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攝影師“動脈影”逛川博,在哪件文物前拍得最久!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實習生 李昊南 部分圖片由動脈影提供

“我只是一個喜愛博物館的普通遊客,只是一個’發照片的’,什麼也不懂,工作與博物館及文博圈都沒有關係,裝置是5D4+百微,字型是造字工房刻宋,LOGO製作和後期都是PS,微博基本每天更新兩PO,豆瓣做相簿備份,B站專門傳影片,以上均為同名ID。感謝你們的喜愛。”微博上,擁有391萬粉絲的博主“動脈影”置頂了這條自我介紹。8年,逛了200多家博物館,拍攝了50多萬張文物照,攝影師動脈影見證了博物館行業的欣欣向榮。或許你沒關注他的自媒體賬號,不知道他的相機型號,但是,你一看到他拍的金剛力士像或青銅神樹,一種衝動油然而生:文物這麼美,我想去看看。

金剛力士像(動脈影供圖)

1月14日,動脈影又一次來到四川博物院拍攝。他來不及吃午飯,揹著沉甸甸的雙肩包直奔展廳,拍完了“食味人間”等正在展出的3個臨展,他又在文保中心主任張孜江的帶領下,第一次走進川博文物保護修復中心,用vlog的形式記錄修復師們的黑科技和工匠心。

震撼:高科技輔助匠心

人生病了要去醫院,那文物破損了怎麼辦呢?四川博物院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就相當於“文物醫院”,它的前身是四川省博物館技術室。上世紀50年代初,由著名文物修復大師黃茂林先生、張大千的“御用”書畫裝裱師劉紹侯先生共同建立,至60年代,北京榮寶齋的書畫裝裱大師何錫福也加入了川博的文物修復隊伍。那個時候,文物修復技藝的傳承主要是師徒之間口口相傳、幫帶和指點。學本領,不僅要透過師傅言傳身教,還要靠自己悟。

一走進川博文保修復中心,動脈影的第一感覺是“震撼”。儘管此前多次參觀其他博物館的修復中心,但川博高科技的檢測儀器、頗具工匠精神的修復師,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川博文保修復中心高科技檢測裝置令人震撼

沒進博物館之前,動脈影想象中的文物修復中心,是在一個昏暗破舊的小屋子裡,年過半百的修復師們正在小心翼翼地拼碎陶片。川博的這棟“文物醫院”讓他眼前一亮,除了窗明几淨的環境,更為亮眼的是種類繁多、先進精密的檢測儀器,可以涵蓋從青銅、陶瓷、書畫、石刻等多個種類的文物修復。

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熱播,讓更多的觀眾開始關注這群默默無聞的“文物醫生”。以往,大家總是在強調文物修復師耐得住寂寞、手裡能出活兒的工匠精神,如今,文物保護與科技融合日趨緊密,二者相融相生,煥發出蓬勃生機與活力。“高科技打頭陣,檢測文物所處的環境、有何病害、用什麼材料修復十分精準;而到了後期做修復的時候,工匠們妙手回春,清洗、全色、鋦瓷等等使用的工藝又十分傳統,這種相輔相成,令人非常震撼。”參觀之後,動脈影計劃製作一期vlog,從攝影師的視角解讀文物修復之美。

動脈影在川博拍攝vlog

專注:鏡頭捕捉文物美

動脈影是一個在金融行業工作的85後,給文物拍照只是他的業餘愛好。2012年,他有次去西安旅行,那些陳列在千年古都的文物,讓他忍不住按下快門,回家把照片發在網上,引起了極大了關注。那時,博物館是“門前冷落鞍馬稀”,哪怕週末去省級大館看展覽都不用排隊,動脈影拍攝的這組照片,讓許多網友驚歎:原來這些文物如此之美!他也一發不可收拾,8年之間走遍了200多家博物館,用鏡頭為文物拍攝一張“藝術照”。

儘管家住武漢,過去6年,他來成都出差了三四十次,幾乎每次至少抽出半天時間逛博物館,看一看正在展出的臨展。他對並蒂蓮華、敦煌大展、天下大足等展覽如數家珍,幾乎沒有缺席在成都展出的每一個大展。

張大千仕女擁衾圖(動脈影供圖)

比如,2017年10月25日,動脈影在川博拍攝的一尊唐代的金剛力士像引發網友熱議,力士手臂上的肌肉線條分明,倒三角腹肌和修長的大腿,都讓觀眾為之一振,隔著螢幕都能感覺到力士緊繃的肌肉迸發的力量感。

登機回武漢之前,動脈影抽出半天時間來川博拍攝,接連打卡了“美美與共”等3個臨展,感覺意猶未盡。不同於普通觀眾拿起手機或相機,一頓拍攝猛於虎,回去導照片才發現沒對焦、過度曝光等問題,動脈影遇到自己喜歡的文物,往往要花很長時間去構圖,俯拍、仰拍、趴在地上拍,有時候能拍上半個小時。

你猜動脈影逛川博,在哪件文物前停留的時間最久?答案揭曉,是“美美與共——四川博物院唐卡組畫展》上的格薩爾唐卡。這是他第一次近距離觀看曾經登上央視《國家寶藏》節目的唐卡,蕩氣迴腸的英雄史詩、包羅永珍的文物細節,吸引他久久駐足,和文物一起虛度光陰。

秋葵圖(動脈影供圖)

有趣的是,展覽和文物也和動脈影一樣經常出差,忽然在一座城市偶遇,還有點“他鄉遇故知”的親切感。比如,川博正在展出的“山高水長·物象千年——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與交流”展,他曾在國博等兩家博物館打卡,在川博是第3次邂逅。不過,不同的展陳、燈光和文物,都給了他不一樣的靈感迸發瞬間。他為川博點贊:“這一站的燈光特別好,彌勒佛陳列位置不高不低,我都可以舉起相機俯拍了。”

技巧:審美需要點天賦

同一個博物館,同一件文物,為啥你拍的照片不是糊了、就是虛了,要麼就有一道刺眼的燈光闖入,而動脈影拍攝、精修之後出的樣片,讓你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發出問好三連:我來過嗎?我拍過嗎?這文物怎麼這麼美?

如何拍出一張好看的文物照?動脈影分享了一些實用的技巧:展廳的玻璃太花,他通常會用袖子或者紙巾一點一點地擦拭乾淨。如果遭遇玻璃反光,那麼就多換幾個角度,將鏡頭抵住或平行於玻璃,反光就會大大改善。

網友曾經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博物館的官網掛出來的圖片,是文物的“證件照”,真實呈現了文物的全貌;而動脈影的攝影作品,則像是文物的“藝術照”,總能以最美的角度示人。

五色套科花蝶紋鼻菸壺(動脈影供圖)

動脈影笑言:“站在一件文物的面前,我總是會選擇某一個部分、某一個線條,找到一個拍出來好看的角度去構圖。”他有一個習慣,單槍匹馬上陣,圍著文物先走兩圈,站著、半蹲、蹲下,甚至趴著、躺著,用各種姿勢去觀察文物,用另闢蹊徑的方式發現驚為天人之美。比如,他逛大同市博物館的時候,在博山爐前蹲了下來,把爐頂當作是浮在黑暗裡的一座仙山,將頭頂的燈光當作星辰,畫面極具美感。

無論是在微博上曬圖,或者舉著5D4構圖,觀眾都喜歡追著他詢問拍攝技巧,或者是現學現用,站在同一個角度按下快門。有的鐵粉甚至從他使用的相機型號、取景框裡的構圖習慣一眼識別他的身份,上演大型網友見面會,場面一度有些尷尬。他更喜歡旁若無人地拍攝,全身心投入創作,大腦飛速運轉,靈感火花飛濺。

小時候學過畫畫,那些構圖、搭配色彩的技巧,讓他在攝影的時候十分受用。採訪的時候,他忍不住“凡爾賽”了一句,“其實也沒啥技巧,可能審美需要一點天賦吧”。

張孜江為動脈影介紹川博書畫修復技術

儘管粉絲多次催更,希望他出品一些攝影教程,他目前分身乏術,除了拍攝文物照,周更的話題#本週看啥展#閱讀量接近2000萬人次,攝影作品正在與故宮、陝歷博等更多博物館合作開發文創。

“從人跡罕至到門庭若市,幾年之間,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觀眾熱愛逛博物館,博物館也在策劃層出不窮的展覽吸引觀眾到來,雙方進入一個良性迴圈。很有幸見證文博行業突飛猛進,很開心親歷粉絲數量呈幾何級增長,每當有觀眾告訴我,因為我的某一張照片去博物館打卡,我都為之高興。”儘管戴著口罩,也遮擋不住他的眼睛裡光芒四射,那是對博物館發自內心的熱愛才有的表情。