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關於清朝“師爺”和衙門的那些事

文:有疾(讀史專欄作者)

01

在小時候,電視劇還是人們在夜間消遣的最佳工具。在寫完作業之餘我也總會湊在大人身邊看上那麼一會兒電視。

在電視劇中涉及到清朝的話總會出現這麼一種劇情——那就是一個縣令身邊總會有師爺,而且如果這個縣令是個反派角色的話,兩人往往都是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師爺還會經常被描述成為一個縣之中除了縣令之外的“二號人物”,人人三緘其口,談之色變。

所以我就對“師爺”這個職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長大之後才發現原來真正的“師爺”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

02

清朝因為大體上承襲明朝的制度,所以縣一級的主官仍然是叫縣令。縣令之下又有輔佐的官員,被稱為“佐貳”和“屬官”,這兩者之中又屬“佐貳”最為重要。

那麼“佐貳”是什麼呢?其實它就是我們平常在電視劇中或多或少能聽到或看到的——縣丞、主簿、典史三種官職。

縣丞是正八品,是整個縣中僅次於縣令的品級。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主要是負責全縣的文書檔案、倉庫、錢糧馬匹和稅收方面的事情。老百姓們也一般稱其為“左堂”、“二公”等等。

主簿是正九品,地位弱於縣令和縣丞。在漢朝之後出現,主要是掌管戶籍、緝捕和文書辦理等事務。老百姓更習慣稱其為“書記”、“三尹”等等。

典史沒有品級,但是它在縣中的職位僅次於以上三個,號稱是“四老爺”。

為什麼呢?就因為它是個“萬能替補”。如果縣中的縣丞或者主簿沒有到位的話,它是可以代行職責的。就連縣令外出,縣中無人的時候,它都可以代替縣令審案。平時主要掌管治安、稽查囚犯等等事務。

然後縣衙中還分設六房,分別為:吏、戶、禮、兵、刑、工——和朝廷中央的設定一模一樣。在《清高宗實錄》中有記載:“舊制、錢糧、刑名等分委承辦。設有六房,附於州縣公堂之左右,使經制、書吏居處其中,既專一其心智,又慎重其防閒。”

所謂“經制”就是這六方之中的正頭,叫“經承”。

而所謂“書吏”就是下面的辦事人員了,稱法很多,什麼胥吏、書辦、書差、稿工等等,在《大清會典事例》中給它們統一安排了一個稱呼,名叫“典吏”。

以上就是清朝縣衙的基本構成了,但是一個縣的基本運轉光靠這些還遠遠不行,在此先不提。

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我們耳熟能詳的“師爺”這個職業似乎並沒有出現,而且縣衙之中分工明確,好像並沒有“師爺的用武之地”。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03

在縣衙六房之一的吏房,在一個縣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主要是管官員的升遷調補,下委任狀,以及登記本縣進士、舉人等在外地做官的情況的。它是在知縣的直接領導下工作的,其中的成員由上面下派的,也有知縣自己聘請的。

但是總會有忙不過來的時候,比如新一次科舉完成,需要調查新晉進士、舉人的出身、成分等情況;還有本縣出身的官員大規模調動的時候,光憑現有的人手肯定是忙不過來的,那怎麼辦呢?

其實很簡單,可以臨時僱傭一批人手嘛。那些識文斷字沒有功名的人這個時候就可以來應聘,他們的正經稱呼為“貼書”、“貼寫吏”、“幫辦”等等。就相當於是一個臨時工,忙完這段時間就沒有你的事了。

而民間更常稱呼他們為“師爺”。

這個“師爺”就是那些電視劇縣衙裡的“師爺”嗎?其實還不是這樣的。這裡的“師爺”稱呼,更像是民間約定俗成的一種說法。

而真正的“師爺”用一個相似的詞語類比的話,它更像是——“幕僚”。

04

真正在縣衙裡的“師爺”被稱為“幕友”、“幕賓”、“老夫子”、“西席”等等,興盛於清朝,但是在明朝的時候就應該已經出現,而在清末民初的時候退出歷史舞臺,活躍了大概三百餘年。

關於它出現的具體年份,只能在零星的清人筆記記載中推測。清朝同治年間有個叫平步青的進士寫過一本名為《霞外捃屑》的書,這本書中就有這麼一則:幕友,不知始於何時,意為明末國初。這裡的“國”指的就是清朝。

其實要向上追溯所謂幕制來源的話,可以一直追溯到戰國時代,那個時候一些貴族們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圈養“食客”;然後有漢朝時候的“三司開府闢士”;唐代藩鎮中的“記事”、“從事”等等。但是明清時代的“師爺”和這些時代的已經有了明顯的差別。

明清時代,尤其是清朝的師爺不是官,但是卻是“操三寸管,臆揣官事”,實際上他們掌握了相當一部分權力。而且他們與僱主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並不是上下級關係,而是一種更平等的關係,就像是賓客朋友一般。

師爺見到僱主,不用行官禮,不用下跪,甚至可以來去自由,不受約束。而且僱主付給師爺的報酬都叫做“束脩”、“聘金”等等。

05

而且師爺還有各種不同的“工種”,按照種類不同大致可以分為:書啟師爺、刑名師爺和錢穀師爺等幾種。

但是到了更高的,比如說督撫這一級官員就需要處理軍事文化等方面的事務,於是就有了戎幕師爺、閱卷師爺等等。還有一些衙門也會根據實際情況設定比如章奏師爺、漕糧師爺、庫款師爺等等。

所以在清朝的時候就有一句話叫做:無幕不成衙。說的就是一個衙門如果沒有師爺的話那就不能叫做衙門。師爺在清朝時期的普遍可見一斑。

師爺必定也是僱主信得過的人。畢竟師爺們可以說事掌握著一個官員最深處的秘密,他們可以是知縣的智囊團,為知縣出謀劃策,也可以在頃刻間就讓知縣丟官、喪家甚身敗名裂。

可是偏偏知縣們還就離不開師爺們。因為師爺們掌握的是專業知識,對於刑名、錢穀之類的事情,一個靠著寫八股文出來的官員對於這些專業的行政事務必定會極度匱乏。錢穀刑名這兩大類又是官員考核之中極為重要的專案,所以知縣們一上任就必定會聘請一些專業的人才來輔佐自己。

而且還有的知縣為了獨攬大權,專門會聘請一些師爺來架空朝廷所任命的縣丞、主簿等。這樣,知縣就可以獨攬一縣大權,然後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06

說了這麼多,其實那個年代要當一個師爺也是挺不容易的。從事師爺這個行業的人員來源十分複雜。有一般科舉未中的讀書人、有舉人、有進士,甚至還有翰林,還有一些退休的官員、學界名流、破產商人等等。

在當師爺之前還必須要學習“幕學”,按現在的話來說也就是專業知識。而這其中又以錢穀、刑名最為重要(其實現在也一樣,錢和法律嘛)。

既然是學習就必須要有專業的讀物,而這些讀物的涉及範圍也是極廣。有必讀的《大清律例》,以及對《大清律例》加以註解和導讀的書;有可以當作指南類的《幕學舉要》、《錢穀備要》、《佐治藥言》等等;還有清朝釋出的佈告、禁令;辦案方法之類的書籍;施政經驗等等。

獨自一個人看書肯定是不行的,這就需要拜師,拜師之後再進行讀本的研習,然後才可以進行業務實習。

07

清朝時期的“師爺”雖然盛極一時,但是有盛必然會有衰,從張之洞擔任湖廣總督期間,廢除刑名師爺,另設刑道總文案開始,很快就波及到了全國。然後再光緒、宣統年間各府縣設立地方審判庭徹底斷絕了刑名師爺的根基。其後又開始興辦學堂,培養出了大批的法律人才。刑名師爺就這樣消失了。

法律學堂除了講授法律之外,還帶有財務、會計的課程,然後又有了專門的財經學堂,大批的人才進入官府衙門,錢穀師爺的根基也就這樣斷了,之後也逐漸消失。

錢穀、刑名這兩種師爺是“師爺”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消失也就代表著“師爺”這個行業走向了末路。

就這樣,延續了三百多年的“師爺”行業就這麼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