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小暑時節,哪裡避暑更合適?老北京人愛吃哪些冰飲?

北京晚報·五色土 | 記者 蔡岫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文》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由此可見,小暑的“小”,是跟大暑比而言,還不算熱。

這個時節,北京人的避暑提上日程。明清時,紫禁城裡有冰鎮食物可供皇室食用,再熱還可到郊外的皇家園林避暑,尋常百姓則以河鮮兒、雪花酪、綠豆湯、酸梅湯等飲食解暑。

《北京晚報》“四時佳氣”專欄之小暑節氣的報道

聽泉賞雨暑氣消

清宮劇裡的種種奇葩事未必是真的,但夏季避暑是真的。清朝皇帝血脈是來自關外的滿族人(也叫女真族),特別不耐熱。所謂關外,明清時指山海關外的東北三省,即黑龍江、吉林、遼寧。1644年,順治帝將首都從關外的盛京(今遼寧省瀋陽市)遷到北京。

雖然此舉具有非凡的政治和戰略意義,標誌著清朝正式成為統治全國的中央政權,但順治或許真沒想到北京的夏天這麼熱。清代後來的皇帝,即便是出生在北京,骨子裡依然是極不耐熱的,加上宮廷服飾繁瑣,夏日避暑是必須要考慮的事情。但是,去哪裡既涼爽宜人且風景秀美,又離政治核心區域不太遠?香山是清皇室避暑的主要選擇之一。

香山位於今天的西北五環外一點,在清朝時候算是近郊,綜合考慮時間、人力、花費等各種成本,價效比肯定是比去京外的避暑山莊要高多了。比如承德避暑山莊早在康熙年間就已經初具規模了,但繼任者雍正卻一次都沒有去過,坊間傳說的理由雖然很多,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作為最為勤政的皇帝,雍正實在沒時間去遠地兒——以那時皇上出行的陣仗及交通方式,從紫禁城起駕到承德,路上最少也得十天。

香山公園宣傳科科長緒銀平告訴記者:香山之所以比城區涼爽,是因為香山地處太行山餘脈小西山山脈,其獨特的馬蹄形山坳自身形成小氣候,夏季溫度低於市區的溫度,再加上樹木繁多,枝葉在空中相互交錯,行走在山路間避免了灼灼烈日的炙烤,尤其走在山間小路,更是倍感涼爽舒適。早在金代金章宗時,便發現了香山的涼爽,金章宗在香山南麓修建了行宮院落,命名為“潭水院”,用以避暑時居住。今天的潭水院,泉水依舊,出於保護的考慮,被公園修繕後,恢復為香山南麓“雙清”一脈的水系,沿引水石渠緩緩流下,注入靜翠湖。

香山靜翠湖 李典超 攝

如今人們所說的香山公園,是清乾隆時期修建的“靜宜園”。乾隆非常喜歡香山,他一生八十餘次遊覽靜宜園,尤其夏季常常來此避暑納涼,賞花聞香、聽泉賞雨,他還寫下很多關於香山夏季的詩篇。

香山景點眾多,今天的遊人,比較熟悉的大都是北門的眼鏡湖、南麓的香山寺。但若是夏天避暑,比眼鏡湖畔更涼爽的是靜翠湖,比香山寺更清幽的是碧雲寺。

靜翠湖位於香山公園南麓,湖畔樹木鬱鬱蔥蔥,加之青山倒映在湖中,更顯湖水之碧。湖面上,粉、白、黃色的蓮花,枕著水面靜靜開放,想起徐志摩那句常被引用來形容少女的“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蓮花嵌於青山翠柏的倒影之中,又給遊人“景中景”的新奇感。湖邊有座小亭子,名為“對瀑”,在雨水充足的時候,可觀亭畔石壁上的小瀑布落下。記者來訪時,正遇孩童在亭中玩耍,那一陣陣銀鈴般的笑聲,彷彿雨滴掉落在蓮葉上匯聚成大顆的水珠,又從蓮葉上掉進水中消失不見了,倏爾又有新的水珠在蓮葉上打轉……

碧雲寺位於香山公園北門外,有北京西山一帶最為“迤邐”的寺院之稱。

碧雲寺山門

據香山公園官方資料,碧雲寺佔地四萬餘平方米,距今有近700年曆史。碧雲寺始建於元代至順二年,即公元1331年,為耶律阿勒彌舍宅開山而建,時稱碧雲庵;明朝進行了大規模擴建,並改名為碧雲寺;清乾隆年間,再次擴建,形成了現在的規模。碧雲寺整體建築依山勢層層疊起,為南北對稱軸線式佈局,中軸線上有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御製碑亭、菩薩殿、普明妙覺殿、金剛寶座塔;南軸線主要建築是禪堂、羅漢堂、藏經閣;北軸線有涵碧齋、含青齋和水泉院等建築。

金剛寶座塔

康熙多次遊覽碧雲寺,他曾寫有《再賦碧雲曉景》一詩:“夏早日方長,南風草木香。清涼飄御扇,荒剎得恩光。”

作為景點,碧雲寺和香山寺都是依山而建的大型寺廟,不同的是,香山寺從建築風格到氛圍都比較肅穆莊嚴,尤其走在寬廣高深的石階上,有被氣勢震懾住的感覺;碧雲寺則古樹參天,每段石階都不長,每個大殿兩側的庭院幽深,小池閒魚,夏季徜徉其中,十分幽靜宜人,的確不虛“迤邐”之稱。

夏日避暑處

香山公園、碧雲寺、八大處、青龍峽等

皇家消暑用冰鑑

如果不出宮避暑,皇室成員在紫禁城裡就必須用上冰鑑(冰箱)了。清中期的柏木冰箱,造型簡潔,設計巧妙,不僅用於儲存、冰鎮食物,還能透過散發寒氣來降低室溫,是集冰箱和空調於一體的多功能體。

故宮博物院裡珍藏著兩個柏木冰箱,冰箱底部沒有款,後經專家據其設計風格判定是清中期的宮內生活用品。

故宮柏木冰箱

據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周京南介紹:冰箱高80釐米,長91釐米,寬90釐米。冰箱外部為柏木。箱上有一對箱蓋,蓋上有四個銅錢紋漏孔,既用於透出寒氣給室內降溫,也方便將箱蓋提起。箱內設一層屜格,由兩個長方形的屜格組成,將冰塊置於屜格之上,食物放置於冰塊之上。

周京南告訴記者,不同型別的食物諸如肉類、果品和冷飲,要分開儲存於幾個冰箱裡。清代宮中帝后們夏天吃的果子冷食,叫涼碗子,裡面有加了冰糖的甜瓜果藕、杏仁豆腐,還有荷葉粥等,都是冰鎮的。當清涼可口的甜點,從冰箱裡拿出,帶著一絲清涼,劃過舌尖、入口即化時,頓時暑意全消。

箱內四壁用錫皮包裹,可以隔絕外面的熱氣進入箱內。冰箱外壁包裹銅箍三道,兩個側面各安兩個銅提環,以便提拉冰箱之用。冰箱下承底座,座面、束腰及鼓腿拱肩處均包鑲銅片,足下踩託泥(注:明清傢俱中有的腿足不直接著地,另有橫木或木框在下承託,此木框即為託泥)。

柏木冰箱製冷比較持久,放置一塊標準尺寸的冰塊,可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那麼,放在柏木冰箱裡的冰塊又是哪裡來的呢?

周京南告訴記者:皇家用的冰塊,是為上一年冬季,冰天雪地的三九時節,從紫禁城筒子河、北海太液池及中南海、御河等處鑿取,取的冰要“明淨堅厚”,最後切割的冰塊尺寸,也有嚴格要求,按《大清會典》記載,“以方尺有五寸為塊。”所取的冰最後都被截成一尺五寸見方的冰塊。據記載,儲存於紫禁城內冰窖裡的冰塊,總計為兩萬五千塊。景山西門外窖,藏冰五萬四千塊。

紫禁城內的冰窖具有非常好的隔熱效能,每座冰窖藏冰的數量為5000塊。冰窖現存共4座,建於清乾隆年間,位於紫禁城西區隆宗門外西南約100米處,每座建築的形制相同,均為南北向建造,外表為普通硬山式建築,內部則為半地下室形式,室內外地面高度差約2米。冰窖內滿鋪大塊條石,一角留有溝眼,融化的冰水可由此流入暗溝,暗溝附近有旱井,以利於排水。位於故宮博物院內慈寧宮南側的冰窖餐廳,便是由其中一座冰窖改建而成,一進店便感覺很涼爽。店內裝飾也很有特色,牆面是冰磚效果,吊燈是冰溜子的造型,更增添了涼爽的視覺效果,是夏日遊客簡餐及小憩的網紅打卡地。

很可惜,由於故宮博物院的寶物太多,無法一一展出,柏木冰箱目前存於庫房,要等有相關主題展覽時才能為遊客所見。

故宮裡還有一對有故事的掐絲琺琅“大清乾隆年制”款冰箱,其外表華美,工藝精湛,放入冰塊後可散發寒氣用以室內製冷。上世紀20年代,這對掐絲琺琅冰箱被溥儀偷偷帶出宮變賣,後被愛國人士購得保管,並於上世紀80年代捐贈回故宮,但目前故宮博物院的官網沒有展示其相關資料。

夏日鑑冰處

故宮冰窖餐廳等

銅碗聲聲街裡喚

皇室過夏天,黎民百姓也得過夏天,只是去不了避暑山莊,也用不起冰箱,只能自己想轍了。

北京人消暑吃什麼?主要是酸梅湯、雪花落(“落”字要讀“酪”,所以後來有人就乾脆寫成“雪花酪”)、河鮮兒……

京味作家劉一達告訴記者:夏天的北京,無論在街頭巷尾還是在荷花市場,一聽有打冰盞兒的,那就是有冷飲賣啦。冰盞兒(又名冰碗兒)是以生黃銅製成外面磨光的兩隻碟形碗,敲打時夾在手的中指、無名指中,小指托住下面的碗底,不斷挑動敲擊下面的碗,使碗發出清脆的“嘀嘀、嗒嗒”聲,有抑有揚,節奏感強。清朝郝懿行的《都門竹枝詞》裡寫道:“銅碗聲聲街裡喚,一甌冰水和梅湯。”

賣冷飲的在街頭這麼一敲,大人小孩就都循聲出來了,看看是酸梅湯還是雪花酪。

打冰盞兒 何大齊 繪

酸梅湯至今仍是北京人夏季飯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之一。雪花酪最受小孩的喜歡,它是將冰塊打碎成冰屑,和上蜂蜜、酸梅汁、果脯食用,吃起來涼涼的、甜甜的,半飲半嚼。窮人家往往是買一份,幾個孩子分著吃。

酸梅湯和雪花酪是路邊就能吃到的,河鮮兒可就比較講究了,要吃得去什剎海荷花市場。河鮮兒可不是河裡的魚蝦蟹,而是夏季時令的藕片兒、菱角、老雞頭(芡實)、去了芯兒的鮮蓮子等,這些都是從什剎海里撈出來的。把這些河鮮兒加上核桃仁、杏仁兒等一起蒸熟後放冷水裡拔涼,然後裝在冰碗兒裡。

冰碗兒也是很講究的,要先在碗底鋪上燙過再拔涼的鮮荷葉,讓碗裡充滿荷葉的清香,再在荷葉上鋪一層碎冰塊兒。最後,在碗裡的鮮果上澆上熬製的糖水,一碗冰涼又清香的河鮮兒就成了。

如果再加點山楂糕,那時候叫金糕條,吃起來就更加酸甜可口了。可惜的是,跟雪花酪一樣,冰碗兒裡的河鮮兒現在也看不見了,一來是人們有了更方便食用的冷飲,二來是作為景區,什剎海里的河鮮兒也不能再下河隨意打撈了。

酸梅湯、雪花酪、河鮮兒都是要加冰的,這些冰不可能是皇宮裡供應的,而是來自一些民間的土冰窖。採的冰自然沒有那麼講究,不過方法都一樣,都是在最冷的時候從河裡鑿取大冰塊兒,存進深挖地下的冰窖裡。

現在的北京,夏季各種冷飲供應充足,有冰鎮汽水、冰激凌、刨冰、酸奶,還有水果撈、奶昔等。那些消失的老北京消暑冷飲,留在了人們的記憶裡。

夏日回味處

什剎海荷花市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