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諸葛亮為何要在《出師表》中寫向寵?向寵的人生軌跡是怎麼樣的呢?

在蜀漢建興五年,也就是公元227年,諸葛亮已經平定南中各郡的叛亂,也準備好了軍械糧草,於是屯兵漢中,決定開始對曹魏的北伐事業。在大軍臨出發的時候,諸葛亮向後主劉禪上書,就是大名鼎鼎的《出師表》。在《出師表》中,諸葛亮提到了四個人的名字,都進行了正面的評價,分別是郭攸之、費禕、董允和向寵。其中郭攸之有些老好人的感覺;董允作為侍中壓制黃皓;費禕後來接替諸葛亮和蔣琬的工作,掌握蜀漢軍政大權。那麼作為唯一武將的向寵,他的人生軌跡是什麼樣的呢?小編下面就來和大家聊一聊。

叔叔學文,侄子好兵

說起向寵,其實他的叔叔要比他有名氣一些,就是向朗。向朗曾拜於名士司馬徽門下,與龐統、徐庶、韓嵩等人交好,被劉表任命為南郡臨沮縣長。從這一點上來看,向朗也算是荊襄士林中的一個,向氏在襄陽可能存在一定的影響力。

向朗是文化人,後來因為包庇馬謖被去官後,更是潛心校正書籍,談論文章。而他的侄子向寵卻走上武官的道路,作為劉備的牙門將,是一種等級比較低的偏裨將佐。擔任牙門將的具體時間小編不是很清楚,可能一直也沒有遷升。而展現向寵能力的時候,正是劉備最大的慘敗——“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全身而退

要說劉備最大的慘敗,那必然是“夷陵之戰”。劉備和東吳擺明車馬正面交戰,雙方兵力相差不多(在“夷陵之戰”中劉備投入兵力有爭議,一說五萬左右,一說八萬,小編暫且採用五萬),但由於地形原因,劉備的軍隊在夷道和猇亭被陸遜擋住,紮起長長的連營;並且劉備放棄水軍的掩護,又令江東的水軍輕而易舉地在長江橫行,隨時登陸穿插到蜀漢軍隊的中後方。最後結果當然是劉備慘敗,陸遜大獲全勝。

在“夷陵之戰”中,劉備損失了大量的蜀漢士兵,連營被迫四十多座,杜路、劉寧降於江東;黃權降於曹魏;張南、馮習、傅肜、程畿、馬良、沙摩柯等一大批人才死於這次戰役。不過向寵的部曲得以儲存完好,跟隨劉備全身而退。這次戰役可以說是向寵的一個閃光點。《出師表》中說劉備“稱之曰能”,可能就是因為這件事情。

諸葛亮時期的向寵

在建興元年,也就是公元223年,劉禪即位的第一個年頭。向寵被任命為中部督,屬於禁軍中的將領。諸葛亮執政時期是蜀漢對曹魏進行北伐比較積極的時期,但向寵一直留在成都,沒有跟隨諸葛亮進行北伐,所以也就沒有太多的記載。

雖然諸葛亮沒有用向寵,但在《出師表》中還是褒揚了向寵。從諸葛亮的話中可以看到向寵的一個模糊的形象:品行善良平順,具有一定軍事能力,能排兵佈陣。後來向寵從中部督遷至中領軍。具體時間小編就不得而知了。

死於內部叛亂

對於一個武將來說,最幸福的結局當然是建功立業,安度晚年;而最光榮的結局,應該是戰死沙場,青山埋骨。就像蜀漢後期寥寥的主戰派之一的張嶷,在外坐鎮十幾年,患有嚴重的風溼病,可是姜維要北伐的時候,張嶷還是主動請從,最後戰死。向寵也是戰死的結局,但是並不是對曹魏的戰爭,而是平定內部叛亂。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在開始北伐之前,曾經平定過南中地區的叛亂。事實上,蜀漢對國境內的一部分地區的掌控是不那麼牢固的。經常出現叛亂。像上面主動上陣殺敵的張嶷,他的最大功績就是平復南中地區的越巂郡,向寵平復的則是漢嘉郡的叛亂。

漢嘉郡地區居住著很多少數民族,在《三國志·蜀書·張嶷傳》中記載,在漢嘉郡居住著四千多戶的被稱為“旄牛夷”的少數民族。不過向寵去平定的“漢嘉夷”是否為“旄牛夷”,這個小編就不得而知了(《三國志·蜀書·張嶷傳》中記載“旄牛夷”首領狼路想為死於張嶷之手的姑父冬逢報仇,讓叔父狼離率軍暫時觀察形勢,張嶷收買狼離,又讓狼離收買自己的姐姐,也就是冬逢的妻子,於是這次叛亂被張嶷化解,並沒有交戰的直接記載,“旄牛夷”也歸順蜀漢。所以小編不好判斷向寵是否與“旄牛夷”交戰)。

漢嘉郡的叛亂髮生於蜀漢延熙三年,即公元240年。當時蜀漢大司馬蔣琬正在漢中,估計正琢磨造船打“東三郡”的事呢。於是向寵率領禁軍去平復漢嘉郡的叛亂。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年越巂郡也發生了叛亂,而越巂郡與漢嘉郡相近,不知道兩郡的叛亂有什麼關聯,是不是同一場叛亂。總之最後的結果就是,向寵戰死,而張嶷成功平定越巂郡。

小結

由於諸葛亮和《出師表》的特殊的歷史地位,《出師表》流傳後世千年不衰,被許多人熟知。裡面的內容也是這樣。由於《出師表》的原因,向寵的名字廣為流傳,但有關於他的功績的記載卻並不多,一是“夷陵之戰”全身而退,一是在平定漢嘉郡叛亂時戰死。這或許是因為蜀漢不置史官,史料相對較少,不得不說很令人遺憾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華陽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