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一流的謀士田豐,你究竟為什麼會死?

(田豐劇照)

官渡之戰中,曹操演繹了一場以弱勝強的好戲。戰前田豐為袁紹提出了正確的戰略方針,以持久戰對曹操的急戰,不與曹操爭勝,應該堅守不出,拖跨曹操。田豐對袁紹說:“今且宜靜守以待天時,不可妄興大兵,恐有不利。”紹怪其出言不吉而欲斬,眾人求告免死。

(袁紹不聽田豐所言)

田豐的意見無疑是正確的,作為河北著名謀士,田豐敏銳地判斷到袁紹軍中有諸多不穩定因素,急於謀戰必敗無疑.後來的結果也證明了田豐的預見性,紹軍大敗而歸.從這裡充分看到了袁紹剛愎自用的本性.正因為對手下正確的意見視而不見,本身還沒有出眾的才華.最終導致了自己國破家亡鬱鬱而終的下場。

(袁紹劇照)

田豐字元皓,河北鉅鹿人,東漢末年袁紹部下謀士,為人剛直,曾多次向袁紹進言而不被採納,曹操部下謀臣荀彧曾評價他“剛而犯上”。

表面上看,田豐是被許攸害死的,正是由於許攸進了讒言,才使得田豐入獄。其實能決定田豐生死的還是袁紹。

應該說不管是田豐還是許攸,他們都是三國裡面非常有才能的謀士。這兩個人的下場都不好,和他們的性格有著很大的關係。當然,田豐比許攸更能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

(獄卒報喜)

《資治通鑑》對此評論說:“紹為人寬雅,有局度,喜怒不形於色,而性矜愎自高,短於從善,故至於敗。”

(官渡之戰前)

(田豐劇照)

嫉賢妒能的同事為了掩蓋他們的愚蠢,也是田豐之死的一個重要原因。《三國志》寫道:“紹軍之敗也,土崩奔北,師徒略盡,軍皆拊膺而泣曰:‘向令田豐在此,不至於是也。’紹謂逢紀曰:‘冀州人聞吾軍敗,皆當念吾,惟田別駕前諫止吾,與眾不同,吾亦慚見之。’紀復曰:‘豐聞將軍之退,拊手大笑,喜其言之中也。’”。

袁紹兵敗,將士們皆痛哭,都說如果田豐在此,我們就不至於落到這樣的下場,這些話太傷袁紹自尊了,做為三國中最愛面子的人物之一,袁紹萬萬不想看到這個結果。深知袁紹心理的逢紀趁機打小報告說田豐在獄中幸災樂禍,“內多忌害”的袁紹終於下了殺田豐的決心。袁紹此人,表面上看寬宏大量,其實內心容不下別人比自己更正確,田豐在戰前就表現出了這一點,哪有不死之理?

(田豐自殺)

我們再來看看曹操在這種情況下的做法。據《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五。漢紀五十七》記載:漢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準備出兵征討烏桓,將領們都說:“大軍深入塞外征討烏桓,劉備必然勸說劉表乘虛襲擊許都,萬一發生變化,事情就後悔不及了。”郭嘉卻極力支援曹操,他說:“烏桓人倚仗距離遙遠,一定不會預先防備,乘其不備,突然襲擊,可以一戰告捷。

(兵襲烏桓)

劉表不過是個只會坐在那裡發議論的人,他自知才幹不能駕馭劉備,重用劉備,則害怕控制不住他;輕用他,劉備也不會為他所用。因此,即使我們傾全國兵力遠征,也不會有什麼憂慮。”曹操聽從了郭嘉的意見。大軍進發到易縣,郭嘉提議說:“兵貴神速,如今遠涉千里進行奇襲,輜重太多,難以掌握先機。而且假如烏桓人得到訊息,必然加強戒備;不如留下輜重,軍隊輕裝以加倍的速度急進,出其不意地進攻。”果然,這一仗取得了勝利。

(曹操劇照)

袁紹和曹操對提出不同意見的人所給予的不同處理,充分解釋了為什麼在這兩個人中,曹操是笑到最後的那一個人。袁紹只允許別人提出與自己相同的意見,不允許提出相反的意見;而曹操允許大家提出各方面的意見,哪怕是被實踐證明是錯誤的意見。所以曹操手下敢提意見和想法的人越來越多,而袁紹手下只會是“萬馬齊喑”。

易中天在《品三國》中說道:“很多人以為世界上真有什麼‘錦囊妙計’,其實哪裡有?料事如神者,實際上是料人如神。所以,琢磨計謀是沒有用的,你還是琢磨人性吧!”

(田豐被袁紹厭惡劇照)

透過這事田豐還不醒悟,他太把自己當回事,也太把袁紹當回事了,以至於有了後來的曹袁之戰,田豐進言的不合適宜。想想也是,人家袁紹身邊有沮授,有許攸,你田豐本來就不受待見,幹嗎非得自找沒趣呢?

(袁紹聽後的心理反應)

田豐之死是文人的悲哀,是專制制度的犧牲品,也反映出了權利之下人心的醜惡。

其一,當權者自大的心理,不容得反對之聲,不管你是對錯與否,反對的則必誅之。

其二,當權者為樹立所謂個人之威嚴而不擇手段,要讓手下敬之畏之而殺一儆百,但其忘記了老子所言:“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之豫之;其次,畏之侮之。”

其三,當權者內心的虛弱和人格的卑劣,以個人自大為中心的強權統治,使得真實的聲音將隨田豐之死而不斷消亡,漸行而起的只能是諂媚、奉承、迎合與人格扭曲。

田豐的死告訴我們,人生或許無法選擇,人生的信條卻從來是自主的。納爾遜·曼德拉說過:“對事實的扭曲會讓很多無知的人忽視具體的事實和事件,從而被誤導,而那些但凡有一點良知的人都不會否認這些事實和事件。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而且總是讓人們認為凡事都是對的。”

從田豐之死感悟出的道理,其實很簡單:有些事必須有所為,也要在某些時候有所不為。

參考資料:《三國志》

易中天:《品三國》

《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