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一封信,差點讓朱棣殺了兒子朱高熾

朱高熾乃是朱棣的長子。雖然在朱元璋時期,他便已經被燕王朱棣立為了世子,但是他的地位卻並不牢固。兩個弟弟朱高煦、朱高燧虎視眈眈,而與兄弟二人的智慧相比,他則顯得憨厚許多。除此之外,朱高熾還有一個十分明顯的缺點,那就是身材臃腫,腰不能合圍,還有腿部殘疾,這也讓習慣了馳驅戎馬的朱棣頗不滿意,屢次有廢立之心。

更甚者在靖難之役時,因為一封信,朱棣都生了殺死兒子朱高熾之心。

在1399年,靖難之役爆發之後,朱棣領兵反抗建文帝大軍。而他的二兒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隨軍出征,身為世子的朱高熾則奉命留守北京。

當時的情景是,在長子朱高熾的治理之下,北平城內百姓穩定,也能夠保證靖難大軍的後勤補給,由此他獲得了眾多文臣的支援;而當張玉戰死,自己危殆之時,二兒子朱高煦又挺身而出救了自己的性命,因此朱高煦在軍中的威望也相當不錯;而反觀三兒子朱高燧則相對兩位大哥實力要弱小許多。

於是,如何搬到大哥便成為了朱高燧的當務之急。而朱高熾嫡長子的身份也很容易地讓朱高煦選擇了與朱高燧合謀。當時的朱棣身邊有一個極其寵信的宦官,名喚做黃儼。史載其在朝鮮太宗李芳遠前往明朝朝貢之時,便已經是欽差內官。而作為近侍宦官的他與朱高熾關係不睦,與朱高燧卻關係匪淺。一拍即合下,一場陰謀,很快便出爐。

就在朱棣領兵出征之後,黃儼便派遣人員散佈謠言,聲稱“世子朱高熾,雖然留守北平,但有暗通曲款與建文帝 關係牽扯不清”之嫌疑。

三人成虎,眾口鑠金,更不用說本身朱棣就對朱高熾不喜歡,有成見。而在問詢二兒子朱高煦的看法之後,也讓他更加不滿。

朱高煦面對這樣一次絕佳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添油加醋的說到:“大哥雖然外表憨厚,但早在太祖朱元璋時便與堂兄的建文帝朱允炆關係十分曖昧”。言下之意,也十分明瞭。聽了此番話語,朱棣心下大怒。但是礙於不在北平,也只好選擇隱忍作罷。

可就在此時,建文帝大軍因為調兵不當,屢戰屢敗,於是方孝孺 便向建文帝建議,實施“離間計”。希望能夠達到離間朱棣父子的目的。也能夠讓朱高熾背叛其父親,歸順朝廷。於是,建文帝便採納了方孝孺的意見,親自寫了一封書信,並且派人送到了北平城內,交給了朱高熾。如果說和平年代身為堂兄弟書信來往倒也無妨。

但此時的朱高熾、朱允炆雖然是堂兄弟,但更是敵人;而且此事一旦為朱棣所知,結局可想而知。

於是朱高熾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那就是將送信之人押解、書信原封不動一同送往父親朱棣的軍營之中。

而與此同時,黃儼這個宦官的報信密使也早一步到了朱棣大營,並將建文帝遺書世子朱高熾之舉告知了朱棣。朱棣頓生殺了兒子朱高熾之心,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不出一刻兒子便已經將建文帝的信使以及書信送到了軍營之中。看著信使以及未曾開封的書信,朱棣才放棄了殺死兒子朱高熾的想法,甚至還說了一句“我差點錯殺我兒,父子之間險被小人挑唆”之語。

此後的幾十年間,朱高熾以憨厚所居,雖然成為皇帝的朱棣依舊並不十分滿意,但他卻獲得了朝臣的擁戴,並在1424年登基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