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媽媽”是怎麼來的古人曾把母親稱作姐姐,也曾把媽媽叫做家家

古人曾把媽叫姐,希望媽媽像姐姐一樣年輕漂亮,現在我們還敢嗎?

提示:明朝想要恢復漢唐文化,也便像漢朝和唐朝人一樣,稱母親為母或娘,在這個過程中,同時出現了將母親叫做令堂和媽的風俗。隨後,有了雙音節的“媽媽”一詞,非常普遍地成為了人們對於母親的口語化的稱謂表達。也就是說,從有“媽”(母)到媽媽一詞被專指母親,作為中國人的我們經歷了一段相當漫長的時光。

媽媽不容易。

有兩個謎語很能說明問題:1。母馬,打一漢字;2。女子拉著馬,娃娃都愛她。從小學說話,張口先喊她,也是打一字。

在寫這段文字時,我很湊巧地聽見院子裡一位年輕的媽媽對她的孩子說:“我每天像個動物,讓你和你爸使喚來去,快累死了……就是個動物,一天到晚這麼幹活,你們也得抬舉抬舉我!”

沒有爭議的是,在人類所有的語言裡,ma都被稱為ma,德語為mama,英語為mama,日語為ママ(音mama),法語為mama,俄語為mama,義大利語為mama……漢語也是一樣的。“媽”這個詞最早記載於《廣雅·釋親》,意思是母,並非外來詞彙。這就是說,

“媽”出現之前就有“母”了,而“母”在那時被讀作“媽”(ma)。

“母”是象形字。像女子有乳房之形。《說文》:“牧也。從女,象褱子形。一曰象乳子也。”但是,這個字在我們看來,最早的讀音一定是ma或mo,在古人最早的發音裡ma和mo應該是一致的。這在我國西南當下一些少數民族的方言裡還有體現,媽媽被他們稱作momo,而mo與今天母的發音mu已經很接近了。

所以,我們有理由懷疑母在古文字中或讀為“毋”,表示對母親的尊重,如永世母(毋)忘,是不對的,這些字音都是後來被加上去的,“母”的讀音就是ma或mo,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媽”,最初並沒有讓人望文生義的“女”和“馬”的混合解釋。

秦漢時期,中國文化發展到了正統的階段,稱“媽”為“母”基本被固定了下來,也就是說,人們對於母親的稱謂由最初的ma或mo,被轉為了mu,“媽”和“母”的讀音被正式分了開來,但此前不管是ma、mo還是mu,它們都是一個意思,發音都非常相似。

此時,對於母親,大約還有兩種不同的稱謂:一是社;二是姐。甲骨卜辭以“土”為“社”,戰國時加“示”成為“社”。“社”本義指土地神,又指祭祀土神,由此引申指祭祀土神的日子或地方。人們把母親稱作“社”是母親的尊重和崇拜,也有著母系社會的遺存。

“姐”是形聲字,最初見於《說文》中的小篆文字中。小篆又稱秦篆,是秦統一後經過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種通行書體。也就是說,“姐”正式被中原王朝起用大約始於秦。“姐”是由“女”和“且”組成。“女”表義,其篆書之形像是一位女子。表示“姐”字的含義與女子有關。“且”表聲。

今天的一些學者給了最早的“姐”這樣的解讀:人類最初形成的是母系社會,當時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母親就是一家之長。而且胎兒在母體裡孕育、誕生。“女”“且”形象地闡述了“姐”字的本義,即母親的別稱。需要強調的是,“姐”作為母親的別稱也只能是在“姐”字出現或被秦人正式起用後,它要比“母”和“媽”晚出很多。

秦漢時期把“母”和“媽”稱為“姐”曾經流行,可能出於人們看到這個字形象好、字意好。但這個世界上的事絕對不會空穴來風,《說文·女部》:“姐,蜀謂母曰姐。”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中以“且”為“祖”,不從“示”。古代蜀人稱母為姐,也有著對祖先的崇拜。

《華陽國志》卷三“蜀志”敘述了古蜀國遠古時期蠶叢、魚鳧、柏灌、杜宇、開明“五帝”史,在其卷末的“總結”中,提到古蜀先賢:大禹,黃帝所婚之女,彭祖。彭祖氏源自大彭氏,大彭氏是商朝的諸侯,曾被列為五霸之一,相傳在殷商時為世襲史官,為彭姓的先祖。當下,就“彭祖故里”的歸屬問題,很多地方爭得不可開交,但因年代久遠,史料缺乏,也只是各執一詞,沒有結果。有史料顯示,在中國的地名中,凡帶有“彭”字的,例如重慶的彭水,甘肅的彭原,四川的彭州和彭山以及江蘇徐州(古稱“彭城”)等,可能都是以前“彭人”活動過的區域。所以,稱母為姐的也不見得僅侷限於今四川。

秦漢時期,古蜀國後裔生活的四川,也能算作是一個少數民族生活的區域了,所以,把母親稱為姐一方面可以說是少數民族的做法;另一方面也能說明漢文化包容與接受的能力。

這中間,人們能看到中國文化強大與不滅的原因所在。

事實上,我們查閱資料的時候,發現稱母為姐也不是古蜀國人的專利,光緒九年重修的《文水縣誌》卷三《方言》載:父曰哥,母曰姐。也就是說稱母為姐到了山西,但這個姐與古蜀國人卻有著很大的不同。《山西通志·風土記》記載:“霍山以南,父曰爸,母曰家。”

據《山西有些地方管爸叫哥,管媽叫姐》一文記述:“家”是“姐”的同音字。洪洞方言稱母親為“姐姐讀jia?jia”,稱姐姐為“姐姐讀jie?jie”,這是歷史上“羌人呼母”習俗的遺留。此外,晉南翼城人稱呼母親也是“姐jia”,臨汾人背地裡稱母親是“姐jia”,當面稱母親為“奶nai”。(山西晚報,2015年04月10日)

可見,

山西人的這個“姐”就是“家”的變音,

漢朝滅亡之後,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民族融合的階段,許多匈奴、柔然人進入中原,也影響到了一些人中原人對於母親的稱謂,這時候,有一些地方開始將母親稱為“家”或者“阿家”。

華夏文明看山西,在山西這個地方,歷史上的戎狄、匈奴、鮮卑、突厥、契丹等等古老民族輪流登臺上演,生息繁衍的同時,也讓他們把本民族的語言文化也留存在了下來,儘管歲月流逝,卻未能被完全磨滅。

《北史·南陽王綽傳》中記載:“(北齊南陽王高)綽兄弟皆呼父為兄兄,嫡母為家家,乳母為姊姊,婦為妹妹。”《南史》記載:範蔚宗臨刑,其妻罵之曰:“君不為百歲阿家作計!”蔚宗母泣責蔚宗,仍以手擊其頸。蔚宗妻雲:“罪人阿家莫念。”這裡說的阿家就是母親。

今天,雖不能說把母親稱為家是少數民族的發明,但這裡面卻有著無數的溫暖與感動,讓人真想將它當成生命從頭到尾的歸宿。需要說明的是,把母親稱為家直到現在還在北方很是流行,但又被擴大化了。比如,有人對你介紹某人的媳婦就會對你說她是某人家,張三就叫張三家、李四就叫李四家,指的就是張三或李四的媳婦。在這裡,母親的概念被淡化了,家被用來指結了婚的女人。我小的時候,我的奶奶就這麼稱呼自己的幾個女兒,嫁給張家的叫張家,嫁給李家的叫李家,而她因為嫁給了路家,所以人家也叫她路家。

到了唐朝,人們開始把母親叫娘,叫娘娘或阿孃,但這個詞在當時本身就有些不嚴肅,人們幾乎把所有的女性都稱為娘,甚至包括一些藝伎和風塵的女子。這中間有唐人受北方草原少數民族的影響,但並不意味著姐就是失落了,沒人用了。宋代吳曾《能改齋漫錄》中說:“婦人之稱姐,漢魏已然。”姐,這裡是指年紀大的女性,是對婦女的通稱。也就是說,漢魏時期,人們統稱婦女為“姐”。

到了宋朝,稱母為姐的做法又回來了,當時的人們還用姐特稱一些社會地位較高的女性。如《四朝聞見錄》中說,宋高宗趙構想立妃子吳氏為皇后,便對吳氏說道:“俟姐姐歸,當舉行。”意思是指等姐姐從北方歸來的時候,就為吳氏舉行冊封皇后的典禮。這裡的“姐姐”指的是宋高宗的母親韋太后。

也就在這一時期,姐指“女兄”的習慣也便漸漸形成了,《能改齋漫錄》中說,近世多以女兄為姐,蓋尊之也。

《能改齋漫錄》,筆記集。南宋吳曾撰。編刊於紹興二十四至二十七年間,孝宗隆興初(1163)因仇家告訐,誣此書“事涉訕謗”,遂被禁燬。至光宗紹熙元年(1190)始重刊版。但新版經過刪削,已非舊觀。姐泛指與自己同輩而年齡比自己大的女子(不包括嫂子),大約是在這個時候被引申過來的,也便有了我們今天所說的姐的含義:

“女”“且”表明同祖的女人為“姐”。“祖”又有長、老之意。即出生早、年齡長。“姐”從“且”,表示年長的女子。“姐”即是同父母,或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的年齡較長的女子。“且”本身有又、還、也或更高一層的意思。“姐”的字形表明也和自己一樣,是父母的女兒,故而,先出生的年長的女兒為姐姐。

明朝想要恢復漢唐文化,也便像漢朝和唐朝人一樣,稱母親為母或娘,在這個過程中,同時出現了將母親叫做令堂和媽的風俗。隨後,有了雙音節的“媽媽”一詞,非常普遍地成為了人們對於母親的口語化的稱謂表達。也就是說,從有“媽”(母)到媽媽一詞被專指母親,作為中國人的我們經歷了一段相當漫長的時光。

據說,當年宋人稱母親為姐,還有這樣一層意思,即希望自己的母親像後來稱呼的姐姐一樣年輕漂亮,只是,現在我們已經回不到這個層面上去了。

這和母親曾被稱為“家家”一樣讓人感到溫暖和心動,也願媽媽不再被當作“母馬”一樣地使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