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長清區文昌街道辦事處西蘇村黨支部書記孫增民:一個外鄉人背後

孫增民(左)在向西蘇村村民瞭解村裡的情況。

3月26日上午,在長清區文昌街道辦事處西蘇村黨組織換屆選舉大會上,孫增民全票當選為西蘇村黨支部書記。此時,距離他透過公開遴選到西蘇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剛剛過去半年的時間。短短半年,從一個“外鄉人”到“領頭雁”,他收穫了廣大西蘇村群眾的認可,並帶領著西蘇村群眾奔跑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

孫增民還有一個身份就是惠好大藥房有限公司總經理。去年8月份之前,雖然是長清本地人,但孫增民和西蘇村很少有交集。他們能成為“一家人”,這得益於去年濟南市首次公開遴選村黨組織書記的“頭雁隊伍提升”行動。在這次遴選中,200多名來自全市機關幹部、退役軍人、返鄉創業人員、農村致富能手、村“兩委”成員和後備人才等群體的“領頭雁”奔赴13個區縣和功能區的鄉村振興主戰場,孫增民就是其中一位。

這些遴選出來“領頭雁”們的工作陣地主要集中在全市軟弱渙散村和黨組織不健全的村莊。在此之前,經過近幾年的調整最佳化,我市湧現出了一批能幹的村黨組織書記。但是還有不少村面臨著“選人的天花板——矬子裡面挑大個,無人可選”,而有的村裡又因能人太多,卻各有各的算盤,就是攏不起一條心幹事,黨組織力量薄弱。當前,村黨組織書記崗位要求更高,隊伍建設刻不容緩,這也是濟南市打破身份、區域等限制,遴選村黨組織書記的原因所在。在上任之前,長清區委組織部組織這些新遴選出來的村黨組織書記召開了一次集中談話,這次談話更堅定了孫增民的決心。正是因為這樣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自己才有了回到鄉村大幹一場、施展抱負的機會,自己要實幹出一番樣子——

去年8月25日,孫增民第一次進村。在孫增民看來,情況和他預想的差不多:多年無村集體收入,村基礎設施嚴重不足,村集體發展有心無力……上任初期,面對“一窮二白”的村底子,孫增民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壓力。但是他也看到這個村的潛力,雖然當時村裡的賬面上只剩不到5000元,但是這個人口不到600人的村莊位於城區駐地,交通便利,不愁沒有發展門路。為能儘快找到正確的答案,孫增民走進了老黨員家、村民代表家……“增收刻不容緩!”孫增民帶領村“兩委”對症下藥,透過固本增收,將村內幾十年的舊賬全部收回,增加集體收入30餘萬元。賬上有錢了,孫增民和村“兩委”商量後以最快的速度為村民發放了前兩年參與綠化、硬化、美化、廁改等村內工程欠款15萬元,迅速打開了工作局面。

經過層層遴選程式選出來的書記,一般來說,能力強、視野廣,有帶領鄉村振興的幹勁,但個別情況下也會有短板,那就是在村裡沒有根基,農村工作經驗可能並不是很豐富。好在這個短板可以補齊。長清區委組織部考慮到這個問題,採用“扶上馬 送一程”的方式方法,對這些村黨組織書記進行跟蹤管理,並引入幫帶機制,強化街鎮黨委的培育作用,甚至對新遴選的書記進行培訓。

孫增民到任不久,文昌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就上門指導孫增民開展村內工作。透過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操作中擺問題、找不足,進一步提升村黨組織書記的履職能力,增強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鬥力。

為了更快進入角色,到位後前半個月,孫增民組織村“兩委”幹部和部分黨員代表赴三澗溪等村莊進行學習調研。在學習過程中,他們一起吃飯、一起學習,關係迅速拉近。在拉家常中,孫增民迅速掌握了村莊的情況。

要幹事,離不開群眾的支援。春節前夕,寒潮來襲,孫增民安排惠好大藥房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為村裡60歲以上的老人送上暖貼。自今年1月1日起,西蘇村開始為80歲以上老人過生日,弘揚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1月4日,村中石志興老人80歲生日,村“兩委”成員到老人家中祝賀並送上生日蛋糕。春節前夕,村裡70歲以上老人更是收到了村裡給他們送的米麵年禮……

為了給村裡幹事,孫增民沒少把惠好大藥房的人力、物力往村裡搬。過節送春聯福字,天冷送暖貼,就連他為村裡跑來跑去用的車和司機也是從企業帶過來的。

“人怕敬”,幹企業出來的孫增民深諳這個道理,初來乍到的他,就在為村民謀福祉的點點滴滴中獲得了村民的信任,村黨支部的凝聚力逐步提升。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原來村裡召開黨員大會的時候,叫不來人,而現在除了個別有事請假的,基本上都能到齊。還有一個變化就是,慢慢地,村民有什麼事情願意找他聊天了,遇到矛盾也希望找他能給個公正的評判。這個時候,他這個外來書記的好處就顯露出來了。

在孫增民看來,自己遴選村黨組織書記有個好處就是“一張白紙好作畫”,在村裡基本沒有裙帶關係,做起事情來不會被多方掣肘。

孫增民上任以來,第一件事就是固本增收,增加村集體收入。以前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外面拖欠村內近30萬元的欠款一直沒有收回。村裡賬上沒錢,村民們參與村內工程的工資欠條就無法兌現。這也成為許多村民掛在心頭兩年多的憂心事。

“前期幹活工資數額不大,可對於年紀大點的人說幾百元就是大錢。”

“你不想想,那個錢要是好要不早要回來了,你這剛來肯定要不回來。”還沒行動,就有村“兩委”幹部勸他別給自己找硬茬子。

經過經營企業十餘年的鍛鍊,孫增民不信這個邪。他利用2個月時間帶領村“兩委”成員一家家地找,一戶戶地談,終於藉助固本增收把外面欠村裡的舊賬全部收回,村集體收入一下子增加30萬元。賬上有錢了,孫增民和村“兩委”商量後,以最快的速度為村民們發了工資。當天,他告訴來領工資的村民,以後不會再讓村民手裡有村裡的欠條。

沒有掣肘,有時候也會遇上“硬骨頭”。

村裡的斷頭路太多,影響著全村的形象。道路要想通暢就需要拆除一些村民的老房子,但這些老房子存在了20多年從未被拆除,而這次修路過程中,村裡的主幹道中間就橫亙著石廣洪家的老房子。

要修路,就得拆房子。一開始,石廣洪雖然捨不得拆掉老房子,但是耐不住孫增民連續半個月上門做工作,石廣洪被他的誠意和韌勁感動,經過考慮,最終石廣洪老人主動找到孫增民,提出無償拆除自家老房子,貫通村裡多年的“斷頭路”。同樣其他幾家村民的老房子也面臨一樣的問題,孫增民用自己的真誠和耐心與村民溝通交流,最終村內的斷頭路全部打通,目前村內街巷整齊劃一,為省級美麗鄉村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邊,修路正常進行。那邊,村裡的兩家鄰居又鬧上了。這兩家的矛盾已經長達20年,也沒有什麼大事,就因為一些陳芝麻爛穀子的小事慪氣。孫增民聽說後,苦口婆心,不偏不倚,把“讓他三尺又何妨”的歷史典故都搬了出來,最終雙方各退一步,兩家化解了干戈,鄰里關係重歸於好。

西蘇村是省派長清區鄉村振興服務隊的幫扶村莊之一,孫增民幹事創業、一心為民的決心得到服務隊的充分肯定和重點支援,隊長邱劍鋒表示要將西蘇村打造成齊魯樣板示範村。為此,在村莊規劃設計方案的基礎上,服務隊幫助孫增民擬出了村莊振興時間表和施工圖,倒排工期,掛圖作戰。

新一年,孫增民早早地把工作臺賬向鄉親們作了彙報,又向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長清區農業農村局等省、市、區相關部門和單位申請了700多萬元專案建設資金。今年,西蘇村將逐步開展汙水處理、弱電入地、黨建廣場和產業用房建設專案。清明節假期,西蘇村村“兩委”召集汙水、自來水工程施工方進行專案對接工作。4月9日,孫增民又帶領村裡黨員及群眾代表到三澗溪村交流學習。他還正在與一家高校對接打造蘇禾電子商務中心,為西蘇村乃至全區農產品插上電商的翅膀。他說,用不了幾個月,西蘇村的村莊形象將會大變化,村集體企業經營也將走上正軌。而這個“蘇禾”的名字就代表了西蘇村就像禾苗一樣茁壯成長的美好寓意。

其實,西蘇村的變化早已開始。這個村,已經悄然變了樣。而放眼文昌街道,更多鏗鏘奮進的腳步正在書寫鄉村發展的新篇章。除西蘇村之外,文昌街道南李村、西房村的遴選黨支部書記此次也高票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他們和孫增民一樣正帶領著鄉親們在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中,奔向幸福的新生活。(本報記者 邵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