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秦穆公的“公”不是“公”的爵位嗎?為什麼叫他秦伯呢?

翻開《左傳》,我們會看到,文中對諸侯的稱呼大部分時候分為兩種,一種是鄭伯、秦伯、齊侯、楚子、陳公等,另一種是鄭莊公、秦穆公、齊桓公等。這兩種稱呼都存在,如果認真區別這兩種稱呼的話,也比較簡單。

這裡拿秦穆公來說,秦穆公生前,是被稱作秦伯的;等秦穆公去世後,世人多半會稱呼他為秦穆公。春秋時期的諸侯,去世後基本都是稱作某某公,當然楚國是例外,楚國最早稱王,所以楚國的國君去世之後,是被稱為楚某王的。

最能體現這兩種稱謂的是《左傳·隱公八年》中的這個記載:

“秋七月庚午,宋公、齊侯、衛侯盟於瓦屋。八月,葬蔡宣公。”

意思是,魯隱公八年的七月,宋公、齊侯和衛侯在瓦屋會盟,到了八月,蔡宣公要下葬。那麼,為什麼在這樣一段話中,會出現兩種稱呼呢?這兩種稱呼又代表了什麼呢?

其實前面說的宋公、齊侯和衛侯就是他們生前的稱謂,即宋國的國君被叫做宋公,齊國的國君被叫做齊侯,而衛國的國君被叫做衛侯,之所以有公、侯之分,這就和當時的諸侯國爵位有關係。

而後面提到的蔡宣公,則是因為蔡國的國君去世之後,就有了自己的諡號,然後就不能再被稱為蔡侯了,而只能叫他蔡宣公,這個稱謂的格式一般就是:諸侯國國名+諡號+尊稱,“公”是當時對諸侯國國君的尊稱。這裡就大體說一下當時的爵位和諡號。

當初周武王建國後,“封建親戚,以屏藩周”,將周王室子弟、功勳之臣、古國後裔都分封出去,共同護衛周王室的安全。而在封建過程中,諸侯國的爵位也分了好幾檔,大體上就是公、侯、伯、子、男五檔。像陳國、宋國等古國後裔建立的諸侯國一般是公爵國,所以他們的國君生前被稱為陳公、宋公等。

而齊國、衛國、蔡國等諸侯國都是侯爵國,所以他們的國君生前被稱為齊侯、衛侯、蔡侯等;鄭國、秦國等諸侯國則是伯爵國,所以他們的國君生前被稱為鄭伯、秦伯等;楚國在西周時期被封以子男之田,所以國君被稱為楚子。

在所有的諸侯國中,楚國和秦國比較特殊,楚國在周成王時期才勉強被封以最低等的子男之田,僅僅方五十里的土地。楚人在丹陽一帶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最終發展成後來的大國,而因為地處蠻夷之地,所以一直被諸夏歸為異類,後來楚人果斷以蠻夷自居,並自己稱王。

所以我們會看到,早在春秋時期,楚國的國君去世之後就被稱為楚某王,而不是楚某公。而秦國特殊在它一直處在周王室的最西邊,和西戎爭奪土地,在周宣王時期才終於成為西垂大夫。

西周末年,周幽王被殺,秦襄公領兵救援周王朝,才終於被周平王封為諸侯,當時周平王還許下承諾:“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意思就是你有本事,搶回來的土地就是你的。

從這個時候開始,秦國才正式成為伯爵諸侯國,從此以後,秦國的國君被正式稱為秦伯。接下來再說一下諡號。古代歷史上的諡號出現在西周初期,最開始是專門為周公旦和太公望準備的,因為他們對周王朝的功勞很大,因此在死後獲得了諡號,從此之後就出現了諡號。

諡號一般用於天子、諸侯、大臣以及一些有功之人,在他們死後,會被加上諡號。有了諡號,就不能再用原來的稱謂來稱呼他們,而要用到諡號,以及特定的尊稱。比如周天子死後的稱謂就是:周+諡號+王,比如周宣王、周幽王、周平王等等,中間的那個字就是他們死後獲得的諡號。

而諸侯的話,則是:國名+諡號+公,比如秦穆公、齊桓公、晉文公等,也有一些人的諡號有兩個字,比如趙武靈王,諡號就是武和靈。

天子或者諸侯的諡號一般就是死後,新任天子或者諸侯給他們上諡號,大部分是子為父取諡號,大臣的一般就是朝廷給定下的諡號,諡號就是用一個或者兩個字來概括這個人的一生,一般來說,諡號都比較符合這個人生前的所作所為,只有很少一部人能可能會有不太符合。

後來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一度廢除了諡號制度,但後世又開始用諡號。不過後世的諡號變得越來越長,到了清朝時期就是一長串,比如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的諡號是: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這長度完全記不住啊,就算是要背,也得背好一會才可能記得吧,所以諡號也逐漸不再成為稱呼,大約從唐朝開始,皇帝們的死後的稱呼開始用廟號來表示,比如李隆基,其廟號是玄宗,所以一般被稱為唐玄宗,而他的諡號則是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