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在中國古代,為何沒有1個朝代活過300年?

什麼叫興亡週期律?興亡週期律也叫王朝迴圈,《左傳·莊公十一年》,裡面有這樣一句話,“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興亡週期律其實就八個字,其興也勃,其亡也忽。老祖宗真是有智慧,他們的話既是對當時的總結,也是對將來的一種展望。歷史上政權建立之後,開國者總是躊躇滿志。

舉一個大家最熟知的例子,秦朝前後才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立,公元前206年就滅亡了,這是中國歷史上最短的一個政權,但是也是影響最大的政權。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當了第一代皇帝,也就是說始皇帝,《史記》裡秦始皇怎麼說的?他對自己的政權充滿了信心,他說我是始皇帝,將來我的皇位還要傳給兒子,要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在他眼裡看來,我的政權是與世長存的,圍繞這個政權他建立了許多制度、政策,今天我們看中國的制度,基本就來源於秦朝。雖然他規劃得很好,計劃得也不錯,可是實施過程中,出事了。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了,就是那句話,其亡也忽,亡是滅亡,忽就是突如其來,迅雷不及掩耳。秦始皇他絕沒有想到,到了第二代他的政權就沒了。

不僅是秦始皇,中國歷史上的王朝基本上都是這個模式。我再說一個跟他差不多的王朝,也是秦朝的再版。西漢滅亡以後是東漢,西漢是劉邦建立的,但是這兩個劉家政權中間有一個小王朝,把劉家王朝打斷了,所以劉家王朝不是一個連續而是中斷的王朝。這個小王朝就是王莽建立的新,王莽代漢,大家都很熟。

王莽代漢公元8年完成的,他為了表明自己的王朝是新的,乾脆把王朝的名字改名叫新,這個新總是給你耳目一新的感覺,可是沒想到,王莽代漢代了十七年滅亡了,王莽在二十三年還坐著皇帝,就讓人把頭給砍下來了。二十五年,劉秀建立東漢,所以又應了這句話,其興也勃,其亡也忽。咱們研究歷史,我覺得雖然這些知識都是家喻戶曉的,但是也是我們最應該深思的。

我們看這個週期律,中國這個王朝有兩個特色,一個就是大迴圈,就是那些長達一百年、二百年以上的王朝,比如漢朝、唐朝、明朝、清朝等,還有一種型別是小迴圈,我們稱之為短命王朝,短命王朝很有意思,它們好像都像一個模式似的。

秦朝、新朝、西晉、隋朝等,這些王朝又構成了短命王朝的特色,而且短命王朝和那些大迴圈的王朝是相互替代,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又出現了一短一長的現象,一個短命的,後頭跟著一個相對長久的,秦完了跟著漢,秦十六年,西漢二百年,新莽十七年,東漢一百九十五年,隋朝三十七年,唐朝快三百年,這個很值得研究,為什麼一短一長?

我自己有這麼一個想法,看中國歷史王朝會發現兩個現象,一個是六十年現象,一個是三百年怪圈。這個其實都是大家最熟悉的,我們只是串起來,再往下一分析,你就感覺歷史很有意思了。什麼是六十年代現象?一般是說短命王朝,很難過六十年,這真是一個門檻。六十在中國是一個很神秘的一個數字,六十一甲子。

我前不久到安陽,安陽殷墟完整地發現了天干地支,也就是六十一甲子在商朝就有了,現在學術界有人認為,這不是商朝的,是從中東過來的,我們且不管哪兒過來的,起碼這個六十一甲子對中國文化太重要了,我們過去沒有現代的公曆,我們記年月時靠的就是天干地支,甚至在古代,人們用六十衡量一個人的一生,甲子就是一個生命的迴圈。

你看歷史又猛然發現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一個短命王朝就過不了六十年,秦朝十六年,隋朝三十七年,西晉王朝五十二年,而如果過了六十年怎麼樣?這真是我們應該研究的,過了六十年,往往就進入一個新時代,就跟人遇到了疾病,遇到了家庭磨難,遇到了各種不如意的事,我都闖過來了,成熟了,成功了,你就進入了一個健康時期。

中國歷史上這些王朝,凡是能闖過前六十年的,後來走得都不錯。那為什麼六十年是一個門檻?大家簡單回憶一下歷史,就會發現三個特點:第一,缺少一個統一的穩定的統治群體,這是六十年短命王朝為什麼過不去的第一個原因,看看秦朝,秦二世就不行了,晉朝司馬炎到他的兒子司馬衷的時候又不行了,隋朝到了第二代隋煬帝也不行了,所以他們缺少一個穩定的連續不斷的統治群體。

再看看漢朝、唐朝、明朝、清朝,他們前四代都相當穩定,這就保證了政權的穩定。第二,接班人問題出了事。在中國歷史什麼最能造成歷史的動亂呢?上層。上層什麼問題容易引起動亂呢?接班人,說白了就是圍繞著王權展開的爭奪,而短命王朝幾乎都是在接班人上出了問題。因為我們國家古代政權是家天下,所謂的接班人就是他們家裡面的誰合適接班。

這本身圈子就很窄,再加上家長的作風,當時種種的人為因素,所以選接班人的侷限就非常大。一旦接班人選錯了,打了眼,被人做了手腳,這國家準出事。本來秦始皇臨死想到的不是他的小兒子胡亥,而是大兒子扶蘇。無奈,晚了,被趙高做了手腳。後來的晉、隋都是在君主臨終的時候選錯了,想改來不及了,在中國因為接班人問題導致國家動亂的太多了。

我們今天得到的最深刻的教訓就是光靠少數人來找接班人絕對不行,這個必須從根本上改。第三,短命王朝普遍現象是不以民生為本,國傢什麼最重要?經濟,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誰抓住這條,誰的政權準能有希望,反之,國家一定是瞎折騰,大興土木,搞戰爭,服勞役,老百姓受得了嗎?老百姓過不下去了,才揭竿而起。

三百年問題怎麼解釋?這個問題比較大,三百年現象也叫三百年怪圈,中國歷史王朝很多,光皇帝就三百多個,但是這些王朝不管怎麼兢兢業業,好像過不了三百年,就最長過不了三百年。這是怎麼一回事?中國最長的王朝唐朝,不僅是唐太宗時期,整個唐朝都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輝煌。

618年,李淵帶他的兒子建國了,907年滅亡,號稱290年,了不得,這在此以前沒一個王朝這麼長久,創造中國歷史之最的也就是西漢東漢,加起來四百年,但是西漢東漢被王莽打斷了。唐朝一開始,就跟我們所說的短命王朝非常相似,內部不穩,甚至武則天都把政權奪過來了,但是它闖過來了,從唐高祖李淵到唐玄宗,經過四五代人很穩定。在唐玄宗的時候創造了中國最偉大的時期,開元盛世。

我們讀杜甫的詩就能感覺到,什麼叫社會富足,歷史上的社會富足還真沒有超過開元的。“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這才叫城鄉都沒有差別了。如果只是北京、上海富,別的地兒都不行,或者都跟北京上海差距很大,你就不能說自己國家達到了富強時期,就像當年溫一句話,北京、上海不代表中國,我們到各地走一走就知道了,離真正富我們還有一段距離。

第二個又創造了中國歷史之最、似乎比唐朝走得還遠的明朝。明朝從1368年朱元璋建國,到1421年朱棣遷都北京,1368到1644,過不去300年,崇禎無計可施,上景山上吊了。清朝建立於1616年,我們過去認為明朝滅亡了之後是清朝,其實清朝在關外已經建國了,先叫後金,後來改成清。1616到愛新覺羅溥儀1912年退位,也過不去。中國真是有一個怪圈,怎麼三百年就成了一個鐵門檻?

如果按照古人留下的資料,他們解讀很簡單,他們歸結於天,氣數。凡是亡國之君,一定感嘆,天亡我,氣數將盡,但是現在宿命論也好,氣數論也好,已經不行了。我個人是這麼解讀的,從社會矛盾看,一個社會政權的滅亡,一定是社會矛盾的爆發給推翻的,這是一個現實問題,因為社會矛盾引起許多群體事件,引起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也引起許多人心理的變化。由於兩個社會現象的存在,決定了社會矛盾不可克服,而且是不斷地發展。

第一,土地買賣的合法,這是中國古代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因為講中國歷史,離不開春秋戰國,春秋戰國是個什麼社會?春秋戰國社會兩個化,一個是私有化,一個是官僚化,私有化表現的就是過去的土地是王田,到春秋戰國以後變成了私田。王田就是公田,公田不能買賣,不是你的,你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支配權。

所謂田裡不鬻,鬻就是賣,勞動的人交的是屬於勞役地租,他們把自己大量的勞動果實交給上面,自己留的夠生活用的就行了,勞役地租是屬於在地租形態當中,很低階的一種,這些人就是農奴,他們勞動積極性很低。

春秋戰國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最黃金的時代,為什麼?鐵器的出現,牛耕的使用。當鐵製的工具運用到了農業上,大幅度地提高了勞動生產力,人們的勞動強度也減弱了,勞動積極性提高了,勞動果實也多了,它直接造成了過去的那種公田勞動必須得改進,春秋各國的變法改革,沒有不從土地上入手的,土地就由過去國家的不許買賣的變成私人的了,百姓勞動積極性大幅度提高了,這又造成了人們勞動的生產效率的差異,有人幹得好,越來越富。

有人不行,遇到天災人禍,生活不下去了,又需要賣土地,春秋戰國土地私有化造成的必然產物就是土地的分化,所以買賣土地從春秋戰國以後歷代都有,史書有時候說某個政府下令不許買賣土地,那只是制度上規定,實際上制止不了。因為土地是我的,我買我賣,你管得了嗎?所以在中國土地買賣的過程中,社會正常發展,土地買賣也是正常的,社會發展總體上來講是平衡的。

土地買賣隨著社會發展,它的程度也是不斷加劇的,這就像我們常說的滾雪球一樣,富人越有錢越買土地,越買土地,得到的錢更多,這就是富者愈富,中國農民經濟是很脆弱的,家裡有五口人,幾十畝地,一頭牛,這種生產方式,經不起天災人禍。一頭耕牛死了,往往一個家庭就破產,這麼一種脆弱的小農經濟,它經得起動盪嗎?

所以一旦社會進入了一個經濟發展非常好的時候,窮人也就越來越多了,富人在這方面是沒有上限的,漢朝大儒董仲舒說過,現在社會富者田連阡陌,阡陌是田間的小路,縱橫交錯,土地很多,貧者無立錐之地。他講的是漢朝,但是歷朝歷代都是如此,土地買賣必然帶來土地的分化,帶來貧富的分化。

周恭王時期銅器《格伯簋》記載了格伯以良馬4匹換取倗生土地30田的事

政府沒有辦法根本解決富人佔土地的問題,這個問題最嚴重。土地買賣我有二十畝,他有四十畝,這無非就是比較窮與比較富,但是當有些人田連阡陌,家裡的財產越來越多了,政府有下命令限制富人擁有的土地和財產嗎?沒有,所以這兩個現象是交替的,第一買賣自由,第二擁有財產、土地合法,政府知道社會財產不均,一定會造成社會矛盾,但關鍵是有沒有辦法解決。

我舉一個例子,西晉建立於265年,滅亡於316年,西晉王朝剛建立的時候,君主是晉武帝司馬炎,司馬懿的孫子,這人很了不得,他在位期間國力強盛,280年他把中國統一了,真正靠武力統一中國有幾個人,秦始皇一個,然後是晉武帝,隋文帝楊堅,這種統一都是率領千軍萬馬越過長江,長江天塹,如果你越過去還能打到南方,這需要多強的軍力和國力。曹操厲害,但208年到的長江不就被赤壁大火給燒了嗎?

越過長江不容易,晉武帝就越過長江了,說明他很厲害,可是晉武帝有他的高招,他想解決一下土地問題。西漢因為土地問題解決不了,亡國了,最後西漢皇帝乖乖地把政權拿著,你們誰能取代我,我給誰,要不怎麼不費一槍一彈就得到政權呢?人家給他的,漢獻帝最後不也主動讓權了嗎?晉武帝認識到土地問題不解決,社會問題越來越嚴重,怎麼辦?

280年他統一中國那一年,他頒佈了一個很有名的制度——佔田制,所謂佔田就是你當官的應該佔多少土地,老百姓應該佔多少土地,它分為兩類,一個叫官僚佔田,一個是農民佔田,這是國家用法令的辦法規定的,官員當時分為九等,一品官一直到九品官,最高的官員一品官最高佔田是五十頃,然後二品官、三品官、四品官等依次遞減五頃,也就是到九品官還可以佔到十頃。

規定農民佔田,一夫一妻合為一戶,一戶農民佔一百畝。如果從這個文字上,政府可有規矩了,官員佔田,一品官不能超過五十頃了,農民佔田最少得一百畝,這國家不就穩定了嗎?可是問題馬上就來了,一品官規定佔五十頃,他佔了七十頃,政府怎麼辦?有沒有一個政策,對官員那些超過的數字予以節制?很遺憾,今天我們翻遍史料,也找不到這樣的制度和這樣的規定。對農民一夫一妻一百畝,我佔了七十畝,差三十畝,政府有沒有規定對那些佔地不足一百畝的農民的補充意見?也沒有。

所以咱們古代就是那個國情,往往規定的表面讓你感覺到挺好,但是你往深裡一問,會發現巨大的漏洞。佔田制究竟能不能實施?我們目前的大學教材各校版本不一樣,我們自己編的教材,對於這問題就用了四個字:一紙空文。實際上我們看古代許多所謂的制度、政策,就是一紙空文。為什麼?

管理國家的那些人,往往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因為他們自己都是多佔的,他能割自己的身上的肉嗎?能自己給自己動手術嗎?問題就在這裡。利益讓多少人花了眼?尤其在土地問題上,因為古代最重要的就是土地,不要說晉朝做不到,漢朝最有名的一個皇帝劉秀怎麼樣?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他是劉邦的九世孫,這人很了不得,他雖比不上秦皇漢武,是個二流皇帝,但也僅次於秦皇漢武。

他治國確實有想法,因為他本人是個皇族,上過太學,又參加過農民起義,各方面經驗他都有,所以他治國以後,東漢一開始治理得非常好,但劉秀在這個問題上栽了大跟頭,為什麼?他觸動了一個高壓電,利益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劉秀當時還沒敢真正動手術,只是先下一道命令,命令在全國實行土地普查,這叫度田,也就是各地丈量土地,把你土地的數字告訴政府,這是最簡單的,一個新生的政權丈量土地很正常,然而地方不執行,尤其那些有錢的官員們紛紛抵抗,最後劉秀派軍隊去鎮壓,怎麼樣?結果不了了之,不是這些當地官員反抗,是劉秀他這個皇族集團抵抗,讓劉秀碰了個軟釘子,他只好忍氣吞聲,搞不下去了。

很具有戲劇化,有一次劉秀在朝廷上,看到幾個大臣竊竊私語,劉秀問你們說什麼話,大點聲我也聽聽,結果這幾個大臣有點嘀咕,最後有一人說我們接到地方上來的一個材料。這材料說的是什麼事?大臣們說,不好說。劉秀說,說,你一定會說。結果大臣說了,這個材料說有幾個地兒,土地丈量普查不下去。什麼地兒?大臣說,河南南陽,這一下說到劉秀老家了,劉秀是河南南陽人。這個材料說,這兩個地兒土地別問實數。

為什麼?當地有這麼一句話,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多近親,田宅逾制,不可為準。跟劉秀一起打天下的人很多,這些人都是他沾親帶故的,河南的南陽更是劉秀的家鄉,東漢開國有二十八秀,開國的這些大將軍,竟是劉秀自己的兄弟們,他們多佔土地,誰敢問?劉秀聽了以後,問大家有什麼表示嗎?不說話了。

這就是說就連很明白的皇帝在這個問題上,也得三顧慮而行,這就是古往今來的利益,這個利益群體不好碰,碰了有連鎖反應,有想不到的事。劉秀敗下陣來了。

這就告訴我們,中國古代社會的兩大社會現象,決定了社會矛盾是不斷地向前發展,當這個社會矛盾發展到貧富分化,兩極分立,這個社會就要出大事,到了連朝廷都感覺無可奈何的時候,這個朝廷就完了。

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中國歷史上的政權,當到滅亡的時候是連統治者也感覺到統治不下去的時候。西漢,東漢,明朝不都是連末代皇帝自己都唉聲嘆氣嗎?

正是由於這個矛盾的運作,造成了中國社會到了二百多年以後,往往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藥。

參考資料:《後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