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朱棣為什麼放棄六朝古都南京而遷都北京

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在他登基不久就把國都遷到了北京,這也使中國後來一直把北京作為首都。那麼,朱棣為什麼放棄六朝古都南京而遷都北京?

一是起家之地,沒齒難忘。

洪武十三年,也就是1380年,朱棣就藩燕京北平,在此經營的十幾年期間,透過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行動,兩次率師北征,招降蒙古乃兒不花,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使他在北方軍隊中聲望大漲,在北京的政治基礎不斷牢固。建文元年七月五日,也就1399年,他發動的靖難之役也是由北京起兵,他的燕王府就在北京,也是他起家、發展、輝煌之地,對北京感情極深。所以力排眾議,遷都北京。

二是抵抗入侵,更加方便。

蒙古勢力不斷增強並峙持於漠北,隨時都有可能捲土重來,如不全力守衛和抵抗,就可能使北宋時半壁江山淪入敵手。從軍事角度看,從北京發兵,向沙漠進軍,不僅方便指揮軍隊、後勤補給及軍隊調動,還便於最高軍事領導人判斷敵情,有利於指揮作戰。

三是地位重要,必須堅守。

北京位置是交通要道,佔居北京就挾制了西北到東北、北方到南方的生命線。北京城外有太行山、軍都山、燕山,地勢高峻,“以燕京而視中原,居高負險,有建瓴之勢”,“形勝甲天下,層山帶河,有金湯之固,誠萬古帝王之都。” 朱棣怎能放棄北京這麼重要之地。

四是謀反上位,心有餘悸。

或多或少,朱棣對於功業的追求,都與篡逆者的心理期待有關。他常把自已與唐太宗相比,有意仿效。唐太宗以玄武門之變篡奪建成太子之位,開唐初盛世。想以功業抹去篡逆惡名,朱棣的舉動,與此相彷彿。無論政治與軍事,朱棣都與明初洪武、建文二帝坐守金陵以治天下的取向相悖,朱棣的帝國之夢,徵交趾,下西洋,通西域,而重心,則始終在北,更在於北京的安危與強盛。

五是天子守邊,履行職責。

在朱棣遷都北京的政治考慮中,除了因靖難之役導致的人事、政策偏向之外,也有履行天子守邊之責成份。《明太宗實錄》中,一再記載朱棣前五年儘管長期在南京,但相當關注蒙古的軍事動向。隨後,幾乎與營建北京同步,於1410年、1414年、1422年、1423 年、1424年五次親征漠北,深入沙漠,終至馬革裹屍榆木川。他用兵北方的用意,是寄望於一朝掃平漠北,不遺子孫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