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巧合還是天意?歷史上著名的四大"兇錢"

我國的錢幣文化豐富多彩,泉友根據古錢的特點賦予了其不同的含義。如十六國後趙石勒所鑄“豐貨”,錢文壯實豐滿,舊時傳說婦女佩之可以生男,遂被稱為“男錢”;而南朝梁武帝所鑄“五銖”,因其輕薄弱小,婦女佩之可以生女,所以稱之為“女錢”。

除了“男錢”“女錢”外,還有“吉錢”和“兇錢”。“吉錢”可以是行用錢,比如“至正之寶”背吉大錢,也可以是吉語花錢,總之是要表達吉祥、喜慶的意思。

那麼“兇錢”又是什麼呢?

從字面上就可以知道,“兇錢”有寓意不祥的意思。古代的統治者鑄錢不管是出於政治目的,還是為促進經濟發展,本來是件好事情,但鑄錢卻無意中印證了自己的覆滅。後世多以為此錢有不祥之兆,稱為“兇錢”。

東漢靈帝時期的四出五銖? ? ??

據《後漢書·靈帝紀》“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春二月,鑄四出文錢”,其背內郭四角鑄有四道連線外郭的斜紋,如四路而出,故稱“四出五銖” 。

漢靈帝在位期間巧立名目搜刮錢財,甚至賣官鬻爵以用於自己享樂。在位晚期,爆發了黃巾起義,漢靈帝也在憂憤中過世。

漢靈帝 ?劉宏

又《後漢書·張讓傳》中記載:“(靈帝)鑄四出文錢,錢皆四道,識者竊言侈虐已甚,形象兆見,此錢成必四道而去,及京師大亂,錢果流佈四海”。意思是漢靈帝鑄四出五銖,錢文有四出,有人意識到靈帝奢侈暴虐,已經有了凶兆,京師必將大亂(黃巾起義),此錢也會流散到各地。

南朝時期陳朝的太貨六銖? ?

太貨六銖是南朝陳宣帝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所鑄的六銖錢,面文“太貨六銖”。此錢玉箸篆體,勻稱健美,舒展有力。本來是挺漂亮的錢,卻因為錢幣‘’六‘’字似叉腰哭天子,訛言其有不利於皇帝的徵兆,又不利於民間使用,遂廢除。

陳宣帝是陳王朝中倒數第二個皇帝,其子陳後主,更是荒淫無度至極。他不理朝政,整天和嬪妃一起遊玩,朝綱混亂。隋兵南下時,他自認為有長江天險可守,不以為然。公元289年,隋兵順利地攻進建康城,陳後主這是才大夢初醒,但為時已晚。“太貨六銖”成了這個末代王朝的陪葬品。

陳宣帝 ? ?陳頊

隋朝置樣五銖

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鑄,又叫“開皇五銖”,或稱“置樣五銖”。錢文“五銖”二字篆書,筆畫精整,邊緣較寬,面無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豎紋。

隋文帝在位年間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安定,開創了開皇之治的繁榮局面。其子隋煬帝繼位後窮兵黷武,濫用民力,奢侈無度,引發隋末民變和貴族叛變。大業十四年(618年)隋朝滅亡,享國38年。

隋文帝 ?楊堅

後人把置樣五銖的“五”字橫著看,發現原來置樣五銖才是正兒八經的“兇”錢,難怪隋朝的國祚不長。

明朝崇禎時期的背馬錢

崇禎是明代最後一個皇帝,相對來說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無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崇禎皇帝 ?朱由檢

崇禎錢有一個有名的品種——跑馬錢,是所有流通制錢中唯一有動物馬的。

其特性在民間多個版別的傳說。

一、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稱“闖”王,“闖”字是門中有馬。有人說“崇禎跑馬”錢就是李自成騎馬攻破紫禁城,滅明者“闖王” 。

二、北京被李自成攻破後,“崇禎跑馬”就是讓崇禎帝騎馬快跑。可惜他跑得太慢,沒跑出城門,最後無奈與太監王承恩於煤山上吊自殺。

三、明朝滅亡後,南明福王軟弱無能,權臣馬士英獨攬朝政,排斥忠良,“崇禎跑馬”就是指馬士英斷送了南明的江山。

無論是哪種“兇錢”,其實都並非是導致王朝滅亡的原因,多數是統治者不修德造成的,這些錢也因此背了黑鍋成為“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