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南北朝的正統之爭,為何不能判出勝負結果

關於南北朝時期,南朝與北朝到底誰是正統的爭議。其實,從南北朝這稱謂上,就已經表明南北朝都獲得了後世的肯定。作為被承認的正統政權,後世通常稱其為“朝”或“代”。而沒有獲得“正統”認可的政權,後世通常稱其為“國”。如東晉十六國時期,東晉被公認為正統王朝,而十六國被認為同期並存的割據政權。五代十國時期,五代(梁唐晉漢周)被認為是正統,南唐、吳越等同期並存的勢力則被視為割據政權。

按理說,“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某時期內的“正統”政權也應只能有一個。誰擁有無可辯駁的正統,即意味著誰掌握了政治的號召力,就更容易獲得百姓的支援,從而擁有政治優勢。說白了,這正統的價值,就是曹操手中的漢獻帝。而“漢獻帝”(正統)卻只能有一個,故這才引起了雙方對“正統”的爭奪。

引發我國史上第一次正統之爭,是關於蜀漢與曹魏的正統爭議,雖當事都雙方各執一詞。但後世基本上都是肯定曹魏為正統,而認為蜀漢為割據政權。陳壽在編修《三國志》時,也是以曹魏為正統,故記曹操、曹丕等為《武帝紀》、《文帝紀》等。而記劉備、劉禪、孫權等則為《先主傳》、《後主傳》、《吳主傳》。自司馬遷的《史記》首創了“紀傳體”,後世各朝的史書亦大體採取“紀傳體”,將正統皇帝傳記的稱為《某帝紀》,而非正統皇帝的皇帝則記為《某主傳》。

其次,談及正統,還是考慮到“正統”的延續性。王朝的更迭,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透過禪讓傳承(如漢魏晉宋齊梁陳,北魏-東魏-北周-隋唐-梁唐晉漢周-宋);另一是透過革命取代(如漢、明等)。而從魏晉到宋齊梁陳,都是有明確的禪讓程式,否定了曹魏的正統性,也就從根源上否定了兩晉到宋齊梁陳的正統性。

故而,蜀漢與曹魏正統之爭,可以說基本上是曹魏一方勝出。

那為何南北朝雙方,為了正統之爭,而打了一百多年的口水仗(南朝稱北朝為索虜,北朝稱南朝為島夷),卻不能判出勝負結果呢?

站在華夏民族的角度上,首先得肯定南朝為正統,這不但是華夏民族自我肯定,就連當時的北方少數民族也得從心理承認南朝是正統(雖表面上不願承認)。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秦丞相王猛與符堅之弟——符融,都勸諫苻堅勿征伐東晉,其反對的理由就是:東晉雖僻處江南,但是為華夏正統,人心向晉,不宜征討。

但是,最終實現大一統的,卻是源出北朝的隋。隋唐的正統性都無可置疑,而隋唐的江山在名義上又是從北朝這一支系禪讓而來。從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也都是有明確的禪讓程式,既然肯定了隋唐的正統性,也就很難從根源上否定了北朝的正統性。

而從唐朝的編修史書,即可得出唐人的這種態度。在唐朝房玄齡主修的《晉書》中,並沒有把同期並存的十六國政權歸入《某主傳》,而是稱為《載記》。唐·李延壽對南北朝時期這段歷史,分別修了《南史》與《北史》。此外,唐·李百藥編修《北齊書》,唐·令狐德棻主撰《周書》也都肯定了北齊、北周(北朝)的正統地位。

當然,也有人否定北朝的正統性,其中的代表就是宋朝的司馬光。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鑑》是紀年體史書。全書按朝代分為十六紀,即《周紀》、《秦紀》、《漢紀》、《魏紀、《晉紀》、《宋紀》、《齊紀》、《梁紀》、《陳紀》、《隋紀》、《唐紀》、《後梁紀》、《後唐紀》、《後晉紀》、《後漢紀》、《後周紀》。

此十六紀,即宋人(司馬光)肯定的十六個正統朝代,即:周-秦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唐-五代(南朝有”紀”,北朝無“紀”)。司馬光認為隋唐的正統性並不來源於北朝,而是隋兼併了南朝陳,承繼了南朝陳的正統。但是,司馬溫公的觀點,並沒有徹底扭轉後人對北朝正統性的看法,也許是其理由並沒有那麼說服力。而從後人將這段時期並稱為南北朝,表明了南北朝都獲得了後世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