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點亮心燈——我的文學夢

文/王輝成

說起我的文學夢想,可能要追溯到我的小學時代。我出生在60年代後期,我的小學是在我所生活的村子裡上的。那時學校大多還都沒有今天這樣正規的校舍,單是我短短的5年小學生活,就先後搬過三次家。記得當年我入校的第一天,當我忐忑不安的牽著母親的手來到學校時,我離當時規定的入學年齡還差接近一個月呢。我不敢抬頭去看老師,儘管後來我發現原來我的老師是那麼的和藹可親,那是我的老師看上去也就只有三四十歲。那時規定的小學入學年齡是七週歲,所以我當時最害怕的是老師會拒絕收留我。我的猜想果然沒有錯,當看了戶口本後,老師斷然拒絕了我母親,讓她把我領回家去,說我還太小,等明年再上吧。我眼巴巴的看著和我一般大的同齡人,蹦蹦跳跳的在校園裡跑來跑去,我的心裡別提有多羨慕了,於是我搖搖母親的手,暗示她求求老師。也許是我母親說的一大通好話打動了老師吧,後來老師終於答應先讓我留下來上一天課,看看再說,如果不行明天就不用來了。第二天,我不但留了下來,而且很快就成了老師經常表揚的好學生,因為我在班上的各種表現都不比同齡人差,而且三年級的時候,我還因為幫助同學獲得了鄉里的表彰。要知道,那時的我,最擔心的就是自己表現不好被老師攆回家去,萬一那樣該多丟人呢!

那時的小學還沒有今天這麼多的科目,我印象當中只有語文和算術兩門學科,剩下的時間大多都是老師帶著我們做遊戲。在語文和算術兩門學科中,我最喜歡的是上語文課。教我語文的就是當初留下我的老師,他的名字和其他人格外不同,當時我也說不清,就是喜歡他的名字,現在想一下也許就是因為老師的名字特別雅緻吧,我的語文老師也是我的班主任,他叫張若秋,這個名字一聽起來就不像別人的名字那樣俗氣。後來我才聽大人講,他是這個學校裡學歷最高的老師,也是唯一一個從正規師範院校畢業的老師,他除了老師的身份之外,還有一個比其他老師都榮耀的身份,他還是我們小學的校長。

當時在張老師的語文課上,我們都學了什麼?我現在已經很難想起來了。仔徊想一想,無外乎就是教會了我們常見的漢字,但但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一點是當時老師對我們的要求特別嚴格,他能寫一手特別漂亮的毛筆字,小小的校園裡,幾乎到處都能看到他的手筆。我們對張老師是又喜歡又害怕,現在想來那叫敬畏吧,老師是用他深厚的學養和淵博的學識感染了我們。正是因為老師的言傳身教和諄諄教誨,我們才在小學裡養成了良好的行為和學習習慣,這種習慣讓我們受益終生,也讓我們得以順利的升入了初中。

我特別幸運的是在初中同樣遇到了一位讓我敬重的好老師。他就是教我們語文也當我們班主任的苑保才老師。我從苑老師身上學到的東西,可以說深深地影響了我一生的道路,我後來之所以能在初中畢業時毫不猶豫的報考師範學校,而在三個報考志願中都填寫了同一所師範學校的名字,就是深受老師的影響所致。與小學老師不一樣的,是在初中的語文課堂上,我從苑老師那裡不光學到了紮紮實實的語文基礎知識,而且還聽他講述了許許多多的故事。我們升入初中時,能唯一能看到的書籍,大多都是革命戰爭題材的紅色故事,像《紅巖》《大刀記》《烈火金鋼》《烈火春風斗古城》等,後來我們讀到的這些紅色經典,大多都是在初中時候的語文課堂上聽到的,如果說苑老師的語文課是我們最早的文學啟蒙課,一點也不過分。就這樣,初中畢業時我的志願,就是要當一個像我的語文老師一樣的語文老師。沒想到命運對我特別眷顧,三年後當我離開師範校園又回到了初中的校園,只不過這次我的身份變成了我向往已久的語文老師。

由於職業的原因,我這個剛上任的語文老師保持了我在師範上學時的讀書習慣,那時我和好朋友一到週末就鑽進學校圖書館,在為數不多的文學名著裡徜徉。80年代初期的校園裡,還不像今天這樣有大量的圖書學校,圖書室裡的庫存並不多,但是這代我們已經足夠了,於是我就在學校裡如飢似渴的讀到了許多老師課堂上推薦的中外名著。那是我們讀的書很雜,像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鏡花緣》《聊齋志異》《三言兩拍》,現代文學名著《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紅旗譜》《暴風驟雨》《李有才板話》,外國名著《基督山伯爵》《三劍客》《紅與黑》《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當然,八十年代初劉心武的《班主任》《靈與肉》《鐘鼓樓》等傷痕文學和梁曉聲的《今夜有暴風雪》《雪城》《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知青文學,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環》和《山中,那十九座墳塋》等,席慕榮、瓊瑤、三毛等臺灣作家的愛情小說,梁羽生、古龍、金庸等名家的武俠小說,在當時也曾風靡一時,這些都成為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和熱點。現在想想,我們那個時候沒有網路和手機,倒成了一種成長機遇,不然的話,也許我們沒有心思靜下心來讀那麼多的文學經典。

就這樣,因為愛上了讀書,文學的夢想就慢慢的在心底潛滋暗長了。我也說不清從哪天起,開始在心裡種下了文學的種子,但是這些學生時代的讀書經歷,無疑是後來我走上文學道路的內驅力。我今天之所以依然保持著讀書的習慣,並在自己心有觸動的情況下,提筆寫下一些文字,和別人分享文字的美好和思想的啟迪,這些都與當年自己的讀書經歷不無關係。

由於我喜歡文學,在我的語文課堂上也就慢慢的向學生補充一些課外的東西,有時候就給學生講一些文學名著的故事,學生聽得津津有味,這些也使得我的語文課與別的老師與眾不同,慢慢的,我的學生也喜歡上了讀書和寫作,後來我的學生跟著我開辦文學社,我們還編印了幾期社刊。當年用手刻鋼板油印的小冊子至今我還保留著。現在我的學生中,語文老師就有好幾個,還有的在政府機關從事文字工作。由於這些學生在我的帶動下喜歡上了讀書寫作,有的喜歡上了寫詩寫小說寫散文,有的學生還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和各級地方的作家協會,現在想想,這也是讓我倍感欣慰的地方,當然這也與我喜愛文學,不無關係。

幾十年的讀書和寫作經歷,告訴我:一個人在童年時期所受的教育會影響他的人生選擇,甚至決定一個人一生的道路。一個人,在學生時代遇上一個好老師是何其的幸運,一個老師教學生的時間雖然有限,但是在短短的三五年裡,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他改變的不僅是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習慣,而且可能由此改變學生的一生。

作者簡介:王輝成,中學高階教師。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中國散文學會、中國西部散文學會、山東省散文學會、濟南市作家協會會員,《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壹點號原創達人,《中國鄉村·中鄉美文化》文學平臺散文編輯,青年作家網、精短小說雜誌、首都文學簽約作家。作品散見於《語言文字報》《齊魯晚報》《山東教育報》《濟南日報》《北京精短文學》《西部文學選刊》《青年文學家》《精短小說》《當代散文》《山東教育》《現代教育》《濟南教育》和《九州作家》《齊魯文學》《當代散文家》《孔子文學》《作家地帶》《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山東精短文學微刊》等報刊和網路平臺。

壹點號 王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