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科技創新團隊把科技興農的“火種”播撒在甘肅通渭的廣袤田野上

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通訊員 田倩倩 陳恆

“成立科技創新團隊,可以形成合力,更好地進行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究、示範和推廣,給全縣旱作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甘肅省通渭縣旱作農業技術推廣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陳曉文說

立秋之後,涼意將至。在甘肅省通渭縣襄南鎮東坪村,一塊佔地兩畝多的試驗田裡,通渭縣農技中心的兩位工作人員正忙著檢視大豆、玉米的長勢情況。

在田間地頭深耕 謀科技興農新路

“1、2、3、4……28,這一株大豆結莢少,我們再數一數其他的”,眼下正是大豆生長的鼓粒期,豆莢裡的籽粒開始逐漸飽滿膨大,在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模式的試驗田裡,通渭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正高階農藝師張蓉戴著一頂遮陽帽,手扶一株大豆正在數結莢情況。

今年2月份,通渭縣農技中心選出11位骨幹工作人員成立了通渭縣旱作農業技術推廣科技創新團隊(以下簡稱“科技創新團隊”),這11人從事農技推廣工作十多年,專業涉及植保、土壤肥料、園藝、種子、遺傳育種等,成員不僅有紮實的理論功底,還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作為科技創新團隊的其中一員,張蓉在這個團隊中負責旱作農業農作物新品種的引進及其栽培技術的篩選和最佳化,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模式試驗是團隊成立以來,他負責的重要專案之一。

“這個試驗選取的玉米品種是‘華美一號’,大豆品種有隴中黃601、隴中黃602等6個品種,依託的是全膜雙壟溝播技術、採取‘4+2’模式:玉米四行,大豆兩行。”張蓉介紹,該試驗是大豆玉米帶狀複合品種篩選試驗,目的是篩選出大豆的最佳品種在全縣進行推廣,有效提升土地效率和糧食產量,實現“玉米不減產,多收一茬豆”的目標。目前,試驗已經進行了四個月,雖然今年雨水偏少,但試驗田裡的大豆整體長勢還不錯。

“任何一個新技術、新品種的應用,要經過三步走,首先是試驗田試驗、其次是小範圍示範、最後經過三年示範之後,才可以大面積推廣。”在試驗田裡,張蓉說道,他理解的農技推廣是一個緩慢的、分步驟的過程。

在旱作農業上,麥收完的土地一直處於閒置的狀態,針對存在的這一現實情況,今年該團隊試驗了新的栽培模式:小麥茬蔬菜複種高效栽培技術。“在舊店子村試驗田和有條件的地方,將麥收地進行耕翻,再複種一茬蔬菜,這樣土地不閒置,可以產出一茬短生育期的蔬菜。”科技創新團隊成員師增勝說,農技中心試驗田的小麥收穫後,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他們對地進行了及時翻耕,準備試種捲心白菜和綠頭蘿蔔等短生育期的蔬菜,透過試種想要大面積推廣複種模式,有效提高單位土地的產值,在保障糧食和蔬菜生產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老百姓的經濟收益。

科學增產增收 綠色有效防控

從測土配方施肥到科學綠色防控,在這個團隊,每個人對自己專攻的領域都有很深的認識。

通渭縣農技中心耕保站站長孫長紅也是該團隊中的一員,他說,在工作中他們發現,各鄉鎮普遍存在老百姓盲目施肥導致的土壤板結嚴重、產量下降、品質下降等問題,他希望在團隊中透過科學配方施肥、減少化肥使用量,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

在具體的測土配方施肥工作中,孫長紅介紹,他們會從全縣各個鄉鎮不同的土壤型別上取土,對土樣進行化驗,透過化驗資料,再對照“3414”試驗標準,對不同作物上試驗出來的結果進行校正,形成化肥配比比例合理的施肥配方,再以配方施肥建議卡的形式發放給農戶,讓全縣的老百姓知道如何科學施肥。“從事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就像是大夫給病人看病取藥一樣,只不過我們是給莊稼、土地看病制定配方,我希望可以在土壤化驗和配方肥研究、推廣上做更多的工作,透過團隊推廣讓全縣更多老百姓可以科學使用化肥,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孫長紅說。

而對於該團隊成員楊子梅來說,如何進行病蟲害綠色防控是她關注的議題。“在防控上,提倡綠色防控,綠色防控其實就是人類、農作物、生態環境、病蟲害處於一種有效和諧、安全、科學的狀態。”據介紹,她長期以來在農技植保部門工作,和同事常去各個鄉鎮,在田間地頭對農作物病蟲害進行動態監測,對有必要防治的農作物病蟲害在做好宣傳工作的同時,及時提供農技服務,讓大家去防治。

將科技育種紮根在通渭大地上

作為科技創新團隊的帶頭人,陳曉文談及團隊成立的初衷時說,針對縣域內旱作雨養種植模式常年存在乾旱缺水、土壤貧瘠、病蟲害嚴重、產量低而不穩等問題,希望透過團隊協作,發揮團隊成員作用,透過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篩選出適合通渭種植的抗旱、抗病、適宜性廣的新品種和新技術。

“我們團隊針對縣裡小麥、玉米、馬鈴薯等旱作農業作物,在覆蓋保墒和高產高效技術研究與示範,新品種引進試驗、推廣以及新技術整合示範上做了一些工作。”陳曉文說,近幾年農技中心不斷引進試驗示範推廣糧食作物新優品種,篩選出了一批適宜全縣推廣的小麥、玉米、馬鈴薯優良品種,其中,篩選出的“蘭大211”新品種,在今年的測產過程當中,發現每畝能夠達到400多公斤,同時試驗的秸稈帶狀栽培技術,比常規露地栽培每畝要提高50公斤,而下一步,他們將在全縣冬小麥適宜區進行大面積推廣。

據瞭解,近五年來,團隊成員所在的縣農技中心共開展糧食作物試驗示範100餘項,引進篩選出適宜通渭縣種植的優質高產玉米、馬鈴薯和小麥品種20多個,在栽培技術整合創新模式與推廣應用方面,整合的“旱地馬鈴薯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整合創新模式與推廣應用”在全縣大面積推廣應用,為縣域馬鈴薯產業發展做出較大貢獻;整合的“旱地秸稈帶狀覆蓋冬小麥種植技術”在全縣推廣應用,為全縣糧食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團隊成員們參與完成了省部級課題3項、市級課題4項、縣級課題6項,發表論文33篇,授權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8項,這些顯著的成績既為團隊接下來的工作奠定了基礎,也讓他們更有信心在旱作農業高質量發展上做出更多的貢獻。

“培育的新品種產量高,老百姓問你這是什麼品種,給他換幾畝當種子的時候,看老百姓很高興,大家都願意種,我的心情也非常愉快,覺得從事農技推廣事業很有意義。”作為團隊成員的張蓉說,身為農技人是在和“三農”打交道,工作的成就感既來自於從上百個試驗品種中找出適合本地種植的新品種,也來自於將新的栽培技術推廣應用到老百姓的地裡。

試驗田裡的“常駐者”,田間地頭的“技術專家”,這是一群貼近土地的農技人,是一支將論文寫在大地上的農技團隊,是在希望的田野上,譜寫動人故事的人。說起從事農技推廣的感受時,他們說:“說實話,農技推廣是一個苦活累活,但是幹了這一行,有付出、有成績、更有成就。”

【來源:每日甘肅網新聞】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