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武當山寄死窯老人60歲被送洞中,家人連送三天飯,隨後撒手不管

日本導演今村昌平在1983年曾經執導了一部電影,名為《楢山節考》。

此片一經上映,頓時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有人評價它為“影史上最生猛的人類學寓言”,有人則言簡意賅的稱其“超越倫理”。

而它講述的,是在一個閉塞的小山村,老人一到70歲就要被家人背到山上,以供奉神靈。

其實說是供奉神靈,不過是因為條件貧瘠,減小負擔而已。

“老而不死是為賊”,乃《論語》中對年齡大但毫無德行者的唾棄。

但生活中,經常能聽到老人們如此自嘲。

原因在於,在他們眼中,自己已經無法再為兒女付出什麼,反倒是整日拖著病軀,連累家人,自責不已。

就好比電影中的那些老人們,都很坦誠地接受自己的命運,甚至會主動敦促孩子們將自己背往山上。

常言道: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

在歷史上,中國的某個地方的確發生過這樣的事。

即老年人一到了60歲,其子女就會將其帶到山上的一口窯洞裡去,送一餐砌一磚,直到堵死。那麼,這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

劉守華是華中師範大學的教授,同時還是學校的民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也是湖北民間文藝家協會的主席。

對於劉守華而言,探究民間故事進而將其以文字的形式傳播開來,這既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興趣愛好。

多年來,劉守華用足跡丈量土地,他走遍了大地神州。

每到一處地方,都會以其敏銳的觀察力和刻苦的鑽研精神,挖掘出屬於這方天地的獨特故事。

2009年8月,劉守華和幾名學生,在鄂西北武當山的幾名年輕人的帶領下,來到當地的民俗遺址進行實地考察。

劉教授此行的目的,就是聽聞了當地有“寄死窯”的存在,特地前往一探究竟。

在遠處,劉守華就隱隱約約地看到了“寄死窯”,它們掩映在灌木叢中,周圍盡是苔痕。

只見它們的大小分為兩種,其洞口的大小大抵相同,然而有一眼要稍微長些,一眼稍微短些。

湊近一瞧,只見洞口參差不齊,有明顯的人工開鑿痕跡。

見多識廣的劉守華當即開口道:

“這兩種大小的窯,是不是有一間給男人用,有一間給女人用?”

他的猜想,很快得到了當地人的肯定回覆。

接著,劉守華又在當地人的帶領下,探查了“民歌村”附近二十多口“寄死窯”以及周邊村鎮的四十多口。

為了能夠揭開“寄死窯”的神秘面紗,劉守華既去往村莊中找到老人們問詢,又去往當地的文物局和政府與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討論。

再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劉守華得出結論:這些“寄死窯”,當是麋國的產物。

所謂麋國,乃殷商時期微的後人所建。其被周朝承認的時間,甚至比楚國還要長,曾經建立起了沃野千里的國度。

然而,楚國的迅速崛起,對麋國產生了征服的慾望,兩者幾經相抗,最後楚莊王聯合秦國與巴國,圍攻麋國,在公元611年麋國滅亡。

其剩餘之人,部分投靠了楚國,部分則往西南去往巴蜀之地。

傳聞彼時的麋國,因經常與楚國作戰而貧瘠不已,他們需要更多的物資拿來備戰,也需要年輕人們充當兵丁,浴血疆場。

而老年人活著,既無法為國家做貢獻又要平白地消耗糧食,拖累了整個國家的發展。

因此,麋國的王公就頒佈了一條法令:凡是老人年滿60歲,子女必須將其帶至山上的窯洞裡,然而又不能將其活活餓死,只能每天為其送飯。

而每送一次餐飯,就要多砌一塊磚,直到洞口被磚給堵死,再也無法進食,自此,老人便餓死其中。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在60歲的老人們被送到洞中以後,家人們會接連送三天的飯過去。

隨後,他們就撒手不管,任何人不準再插手此事,否則就是極大的罪過,就要被懲罰。

總而言之,有兩件事情是確定的,即在武當山發現的這些人工開鑿的窯洞,確為古麋國老人最後的安息之地。

在老人被送去後,家人是會為其送飯的,而不是直接讓他們自生自滅。

關於“寄死窯”麋國論的可信度,還是非常高的,因為除武當山外,它還存在於川、陝、鄂、豫交界的漢水流域中游及其支流。

而這些地方,要麼屬於古麋國境內,要麼與其臨近,受其影響。

那麼,這種陋習是何時廢除的呢?

根據《鬥鼠記》的記載,有個國家想要羞辱麋國,特地派遣使臣帶著一隻豢養了多年的大老鼠來到麋國。

對方提議,讓麋國也拿出一隻老鼠,那方的老鼠能夠獲勝,失敗者則向其稱臣納貢,永世不得反悔。

麋國王公對此心急如焚,若是不同意這項邀約,一來證明自己膽怯,令麋國顏面盡喪;二來很可能直接引發兵戈相向。權衡利弊,這項挑戰,他是應也得應,不應也得應。

可外國使節拿來的老鼠,如同犀牛一般大小,普通的老鼠根本不是其對手。

無奈之下,麋國王公只能在全國徵集辦法。

武當山下有一處村落,其中有一位孝子。他的父親已經年過六十,可這位孝子不忍心父親離去,就偷偷地將其藏匿在了家裡。

於是,他將此事說與見多識廣的父親聽,老人家胸有成竹地說道:

“鼠懼貓,如將一貓養至十三斤半,放出即可擊敗犀鼠”。

貓乃老鼠之天敵,只要將貓的體型擴大,即使不如老鼠的身形,那麼老鼠必定會害怕。

這個孝子聽聞,馬上跑去國都,興沖沖地和王公彙報。

王公大喜過望,馬上安排人去找貓,好吃好喝好伺候。

等到鬥鼠的那一日,那隻號稱壯如黃牛的大老鼠,眼見貓的降臨,立刻調頭奔逃,而貓則快步走上前去,將其撕咬至死。

經此一事,麋國不僅僅免除了戰火的災殃,反倒是得到了它國的進貢。

王公興奮不已,連忙叫來那個為他建言獻策之人,當即就要賞賜其金銀。

然而,此人卻推辭了起來。

他告訴王公,這個主意並不是自己想的,而是父親出的。

王公若有所思,沉吟片刻,當即宣佈廢除那項命令。

自此,麋國的老人們,再也不用去往窯洞裡遭受凍斃之災。

在我們附近的很多國家,都流傳著類似的傳說,比如在古老的印度,有一個國家,其名曰“棄老”。

從這個名字上不難看出,它就是以丟棄老人而聞名的。

在國王眼中,老人活著就是浪費資源,因此要在其到達一定年齡後,就把他們流放到遠方。

望著國內上下,盡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這名國王很是欣慰,感嘆自己國力強大。

朝中有位大臣是名孝子,他不忍心讓父親飽經離亂之苦,就挖了個地窖,將其置於其中。

是日,有位天神降臨凡間,給國王出了很多難題,比如怎樣分辨雄蛇與雌蛇、什麼是沉睡而什麼是覺醒、如何稱量一隻大象的重量,接著又分別變成乞丐、囚犯和貌美的女人,詢問國王是否經歷的痛苦和美貌超過自己。

國王如果答不上來,那麼他的國家將在七日之後遭到毀滅。

一時間,他手足無措,此時大臣站出來,一一為其解答了問題。

而他的答案,正是出自於其父。

國王為了感恩,便直接下令廢除那項棄老的陋習。

這裡充滿智慧的父親,是釋迦牟尼;他的兒子則為舍利佛,國王是阿闍世王,向他發問的天神乃阿難尊者。

那麼,究竟存不存在棄老之說呢?

年代久遠,已經無法考證,只能按照隻言片語,進行一些推論。

好比“寄死窯”,如果它真的是為年逾六旬的老人而準備,那麼老人們的吃喝拉撒問題在其中該如何解決?

再者,一個老人若在其中死去,他的屍骨當作怎樣處理?總不能繼續留在其中,暴屍荒野。

在正史中,並沒有關於麋國“寄死窯”的確切記載,自然也就無法知曉,究竟是哪個君王下的命令,又是誰廢除。

至於所謂的“鬥鼠論”,肯定也並不存在的。畢竟,沒有哪個國家會荒唐到這個地步。

縱觀國內外關於棄老的傳聞,其廢除的原因,大抵都是一致的,即國家遇到問題,老年人憑藉自己的智慧與閱歷進行化解。

這些傳說的究極目的,很可能是鼓勵百姓、國家尊老重老,而不是虐待老人。

當然,很可能在遠古時代,棄老與食老是道德的,而養老和敬老反而是不道德的。

因為那個時期,生活水平低下也沒有完整的人文體系與社會體系。

直到後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尊老與敬老才成了社會道德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