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上古中原墓葬沒有封土堆,為何春秋戰國時,會突然出現高大陵墓?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從文獻記載結合考古資料來看,中國的中原地區,最初墓葬是沒有墳丘的。

墳丘式墓葬的普遍推行是在戰國時代。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晚期,和春秋戰國之際發生的社會變革有關。

1、殷周時期的墓葬

殷周的墓葬是沒有墳丘的。

《易·繫辭傳下》說: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臧(藏)之中野,不封不樹。”

“不封”是說沒有封土堆,“不樹”是說不種樹木。

西漢末年劉向具體指出:

“殷湯無葬處,文(周文王)、武(周武王)、周公葬於畢,秦穆公葬於雍橐泉宮祈年館下,樗裡子葬於武庫(指後來西漢國都長安的武庫所在),皆無丘壟之處。”(《漢書·楚元王傳附劉向傳》)

東漢崔寔《政論》也說:

“古者墓而不墳,文(周文王)、武(周武王)之兆(指墓地的兆域),與平地齊。”

從現在考古發掘和調查的結果來看,劉向和崔寔的說法是事實。

殷代的武官村大墓和婦好墓,都不見有墳丘。

至於在今陝西咸陽以北畢原上墳丘很高的所謂“周王陵”,是出於後人的張冠李戴。這原是戰國時代秦惠文王(公元前337—前311)、秦武王(公元前310—前307)的公陵和永陵。

三國時代編輯的類書《皇覽》和唐代編輯的地理書《括地誌》早已指出這點,清代顧炎武《日知錄》更進一步辨明這點:

古代渭水流域有兩個地名叫畢:一在渭水以南西周國都鎬的東南杜中,即在今西安東南,這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的墓地;

另一在渭水以北咸陽,這是戰國時代秦惠王、秦武王的公陵和永陵。

魏晉到隋唐間,已有人把公陵、永陵誤為周王陵的,但是當時學者尚能辨別清楚。

例如《皇覽》就指出:“秦武王冢在扶風安陵縣西北畢陌中大冢是也,一以為周文王冢,非也。”

《括地誌》也說:“秦武悼王陵在雍州咸陽西十里,俗名周武王陵,非也。”

至於長江以南的東南地區,如安徽屯溪,江蘇句容、金壇等地,發現一些西周墓葬,築有墳丘,是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所造成的。這些墓葬有個特點,在平地鋪上一層卵石,或加上一層紅燒土、木炭,作為墓底,堆成圓形或饅頭形的墳丘。

因為這一帶地勢低下,向地下挖掘墓壙容易出水,在當時缺乏防潮材料的條件下,採用從平地上堆築起墳丘的辦法是比較合適的。

因此我們不能把這類墳墓和中原地區出現的墳丘式墓葬相提並論。

2、墳丘墓的出現

中原地區出現墳丘式墓葬,開始於春秋晚期,正當孔子在世的時候。當孔子把父母親合葬在防的時候,曾說:“古也墓而不墳。”

因為他是東西南北奔走的人,為了便於識別,於是“封之,崇四尺”,就是說築了四尺高的墳丘(《禮記·檀弓上》)。

當孔子去世、將要舉行葬禮的時候,子夏說:

從前孔子講過,看到四種墳墓的不同式樣,有的四方而高,像建築的“高堂”一樣;有的狹長而高,像“坊”(堤防)一樣;有的四方廣闊而兩旁向上尖削,如同“覆夏屋”(覆蓋的大屋頂)一樣;有的狹長而從兩旁向上尖削,如同斧的刃部一樣,這種形式又像馬鬣(馬頸上的一排剛毛),叫做“馬鬣封”。孔子贊成的是最後一種式樣。

從考古調查結果來看,春秋晚期中原地區確實已出現墳丘很高的大墓。例如河南固始侯古堆的宋墓,屬於公元前五世紀中葉,墳丘高達7米墳,直徑55米。

3墳丘墓的普及

到戰國時代,就普遍流行墳丘式的墓葬,所有統治者的墓葬都有高大的墳丘。

《墨子·節葬下》說:

當時王公大人的墓葬,“棺槨(槨指棺外的套棺)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丘壟必巨”。

現在全國各地對戰國墓葬的發掘和調查,證實了這點。例如今湖北江陵西北的楚都郢的周圍,就有大小許多個墳丘墓,多數屬於戰國中後期。又如河北易縣燕下都鄰近的墓地,有二十多座方錐形大墓,高達10—15米,每邊長40—50米。

《水經注·淄水》記載:

“淄水又東徑四豪冢北,水南山下有四冢,方基圓墳,鹹高七尺,東西直列,是田氏四王冢也。”

所謂“四王”,是指齊威王(公元前356—前320)、齊宣王(公元前319—前301)、齊湣王(公元前300—前284)、齊襄王(公元前283—前265);“鹹高七尺”疑是“鹹高七丈”之誤。

4、墳丘墓普及的原因

墳丘式墓葬為什麼中原地區在春秋戰國之際逐漸增多,到戰國時代普遍推廣呢?

看來和當時社會變革密切有關。

主要由於下列四個原因:

第一,由於貴族的沒落,以宗族為單位的墓葬制度開始瓦解,以家族為單位的墓葬制度開始興起。

原來貴族實行宗族的集體墓葬制,既有按貴族的等級和宗法關係安葬的“公墓”(《周禮·春官·冢人》),又有“國人”集體安葬的“邦墓”(《周禮·春官·墓大夫》)。

不論“公墓”或“邦墓”,每個人的安葬都必須按禮制規定次序來排列,有著一定的規格和位置。

到春秋戰國之際,由於社會發生變革,社會組織發生變化,出現“禮崩樂壞”的局面,原來貴族以宗族為單位的墓葬制開始瓦解,以家族為單位的墓葬制開始興起。

在同一墓葬區裡,就出現貧富懸殊、身份高低不同的交錯排列情況。同時由於經濟上、政治上交往加強,東西南北流動的人增多,每個宗族或家族的墓葬就不可能固定在一個地方,出現分散各處的現象。

在這樣錯綜複雜的情況下,有些人就像孔子所說的,為了便於識別起見,墓葬就採用各種不同的墳丘形式。

第二,隨著貴族組織的解體,地主階級和富商大賈的出現,家族私有財產的繼承製逐漸代替宗族共有財產的繼承製,人們的家族觀念加強,因而重視已故家長的喪葬之禮,重視對祖先墳墓的建築。

《荀子·禮論篇》之所以特別重視喪葬之禮,就是由於這個緣故。

荀子認為“禮”就是講究養生和送死的道理的,他說:“禮者,謹於治生死者也。”喪葬之禮是講究送死的,他說:“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像)其生以送其死也。”就是說要像侍奉活人一樣去送死人的喪葬。因此他進一步認為,能做好這點,就是“禮義之法式也”;如果與此相反,“厚其生而薄其死”,“是奸人之道而倍(背)叛之心也”,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對於親長的叛逆行為。

基於這樣的理論,荀子不僅主張講究棺槨和隨葬品的製作,也還主張重視墓壙(墓穴)和墳丘的建築。

荀子說:“故壙壟,其貌象(像)室屋也。”就是說,建築墓壙和墳丘必須像替活人建造住的房屋一樣講究。荀子這種主張,代表了戰國時代統治者的看法,因而建築高大的墳墓就成為一時的風尚。

第三,由於集權的君主政體的建立,新的爵位等級制度的確立,墳墓的等級制度也逐漸形成。

原來奴隸主貴族所實行的是宗族墓葬制,每人按禮制有規定的葬地,等級的差別主要表現在地下墓室之中,包括棺槨的重數和隨葬品的配合。

這時為了推行新的爵位等級制,在講究地下墓室內容的等級的同時,更重視地上墳墓外觀的等級。

例如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規定:

“小夫死,以上至大夫,其官級一等,其墓樹,級一樹。”(《商君書·境內》)

就是規定用種樹的多少來標誌墳墓的等級。同時,隨著墳丘式墓葬的推廣,按墳墓大小高低來規定等級的辦法也出現了。

《禮記·月令》記載孟冬之月:

“飭喪紀,辨衣裳,審棺槨之厚薄,塋(營)丘壟之大小、高卑、厚薄之度,貴賤之等級”。

這就是依據戰國時代的墳墓等級制度而擬定的。從現有考古調查資料來看,戰國時代墳丘的高低大小確實和墓主的身份高低有密切關係,當時各國君王的墳墓就造得比別的墳墓高大得多。

第四,由於建築墳墓工程上的需要。

這時建築大型墳墓,由於棺槨的重數多,隨葬品的數量多,墓室需要擴大,所挖掘的墓壙的土方就加多。

同時為了建築鞏固和防備潮溼,要填入大量的石料和木材,填進木炭層、石子層或白膏泥層,挖出來的大量泥土不能回填,適宜於堆成高大的墳丘。在上述四個原因中,這個原因是次要的。

5、墓的名稱的變化

隨著戰國時代墳丘墓的普及和發展,墓的名稱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春秋以前的史料都稱墓葬為“墓”,沒有稱為“丘墓”、“墳墓”或“冢墓”的。

“冢”原是指高起的山頂,用“冢”來稱呼墳墓是因為它有高起的土堆像“冢”一樣。“墳”原是指高起的土堆,“丘”原也是高起的土丘,用“墳”或“丘”來稱呼墳墓也是因為它有土堆如同“墳”、“丘”一般。

到戰國時代,“丘墓”、“墳墓”、“冢墓”已經成為墳墓的通稱,就是因為墳墓普遍已有高起的土堆的緣故。

君王的墳墓稱“陵”,是從戰國中期開始的,首先出現於趙、楚、秦等國。

《史記·趙世家》記載趙肅侯十五年(公元前335年)“起壽陵”,這是歷史上君王墳墓稱“陵”的最早記載。《史記·秦始皇本紀》末段根據《秦紀》,記載有惠文王“葬公陵”(秦惠王卒於公元前311年),悼武王“葬永陵”(秦武王卒於公元前307年)。

秦國是從秦惠王開始稱“王”的,同時他的墳墓也開始稱“陵”。

秦國的君主稱“王”,是模仿中原楚、魏、齊等國的君主的,國王的墳墓稱“陵”也該是模仿中原各國的。

《史記·楚世家》講到秦將白起在攻克楚都郢的同時,“燒先王墓夷陵”(當公元前278年)。楚國國王的墓地稱為“夷陵”,該是秦將白起焚燒以前較久的事,只是沒有見於記載而已。

南宋呂祖謙《大事記解題》卷三“趙起壽陵”條下說:

壽陵之名見於書傳者,蓋自此始。……《秦紀》諸君之葬,至惠文王以後始稱陵,然則名王者之兆域為陵,其出於戰國之際乎?

呂祖謙這一看法是正確的。

後來顧炎武在《日知錄》卷十五“陵”條也說:

古王者之葬,稱墓而已。……及春秋以降,乃有稱丘者,楚昭王墓謂之昭丘,趙武靈王墓謂之靈丘,而吳王闔閭之墓亦名虎丘。蓋必其因山而高大者,故二三君之外無聞焉。

《史記·趙世家》肅侯十五年起壽陵,《秦本紀》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壽陵,始有稱陵者。至漢則無帝不稱陵矣。

顧炎武所說春秋以後“因山而高大者”稱“丘”,並無確切根據。昭丘是否因楚昭王墓而得名,虎丘是否因吳王闔閭墓而得名,都是疑問。

靈丘則可以肯定不是因趙武靈王墓而得名,因為趙武靈王前已有靈丘這個地名。但是從戰國中期趙肅侯、秦惠王開始因墳墓高大而稱“陵”,確是事實。

6、“陵”出現的原因

戰國中期以後君王的墳墓開始稱“陵”,看來出於下列兩個原因:

第一,當時作為封建的身份等級制中最高一級的國王,墳墓確是造得最高。

劉向說:“及秦惠文、武、昭、嚴(莊)襄五王,皆大作丘壟。”(《漢書·楚元王傳附劉向傳》)

現在咸陽以北的秦惠文王墓和秦武王墓都高三丈以上,這在當時墳墓中已算最高大的了。當時人已把高大墳墓比作山陵,因而很自然地把國王的高大墳墓稱為“陵”。

第二,戰國時代人們已用山陵比作最高統治者,把最高統治者的去世隱諱地稱為“山陵崩”。

因此,當國王活著預先建築墳墓的時候,為了避免不吉利,也就隱諱地稱為“陵”或“壽陵”了。

戰國時代君王墳墓之稱“陵”,見於記載的,從趙肅侯“起壽陵”開始,該不是偶然的。這樣把君王的墳墓比作崇高的山陵,就是推崇至高無上的皇權的一種表現。

正因為推崇皇權而把君王的墳墓比作崇高的山陵,秦代又把皇帝的墳墓稱為“山”,後代把帝王墳墓又都統稱為“山陵”。

《水經注·渭水》說:“秦名天子冢曰山,漢曰陵。”

秦始皇(公元前221—前210)把自己的墳墓建築在酈山腳下,借用山名作為自己墳墓之名。

《史記·秦始皇本紀》說:“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

所謂“穿治酈山”,就是說用穿鑿治理的方法建築“麗山”這座墳墓,並不是把原來的酈山穿鑿治理成墳墓。近年秦始皇陵園出土有銘文“麗山園”的銅鐘和刻文“麗山”的陶器、陶片,說明秦始皇陵就叫“麗山”或“麗山園”。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