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唐代末帝李柷為何沒有年號?又為何廢生母為庶人,還給她加了一頂恥辱的帽子?

唐朝末帝李柷12歲即位,在位三年被迫禪位於朱溫,一年後又慘遭毒殺。他生前沒有年號,死後只有諡號,沒有廟號,是個“三證不全”的跛腳皇帝。

李柷在位期間,還以“穢亂宮闈”為罪名,下詔追廢生母何太后為庶人

李柷並非嫡長子,他是如何跨過同母哥哥李裕登臨皇位的?又是如何被朱溫篡位的呢?我們隨著時間線去探索一下大唐末帝的人生軌跡。

意外轉機,大唐垂死的標誌

大唐歷經21帝,李柷是第二十位皇帝唐昭宗李曄的第九子,何皇后的嫡次子,上面還有一個哥哥李裕。

作為嫡長子,李裕其實已經坐上了皇位,不過他只坐了一個多月的龍椅,就被父親李曄轟下臺,失去了皇位。

原來,唐昭宗並未駕崩,而是被神策左軍中尉,宦官劉季述囚禁了,被迫禪位於太子李裕。

一個月後,忠於唐昭宗的神策軍軍官孫德昭等人上演大反轉,他們誅殺了劉季述,重新迎立了唐昭宗,李裕連太子的位置都沒保住,被降為德王。

李柷能上位,跟李裕的這段“過山車”有很大關係,稍後再說。

唐朝的宦官是中國歷史上的鼎盛時期,他們手握軍權,可以廢立皇帝,甚至可以決定皇帝的生死,他們是晚唐政治的三大毒瘤之一。

眼看劉季述等人倒臺,文官集團看到了希望,宰相崔胤提出:請陛下將神策軍交給我,徹底剷除閹宦亂政的毒瘤。

結果唐昭宗的嚴詞拒絕,又將兵權交給了另一波自己信任的宦官。

您可能要罵唐昭宗昏庸,其實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如果你是唐昭宗恐怕也會這麼做,理由很簡單,文官集團的黨爭已經成了大唐帝國的第二大毒瘤,他們只為自己的利益集團服務,根本不值得信任。

相對於文官集團,唐昭宗更相信聽命於自己的宦官,儘管他們早晚會威脅到皇權,但眼下他們是唯一可信賴的群體。

崔胤果然不是好餅,他眼見自己的目的沒達成,就照抄袁紹的作業——引狼入室,將宣武軍節度使朱溫引入長安,企圖透過藩鎮勢力幹掉宦官集團。

藩鎮割據勢力就是大唐帝國的第三個毒瘤。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朱溫以崔胤為內援,率兵進入關中,在打敗另一股藩鎮李茂貞後,立刻變異成“董卓”。

何皇后這位頗有見識的女人,抱著唐昭宗大哭:

“此後大家夫婦委身賊手了!”

後來,朱溫抄襲董卓的作業——遷都。他強迫唐昭宗將都城從長安遷移到他所控制的洛陽,從此唐昭宗再也沒有翻身的餘地了,大唐瀕臨腦死亡。

登臨大寶,踩著父兄的血跡

當初,朱溫很忌憚英俊瀟灑,且已成年的李裕,曾經企圖說服唐昭宗殺掉李裕。當年李裕上位純粹宦官作亂,並非他的本意,唐昭宗對這個兒子依舊信任,所以他對朱溫的建議嚴詞拒絕了。

這讓朱溫很不爽:你一個傀儡還不懂得聽話?那就閉嘴吧!

天祐元年,也就是遷都洛陽的當年,朱溫指使親信闖進皇宮,當眾弒殺了唐昭宗。唐昭宗死得很慘,他光著腳被兇手滿大殿追趕,除了兩位愛妾無人救援。

唐昭宗死了,朱溫把目光瞄向了12歲的嫡次子李柷。就這樣,李柷意外地越過哥哥李裕,坐上了龍椅。

而李裕,則在第二年的“九曲池之變”中,連同他的另外八個兄弟,被朱溫集體殺害,並被投屍於九曲池。

傀儡皇帝,泥胎木偶的餘溫

李柷當了兩年零七個月的皇帝,期間他什麼也做不了,連新皇登基的標配年號都沒有,而是沿用了先皇的“天祐”。

按嚴格的標準來說,沒有年號的皇帝其實算不上皇帝。

李柷曾經想硬氣一把,給自己的兩個乳母加封“昭儀”和“夫人”,結果不光被駁回,還連帶之前已經被封了的乳母一起,被降為“君”。

實際權力沒了,祭祀這種象徵性的權利總該有吧?對不起,也被朱溫剝奪了。朱溫一撂臉: “祭天?還想延長國祚咋的?”

大臣們只好糊弄李柷: “陛下,祭祀這玩意很麻煩,咱得慢慢準備,不能著急。”

大臣們確實在準備,不過不是準備祭祀,而是準備朱溫的篡位。不久,既九曲池之變後, “白馬之變”又爆發,包括宰相在內的32位朝中重臣,被縊殺在白馬驛,李唐最忠實的權臣幾乎被殺戮殆盡。

半年後,朱溫再接再厲,又將他的忠實走狗蔣玄暉、張廷範、柳璨殺害。這三個人被殺的理由居然是因為他們勸朱溫不要急於登基,時機還不成熟。

原來,朱溫內部也並不團結,這三條走狗太得勢,糟了嫉恨,眼尖的人看出了朱溫對他們“延緩登基”的不滿,於是便製造了一個事件。這個事件不光讓三人喪命,還連帶何太后命喪黃泉。

前面說過,何太后是個很有見識的女人,她知道朱溫篡位是早晚的事,於是她乾脆託蔣玄暉等人給朱溫上書,請求將皇位禪讓給他,只求保他母子平安。

這件事被人誣陷為蔣玄暉與太后私通,三人在後宮與太后焚香盟誓,共同對付朱溫。朱溫一怒之下公開處死了蔣玄暉等三人,還闖進宮中縊殺了何太后。

母親被殺害,還被戴上了“汙穢宮闈”的恥辱帽子,李柷不但沒能力復仇,還被逼在廢黜母親為庶人的聖旨上蓋章。

悲慘落幕,李家王朝的終結

天祐四年三月,萬事俱備的朱溫笑眯眯地從李柷的頭上扯下皇冠,戴在了自己的腦殼上。

歷時289年的大唐王朝滅亡了,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的第一個朝代——後梁。

李柷禪位後,被朱溫封為“濟陰王”,移居山東曹州,受到監視居住。

自古亡國之君很難善終,李柷的禪位不是幸福的開始,而是新災難的來臨。

包括李克用、李茂貞等在內的藩鎮勢力與朱溫不對付,所以他們拒絕承認朱梁王朝,依舊遙奉李柷為君,仍然沿用大唐的年號。

朱溫很糟心,看起來只要李柷還活著,李克用他們就不死心,那就掐了他們的念想吧。於是當了十一個月濟陰王的李柷,被朱溫毒殺在曹州,結束了年僅16歲的生命。

李柷有沒有後人不清楚,估計有也活不下來,就連他的兄弟們,要麼被殺,要麼不知所終。

李柷死後被加諡號“哀”,卻沒有標配廟號。所以他被人後稱為“唐哀帝”,而不是“唐某宗”。

在他死後的第十七年,後唐橫海節度使盧質曾經給他加廟號“景宗”,按規則從這時候起李柷可以叫“唐景宗”了。不過很可惜,四年後大夥兒又覺得李柷是朱溫所立,給他加廟號不合適,所以又廢了他的廟號。

所以,李柷最終只有諡號,沒有獲得入駐太廟享受祭祀的門票——廟號。

客觀講,我們無法評價李柷的功過,因為他從來就沒有掌握過權力,他也沒能力保護自己的母親,甚至都無法左右自己的生死。

他只是大唐王朝落日餘暉下,歷史的不得不採用的一個標識,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