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回顧臨時加十萬彩禮,女婿表示沒準備,丈母孃:你得學會入鄉隨俗

彩禮在中國傳統婚姻中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這種習俗已經根深蒂固。現在,彩禮也成了社會性的問題,過去的彩禮是一個形式,現在的彩禮卻成了攀比鬥富的手段。

動輒十幾萬,數十萬的彩禮拆散了不知道多少的情侶,又有多少家庭因彩禮而負債累累。

彩禮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本意,被賦予了更多的物質屬性。很多人說,彩禮應該自願,而非強迫。

願意給才代表感情真,願意給是真心的付出,不會影響日後的婚姻生活,而索要則是明碼標價,結婚更像是談生意,談成就嫁,談不成就散,感情反而成了附屬品。

兩個人的未來難道真的要用彩禮來衡量嗎?

一對新人在接親的時候,彩禮從10萬漲到了20萬,丈母孃臨時加價,女婿和丈母孃當場吵了起來。

現場有人在調節,但丈母孃一直說,誰勸也沒用,沒有20萬這個婚不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新郎和新娘是真心相愛,在一起有3年時間了。新郎家裡條件一般,丈母孃因此對新郎印象不好,極力反對女兒嫁給他。

後來女兒尋死覓活,軟磨硬泡,再加上親戚的勸阻,丈母孃才鬆了口氣,同意女兒和新郎在一起,但還是很勉強,心裡面一直沒有真心同意,總想找個藉口讓新郎知難而退。

在新郎來接親的那天,看到漂亮的新娘心裡非常高興,以為終於可以把老婆娶回家時,丈母孃卻阻止新郎,說:娶我女兒彩禮10萬不夠,還要再給10萬,否則不嫁。

對面丈母孃的要求,新郎說,當時彩禮已經商量好了,說好的是10萬,而且已經給你們了,怎麼現在又要10萬,哪有這樣的,再說我們根本就沒有準備。

要知道,新郎家裡條件並不是特別好,家裡只有5萬元積蓄,為了湊夠原本商量好的10萬彩禮,他的父母不得已還從親戚那裡借了5萬,最終婚禮才提上了日程。

現在又要10萬,新郎心裡很絕望,5萬還可能再去借,10萬去哪裡借?

新郎無奈和丈母孃爭吵起來,但丈母孃本來就不願意女兒嫁給他,完全是給他在出難題,旁邊有人在幫忙勸說,丈母孃不高興嚷嚷說,不行,誰講都不行,沒有20萬不可能嫁女兒。

新郎更是無奈,在場的人也很尷尬,新郎又不能發脾氣,只能賠笑,看到新郎的模樣,真是讓人心疼。

小小的房間,大家都在等待,而新娘全程沒有發聲。這種迎親場面,或許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見,可謂是別開生面,大開眼界了。

網友評論

看到這樣一個畫面,網上評論眾說紛紜,有贊成也有人反對。

有網友回覆:現在彩禮不僅多,接親花錢的時候更不少,下樓要錢,下車還得要錢。

還有一個網友這麼說:不覺得有錯,丈母孃不想嫁,她要多少彩禮,你付不起,娶不起就不要打擾人家女孩的生活。

網友對丈母孃的評價:看著丈母孃實在是感覺生厭,瞧那張臉,壓根就沒把姑娘當回事,大喜日子不怕丟人。

作者觀點

接親現場彩禮加價的情況我還是頭一次見,一般彩禮都在訂婚時商量好了,這種臨時變卦畢竟是少數,丈母孃的做法的確值得商榷。

丈母孃應在接親前直接和對方說,也不至於鬧得如此尷尬,更何況這種事情很丟人,現場親戚、嘉賓那麼多人,對女兒以後的聲譽也有影響。

彩禮是中國婚姻的傳統習俗,作者認為這不算是陋習,更像是一種承諾和責任,既然流傳下來了,那就有它的道理。更何況人家養大女兒也不容易,適當的補償也是應該的,關鍵是給多少的問題,個人認為用兩個字來總結——適度。

什麼是適度?給的彩禮數額不會讓男方破產,也不會讓女方暴富。 彩禮應該用在正確的地方,以後過日子的是男女雙方,彩禮就應真正的流入夫妻二人這個新家庭,嫁妝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