農業生產。比如哈薩克主要種植小麥,可赫魯曉夫卻要求哈國種植豌豆,後來改變主意,讓哈國種大豆,甚至規定種植面積。這樣一折騰,大豆沒收成,小麥卻造成了嚴重減產。

在畜牧業上,赫魯曉夫也瞎摻和,甚至連擠不擠牛奶,喂料的事,他都過問。作為大國領導人,抓農業肯定沒問題,但主要精力還應是宏觀把控和國家安全戰略。

1957年5月,赫魯曉夫突然又提出一個農業激進的7年計劃,要求蘇聯肉類產量每年增長12%,7年後增加兩倍

。在這種冒進的計劃下,蘇聯各地也刮過浮誇風,據資料記載,梁贊州領導人拉里昂諾夫為實現赫魯曉夫翻番的計劃,採取高價收購和外地牲畜,殺了大量的奶牛和種畜。這種弄虛作假的事,一年可以,第二年這個州的農業快要崩潰了。後來他看到事情敗露,只得自殺。

03

在蘇聯工業等方面,由於1957年改革,引起了國民經濟的混亂。這主要因為蘇聯主管部門撤銷了,中央直屬企業直接下入,加盟國的權力增大了。但這就破壞了國家對經濟統一領導,甚至莫斯科的權威降低了,還助長了一些地區本位主義。

本來蘇聯的工業建築業由主管部門垂直領導,改為由各加盟國的經委管理。這種做法,既不利於全國的專業化合作,也不利於技術標準統一,甚至專業上缺乏領導。

在幹部任用上,赫魯曉夫可算是權力用盡了,他不斷調動和撤換幹部,造成了各級領導缺乏繼承,也造成了幹部隊伍不穩定。有的幹部剛任職,就擔心被調動。

赫魯曉夫還把大部分州的黨組織分成工業黨組織和農業黨組織,但一點用處都沒有,這讓黨的統一領導削弱了,也讓工業與農業分開了。赫魯曉夫這樣改革,黨政機關編制增加了,也存在隱患,很多州的領導人對赫魯曉夫做法極為不滿。

1964年10月17日,赫魯曉夫下臺後,蘇聯《真理報》這樣評價他:

草率的結論,脫離實際的決定和魯莽冒失的行動,吹牛皮說大話,根本不顧科學和實際經驗研究出來的結論,赫魯曉夫根本不具備一個國家領導人的素質和能力。

此後,勃列日涅夫發動“宮廷政變”,直接把赫魯曉夫被趕下臺。

如今俄羅斯人對赫魯曉夫的不滿,主要集中在他把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管理。普京也對赫魯曉夫這一做法不滿,如果當時赫魯曉夫不這樣做,烏克蘭亂局還會到來嗎?

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