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周晉峰:大象北遷是偶發事件,需用科學方法處理人獸衝突

近日,雲南亞洲象北遷事件,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範關注。大象北遷的原因究竟為何?需要阻止象群北遷麼?對此,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周晉峰於近日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從人類棲息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角度出發,針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分析與解答。

周晉峰:典型的遷徙,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是有規律可循的,包括季節、路線、時間等因素。但是,這次大象的北遷運動不屬於典型遷徙範疇,它是一個偶發事件。

我認為應該歸結為兩個原因,分為內因和外因。第一個原因也就是外因。是因為大象的傳統棲息地出現了問題,這裡面又分三種情況:首先是棲息地的食物供給可能出現了問題;其次是棲息地空間問題,是否能夠容的下大象老虎這種大型動物,如果密度太高的話,這些大型動物就需要分散。再一種可能的原因是環境變化,比如說是因為氣候變化引起的地區性環境變化,過幹、過溼、過熱都有可能。到底是三種情況的哪一種亦或是發生疊加效應,我們還要做深入的調查研究才能知道。

第二個原因即內因,自然界在進化的時候幾乎給所有的生命基因裡面都寫下了兩個重要的概念,一個是靜、一個是動。靜是要求適應本地環境,形成本地環境的特徵,並且能夠在本地生存。大象的進化中,它的面板、身材、鼻子等等都是為了適應本地環境。因為適者生存,先生存才能有後代,才能進一步適應。

還有一個是動。像植物不會遷徙,不遷徙的植物一旦發生變化,比如真菌的侵襲,氣候的變化,這個植物就會滅絕。其實,很多植物的果實被動物吃掉,而隨著動物的遷徙植物就達到了遷徙的作用。植物的遷徙基因是怎麼寫?它的果實要運動,就像蒲公英,蒲公英的種子為什麼會帶一個小傘呢?這就是自然寫在蒲公英基因裡的“動”的因素。所以說棲息地的多樣化,是自然保留物種使它繁衍生存的,是透過億萬年進化寫在基因裡的歷史。所有的生物包括大象,它基因裡都寫了它需要遷徙來繁衍生息。

就像東非人用徒步走遍了全世界一樣,只有遷徙的人,遷徙的生物才能夠生存。這就是生物多樣性(biological diversity)。我們說生物多樣性不是簡單的多,它是不同,包括棲息地的不同,包括最廣泛的遷徙。

有人好奇,它怎麼就今天遷徙了?我們都知道基因有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它的顯性基因呈主導時,它就開始去遷徙。從宏觀邏輯上來說,遷徙由內因與外因兩大原因促成。

周晉峰:關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基於多年的研究已經得出了權威的共識,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生物多樣性它包括基因的多樣性,不光是大象要儲存,其他生物也要儲存。

當前,正是因為生物多樣喪失的速度加快,導致地球進入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地球已經發生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恐龍就是在第五次6500萬年前白堊紀的時候滅絕的,恐龍居於食物鏈頂端,沒有動物能打敗它,但它依然滅絕了,因為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導致了棲息地的滅絕。保護生物多樣性,是一份迫在眉睫的艱鉅任務。

保護生物多樣性,也是為了保護人類的棲息地。而保護大象也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個方面。看似大象對我們的農莊、人員和財產有一些傷害,但比起人類棲息地喪失而導致人類沒有辦法在地球上繼續生存所產生的一系列嚴重後果,我們應該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問題,我們應該保護大象。

大象對於人類來說,有幾大功能。第一,大象是熱帶雨林的“耕種者”,大象的飲食、行走都對熱帶雨林產生了影響,一些植物種子隨著它的糞便排出。大象是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碳中和的重要力量。

我們的棲息地與生態系統是地球經過幾十億年進化而成的一個紛繁複雜、不可替代的生活體系。而大象進入人類村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人類進入了大象的棲息地。大象傳統的棲息地比現在要大的多,由於家園被侵佔,大象遷徙導致了人獸衝突,面對這些衝突,我們應該用科學的方法與觀點來處理。

針對這一事件,中國綠髮會迅速反應,第一時間成立了大象專家工作組。6月7日,工作組和來自非洲肯亞的科學家進行了交流。討論過程中,國際專家對我們的做法非常認同。對於生物多樣性保護來說,大象是我們國家的一級保護動物也是全球的瀕危物種,我們對他們的容忍與關照是非常正確的做法。

整理/Cherry 審/Ta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