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亭之戰中劉備為何沒讓諸葛亮從軍?信不過他,還是另有隱情?| 術

文/格瓦拉同志

劉備一生吃過不少的敗仗,但損失最大的莫過於猇亭之戰。在此戰當中,劉備幾乎喪失國中全部精銳,連自己也差點成為陸遜的俘虜,一世英名毀於一旦。瞭解這場戰事的朋友很清楚,劉備此戰之所以大敗虧輸,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沒將大謀士諸葛亮帶在身邊參謀軍機。那麼,劉備為何沒讓諸葛亮從軍?是信不過他,還是另有隱情?個人不揣冒昧,認為原因可能有三:

1。對於是否討伐孫權,劉備與諸葛亮觀點不和。作為劉備陣中首席“戰略規劃師”,諸葛亮著重提出“佔據荊益,聯孫滅曹”的主張,而這也成為劉備攻取天下的總規劃(“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見《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

諸葛亮給劉備提出“佔據荊益,聯孫滅曹”的戰略方針

這個總規劃有兩大前提,首先是荊、益二州一個都不能丟,其次是要跟孫權建立、保持緊密的盟友關係,一旦“二缺一”或兩者都不具備,劉備集團勢必陷入孤軍作戰的險境,那麼“滅曹興漢”便會成為一個遙不可及的夢。但如果荊州真的丟失了,而且還是被盟友孫權奪了去,碰到了最不希望見到的壞結果,怎麼辦?諸葛亮沒有講,但明白人都清楚,對策只能是一個字:忍!

更何況,蜀漢草創不久,內外部局勢皆不穩,現實需要劉備採取休養生息、保境安民的政策,先解決好內部紛爭,等穩住“陣腳”後再關注外交事務。所以無論從大戰略來看,還是從現實考慮,諸葛亮都主張以和為貴,對於孫權奪荊州、殺關羽的事件主張放一放、緩一緩,先不要急著討伐江東,而是以大局為重,儘量透過談判重新確立同盟關係。

劉備、諸葛亮對是否討伐孫權意見相左

但劉備卻不這樣看,他自認為有地理優勢,加之手底下精銳甚多,若不趁此東征孫權,向對方要個“說法”,並趁勢奪回荊州,終究是難以嚥下這口窩囊氣。然而,對於劉備攻擊江東的計劃,諸葛亮並不贊成,由此造成君相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觀點既然聚不攏,勉強“綁”在一起行動勢必造成內耗,所以為“凝聚共識”考慮,劉備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讓諸葛亮從軍,而是讓他留守後方。

2。諸葛亮是治國良相,但並非優秀的作戰參謀。眾所周知,諸葛亮在治國理政方面是把“好手”,但絕非優秀的軍事統帥和作戰參謀,其長處在於調和上下、勤勉謹慎,所謂“諸葛一生唯謹慎”正是對他性格最精準的評語。諸葛亮不擅長設奇用險,從來不打無把握之仗,在戰場上總是顯得小心翼翼,連《三國志》的作者陳壽都說他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引文同上)。

諸葛亮長於治國,短於戎事

但行軍作戰恰恰需要的就是設奇用險、變幻莫測,所謂“兵不厭詐”,講得就是這個道理。為應付瞬息萬變的戰事,既需要主帥沉著應變,又需要謀士的冷靜分析,少了哪一樣都可能會給軍隊帶來滅頂之災。劉備在入川前主要用龐統做謀士,龐統死後又起用法正做高參,為的就是此二人卓越的謀劃才能。對於諸葛亮,只適合在治國理政上重用,不適合帶上戰場。

3。發揮諸葛亮的專長,讓他在大後方輔佐劉禪。對於任何一個政權來講,後方與前線同樣重要,所以每當帝王御駕親征時,必然會讓太子或重臣留守,為的就是確保“老巢”不出亂子,同時給前線提供源源不斷的補給。所以在劉備出兵前,便命太子劉禪監國,同時考慮到他年幼稚嫩、缺乏鍛鍊,便讓丞相諸葛亮輔佐他,同心協力治理益州。考慮到諸葛亮能力、專長以及對伐孫一事的態度,這未嘗不是上上之策。

諸葛亮留守後方,是為了更好地輔佐劉禪

劉備東征孫權以完敗告終,在猇亭之戰中被江東名將陸遜打得“滿地找牙”,不僅徹底斷送收復荊州的夢想,還幾乎配光全部“家底兒”,最終鬱鬱而終。劉備駕崩後,諸葛亮主導蜀漢與孫權重新結盟的策略,終究還是回到了“以和為貴”的既定軌道上。

史料來源:《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